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学刚:《逝去的武林》后记

(2017-02-09 18:44:04)
标签:

杂谈

​ 李仲轩老人文章的面世, 是由《武魂》杂志常学刚先生首次编辑发表,并提议开设系列文章 

老胥和常学刚先生合影



 2006年的11月,《逝去的武林》出版,承皓峰先生关意,特加一则“鸣谢”,说李仲轩老人文章的面世,“是由《武魂》杂志常学刚先生首次编辑发表,并提议开设系列文章”。
于是,我就和这本被赞为“奇人高术”的书有了关系,乃至沾光,居然也被一些读者当成了慧眼识珠的高人。
当然,所谓“慧眼”、“高人”之类,于我实在是并不沾边,但想想十余年前发生的这段“文字缘”,却又不是全无可忆。若让现在说一说感受,大概“可遇不可求”这几个字,还比较贴切。
……
在与李仲轩老人交往的过程中,令我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能见上老人一面。
现在想来,因为替仲轩老人编辑系列文章且待人还算诚恳的原因,我大概已是老人心目中一个很近的朋友了。老人多次让徐皓峰带话给我,说视我为朋友,要请客相见,并在来信中表示:
贵刊以诚待我,我也以诚待贵刊待您。


萍水相逢,多蒙照顾,心下感激。


您对文章的支持,是难得的知遇之缘,我们会珍惜!


然而,对这份情谊,我却没有珍惜,因为我的无知、懒惰和假清高,最终也没有与仲轩先生见上一面。我无知,不理解仲轩老人时隔五十年“重出江湖”之后,期待与他的武林重逢之情;不理解老人因现实落差,而对真情实意倍加渴求。


也不知道老人在上面那些信中对我表达的情谊,其实是老人在呼唤他的那个武林。这一切,真应该早点懂得,可惜那时我不懂。


手头只有仲轩老人赠给我的几张照片,斯人已逝,情谊长存。 当时我不懂,现在我懂了,在这里,向李老的那个“武林”致敬!


                                                                                                      常学刚   2013年3月19日草成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