教师,需要学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常常能让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神采飞扬。学识源于读书,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指出:“我们的孩子们将生活其中的世界正在以比我们的学校快四倍的速度变化着。”如果教师不能把准时代的脉搏,不断地读书,拓展视野,增长学识,不仅不能教好学生,反而会因为自己的落伍而妨碍学生的发展。可见,读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作为一名教师,人生最惬意的享受,莫过于斜倚在和煦的阳光中,沏一杯清茶,捧上一本心爱的读物,细细地去斟酌、品味。最近,我校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成就精彩人生”的读书活动,我首选了肖川先生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一书。书中的笔触虽然凝重、深邃、透彻,但其中浓情温暖的人文关怀,或轻盈灵动、或细腻雅致、或明快练达的文字让人感动。肖川教授说“我的书是为教师而写,我力图反映教师的需要与趣味······”在书里涵盖了我们教师关注的事物,我们所困惑的问题,我们的喜怒哀乐及委屈与追求。这是一本能被大声朗诵的书,是一本好书。正如他自己说的“一篇文章只有当它不仅能够给人以心智的启迪,也能够给人以美的陶冶的时候,才能算是一篇好的文章。” 肖川先生还提到“在新课程改革中,如果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教师本身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肖川先生说:“书中有光明,可以烛照我们的内心;书中有警示,让我们的人生之舟绕过暗礁和险滩;书中有天籁之音,让我们回到自然的怀抱,返璞归真;……”是啊!读书是我们获得思想资源最为重要的途径,它使我们的内心变得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读书是我们老师发展的起点。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更应该以书为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教育素养的高低正是取决于此。”前不久去听一位老师的识字课,课上学生把“孝”字写错了,试想如果在教学时告诉学生“孝”顺的“孝”字记住上面是老字旁下面是儿子的子,那学生的记忆就会比较深刻,错的可能性就会很小,由于平时书读的少,没有深挖“孝”字的含义,草草了之,此时我反思课堂教学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知识渊博适时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平时要多读书,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读书呢?肖教授提到了三点:1.大量阅读;2.仔细咀嚼;3.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习惯。
一、大量阅读
作为教师,需要学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常常能让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神采飞扬。学识源于读书,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指出:“我们的孩子们将生活其中的世界正在以比我们的学校快四倍的速度变化着。”如果教师不能把准时代的脉搏,不断地读书,拓展视野,增长学识,不仅不能教好学生,反而会因为自己的落伍而妨碍学生的发展。可见,读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教师,需要读书。教师需要读什么书呢?肖川先生提到——“首先,读一读各种教科书。尽管教科书编得还不是很理想,但仍然是最适合小学教师的读物。”“其次,多读一些翻译过来的书籍。翻译过来的书籍或多或少经过了选择,更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为健全的知识产权的保障制度,简单的抄袭和剪接不太有市场,这就保证了出版物一定的原创性和水准。”“再次,教师们可以多读一些滋养心灵、温暖生命的书。如席慕容、余光中的诗,张晓风、刘庸、林清玄的散文,王小波、周国平的随笔。最后,在老师们读什么的问题上,他还主张多读一些优秀的教育期刊。”我想只有做到了量上的积累,才会有质的变化。所谓“厚积薄发”正是这个道理。
二、仔细咀嚼
有人说“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才能营造出整个社会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我想,只有会读书的教师,也才能培养出会读书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那么对于“精神的食粮”——书籍我们应如何去阅读呢?肖川先生说“我个人的经验就是要仔细地咀嚼,再三地玩味,反复地推敲,需要掩卷沉思,一些经典的篇章和段落要熟读成诵。”他还提到“泛泛地阅读当然也必要,但如果没有‘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就容易流于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没有一定量的篇章为你打底,就会缺乏根基,缺乏底气。于是肖川先生反复强调了作为老师一定要加厚自身的文化底蕴。
三、养成习惯
教师,需要读书。读书,是教师的一种最美好的生活。作家祝勇说:“(读书)像呼吸、吃饭一样自然,所以,真正的读书人,并不张扬自己书读得多。”读书之于教师,就像歌手之于练声、枪手之于打靶,读书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必须融入到教师的日常生活中去,并日积月累,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北宋诗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的人面目可憎、俗不可耐;
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最美好的生活方式。只有如此,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书卷之气,去熏陶学生,使之热爱读书,与书为伴,成为未来书香社会的“读书人口”。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周国平说过:“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者,即一辈子爱读书的人。”我对此言深有同感,我总觉得每个教师都应该让阅读成为自己的习惯,成为一名终身阅读者,成为一个一辈子爱读书的人。因为读书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和自身素质提高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老师们,亲近生活,热爱阅读吧!让书籍成为你我的终身伴侣,让书香始终弥漫你我的书房,让阅读成为你我一生中的良好习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