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气泡——天目窑巡礼(毕)

(2016-08-08 17:55:28)
标签:

转载

行家!君子所见略同。

    看瓷片不看气泡,那真是东北人说话——白瞎了。

    瓷器釉面上的气泡历来为收藏者重视,因为一直有一种说法,看气泡是辨别瓷器真伪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这次从天目窑采集的瓷片主要为黑盏和青白瓷两种。就黑盏来说可能是釉厚、稠的原因,气泡一般较少。黑盏包括建盏在内,气泡都有一些特点,一个是大小差距悬殊,大的直径在0.04毫米左右,小的则真如针尖一样,极小;第二个是稍大一些气泡破裂的较多,这就说明了黑盏的烧成温度是很高的。

    青白瓷的气泡特点很明显,青白瓷的釉面薄而清亮,其内在的气泡又大又亮,疏疏落落,间距适中,相当漂亮。

    看几张图片:   [转载]气泡——天目窑巡礼(毕)

[转载]气泡——天目窑巡礼(毕)
     这张气泡微观图不是我拍摄的,是网上一位网友发布的,因为它恰如其分的反映出了青白瓷的气泡特征,所以我就借用一下。

     如果将古瓷和现代新烧瓷器相比,有几个差别:

一、现代瓷器用电窑和气窑烧出的瓷器中的气泡,大小均匀,排列密集,色泽、光度完全一致。

二、古代柴窑烧制的瓷器一般来说气泡大小不一,排列较疏松。不过这一点现代作伪者也可以采用古窑烧法来解决。现代的仿古窑烧法出来的气泡也能达到大大小小不一致。

三、真正的古代瓷器的气泡和现代瓷器气泡相比,其差别只在于气泡的老化程度。具体来说有几种:

    1、边缘有黑边;

    2、气泡破裂,内有污垢;

    3、气泡变黑或浑浊。

    我说的古代瓷器下限为元代。明清瓷器的气泡有变化,但以上三种现象很少。所以依据气泡变化鉴别明清瓷器很难。

[转载]气泡——天目窑巡礼(毕)

[转载]气泡——天目窑巡礼(毕)

[转载]气泡——天目窑巡礼(毕)

[转载]气泡——天目窑巡礼(毕)

[转载]气泡——天目窑巡礼(毕)

    在气泡发生变化的同时,胎质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变得很油糯,有光泽。

[转载]气泡——天目窑巡礼(毕)

[转载]气泡——天目窑巡礼(毕)
 
    我所采集的瓷片都是原先埋在土中,然后被雨水冲刷掉入水沟,受污损严重,那么保存条件好的会不会发生以上变化?会!有幸得很,我早年收藏的一个青白瓷斗笠碗,保存条件比较好,卖家对我说是窑址出土,我一直将信将疑,这次利用天目窑的瓷片作对照,发现气泡形态和老化程度完全一致,我才确信原来这个斗笠碗确实是宋末元初之物:

[转载]气泡——天目窑巡礼(毕)
[转载]气泡——天目窑巡礼(毕)

[转载]气泡——天目窑巡礼(毕)

[转载]气泡——天目窑巡礼(毕)

[转载]气泡——天目窑巡礼(毕)

[转载]气泡——天目窑巡礼(毕)

    春节就在眼前了,谨以此文祝愿各位网友新春愉快,身心安康,流年大顺,我给大家提前拜年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