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更须注重有效教学理念
(2011-03-08 21:12:15)
标签:
杂谈 |
分类: 论文 |
一、
现代社会是知识与信息极速发展的时代,只有生活与学习型的社会中人的素质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作为教师,承接、传授与协助、促发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发展的社会学习群体,更必须比任何职业、任何人更加关注和进行生活、生存所必须具备的学习。而现在这种学习,又必须是在有效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有目标、有重点、有顺序、有选择的内化性学习,是能够为具体的实践工作而进行的要有用有效的学习,并非盲目的、盲从的学习,应是鲁迅先生所言的,“拿来主义”学习,为我所用的学习,并非“送来主义”的学习,应付式的学习。只有有效地学习,才能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现有效教学提供实用性较强的服务。
二、
在这里,我提出与人共进的教学,其实质是指教师的教学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原则,将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工作、教学行为始终定位于实施素质教育和有效教学的基点上,将教师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与学生共同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我认为作为小学美术教师的有效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新课程给了美术教师更加灵活的更大的施教权,教师以从未有的姿态和角色在遵循《课程标准》基础上,可对所进行教学内容做科学的灵活的调整、处理而为我所用,为实所用。因此,创造适应学生的教育和教学,创造适宜学生的教学方法成为每个美术教师的神圣使命。适切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美术的天地是广阔的,美术的形式是丰富的,美术存在于生活的时时、处处、事事之中,所以作为美术教师就必须切实遵循小学生的天性和个性,遵从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实事求是地努力地选择好确定好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去追求对全体小学生,对绝大多数小学生,对每一个小学生的最有效的教学,让孩子们真正获得应有的发展。
2、
作为美术教师就应该具有现代的教学思想和现代的课堂教学观念,这也是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新定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拘一格、不拘形式、不拘时空地和学生进行目标一致的共同学习,这种共同学习是行之有效的,是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课前所共同设定的学习目标的。我想,美术课的有效教学应当是:范围是广博的,或中外,或古今;地点是移动的,或室外,或室内;方法是多样的,或欣赏,或活动,或创作;途径是多种的,或学校,或社会;学习的氛围是充满激情的,是充满兴趣的,是涌动着创新火花和创新思想的。
3、
小学生美术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仅靠上好课是不够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要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新课程的实施也要求教师与学生必须将生活作为课程,将课程作为生活,建立大的美术课,从而让美术真正成为每一个人的生活所有,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因此小学美术教师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奠基者,有效的美术教学就不能拘泥于课堂,拘泥于学校,拘泥于活动室,而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带着美好的想象,带着愉悦的情趣,带着创作的欲望和激情,带着友爱和真情到大自然中去,到田间地头去,到建筑工地去,到现代化工厂去……让孩子们尽情地尽兴地尽智地去领略,去发现,去想象,去描绘,去歌唱……在自然中天衣无缝地完成有效的美术教学。
生命不止,让每一个孩子美术不朽。我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将不懈追求有效的美术教育美术教学,让每一个孩子真正享受美术之美,创造美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