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李文清,女,45岁
2014-4-4
中年女性患者,自90年起出现鼻痒症状,春夏季加重,严重时鼻塞流涕,不能平躺睡觉,伴有眼角痒、耳内痒,咽痒等多种发痒的情况,十分难受。8年前(2006年)医院诊断“过敏性鼻炎”,8年来没有吃任何相关药物,3年前开始尝试针灸推拿治疗,坚持在某公立医院院扎针,据患者描述,针灸采用长针下关穴深刺,双侧,针感传至下颌角处,半年治疗症状略有减轻,改善不明显,患者遂自行游泳锻炼。2014.5.24来御源堂治疗“闭经3-4年,乳腺增生”提到鼻炎史,老师予针刺整体调理加双侧迎香,患者言这一次治疗后回去发现鼻塞鼻痒改善,可以摘下口罩。(现春夏交季鼻敏感需天天戴口罩),6.3复诊言第一次针灸后鼻痒敏感已消失,仍轻微鼻塞,眼角痒,老师予整体调理加攒竹鱼腰迎香,6.7复诊诉鼻痒眼痒症状完全消失,余轻微鼻塞,咽部不适,生活及睡眠质量得到保证,这么多年以为鼻炎没有治疗可能,现在又有信心啦!
2014-6-21
诉鼻炎改善很多,另有双膝关节痛。这是患者自己写的一篇就诊体会:
二、面部肌肉痛
2014-6-21首诊,左侧面部疼痛,疼痛点在耳前,咬肌处,下颌几处变动,疼痛持续存在,痛感比较明显。查颌面部MRI平扫:左侧舌咽神经与上方小动脉关系密切,未确诊,医院建议开颅手术,因为心里没底不敢做,寻求针灸治疗,老师查其颈椎发现左侧肌肉僵硬萎缩比较严重,综合判断其脸部疼痛跟左侧颈相关,姑且先针灸松解颈部肌肉,针刺完加上整脊手法,患者顿觉颈部轻松很多,面部疼痛当下缓解。治疗三次后症状减轻几乎不影响生活,外出游玩去了。
三、痛经病例
周女士,26岁,也是痛经。腰腹部怕凉,经期腰腹酸痛伴下坠感,自述以前来例假经量极少,只有一些血丝,总不畅快。这次来复诊,正值经期的第二天,经量已较以前明显增多,并且有大量血块排除,并无腹痛,腹部下坠感也消失了,自己长久以来的疲乏感也减轻了许多。
四、多发性子宫肌瘤
张某,女,33岁,患子宫多发性肌瘤,2012年3月初诊。
在2008年单位的一次例行体检中,检查出有个1厘米左右的小肌瘤。此后几年,多次腹部B超复查显示,逐渐形成多发性肌瘤,最大的在2.8厘米左右,但无明显症状。妇科医生认为肌瘤不大可以“带瘤怀孕”。2011年底患者在怀孕6周时候,B超检查显示胎停育(原因不明),此后一周自动流产。在短暂的怀孕期间,最大的一个肌瘤在B超下显示是到了5cm。2012年1月,患者做了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术前腹腔镜探查显示“子宫右前壁、前壁、左前壁见3个及壁间外凸肌瘤突起样突起,直径分别为4.0cm,2.5cm,1.0cm,前壁宫底部另见一直径1.5cm浆膜下肌瘤样突起”手术只对外凸肌瘤进行了切除,考虑到会破坏子宫浆膜影响怀孕,并未能切除浆膜下肌瘤。二月份复查B超显示“表面突起,回声不均”,提示仍有1cm子宫肌瘤及术后的2.8cm子宫瘢痕。患者治疗期间未进行药物治疗。2013年3月,患者前来治疗子宫肌瘤,主要症状有腰痛,经期腰腹冷痛,怕冷、手脚凉。查腰椎曲度几乎消失,腰部脊柱两侧肌肉僵硬。辩证属寒湿瘀阻胞宫,气血不通。治以解结柔筋,通过改善腰部气血使之通畅,配合中药真武汤,达到散寒除湿通阳的效果。
针刺取穴:采用3寸毫针,选取腰椎1-5节的横突旁筋结点、足太阳经筋轶边次、八髎次等筋结病灶进针,快进快出,以有针感传电到腹部及前阴部为佳。针刺强度在患者能忍受的范围内,针刺筋结点时,以扎透筋结点为佳,每周治疗1次,治疗持续近5个月。
经治疗,患者腰痛、经期腰腹冷痛,手脚凉等症状明显改善,2012年7月23日,患者复查B超显示手术后的2.8cm瘢痕和1cm的肌瘤消失,印象:大致正常盆腔。患者准备怀孕。1年后患者怀孕生子。
五、月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