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法知识百问2|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是什么?
(2022-06-06 17:25:44)
标签:
法律矿产 |
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指中央制定的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决定性影响的重大谋划和政策。
土地是人类社会一切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是一种重要的、有限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就我国而言,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意味着要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保护好有限的耕地。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人口多,耕地少,随着人口的增长,这个矛盾将越来越尖锐。十分珍惜每寸土地,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应该是我们的国策。
1986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中首次明确,“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发〔1993〕1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中均指出,要坚决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1998年《土地管理法》修订时,在第三条中明确规定: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我国耕地总量不足,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土地后备资源稀缺,同时建设用地供应矛盾也特别突出,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事关重大,与土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特别是耕地保护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些都为我们保护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敲响了警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贯彻落实好土地基本国策,真正做到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的耕地保护问题曾指出,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