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2015-06-10 23:05:50)
标签:

杂谈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孟知祥称帝后,为了酬谢昔日患难与共一同打江山的将相大臣,给他们诸多宽厚的待遇。然而这些官吏借此机会肆无忌惮地害民虐庶,搜刮民脂民膏。孟昶继位后,为整饬吏
  治,于广政四年(公元941年)亲撰《颁令箴》24句:   朕念赤子,旰食宵衣,言之令长,抚养惠绥。   政存三异,道在七丝,驱鸡为理,留犊为规。   宽猛得所,风俗可移,无令侵削,无使疮痍。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赋舆是切,军国是资。   朕之爵赏,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为民父母,莫不仁慈,勉尔为戒,体朕深思。   以此诫谕地方官要爱护百姓,不做贪官污吏。   宋灭蜀后,宋太宗鉴于前后蜀政治腐败、不战而败的历史教训,将《颁令箴》缩写为4句16字: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16个字就是《戒石铭》,于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颁示天下,至南宋绍兴二年(1132)高宗又把诗人黄庭坚书写的这一祖训,颁于各府州县刻石立于大堂前。明太祖朱元璋进一步明令立于甬道中,并建亭保护,故有“戒石亭”之称。清人后因出入不便,改为牌坊,称为“戒石坊”,以进出熟规,铭记不忘。“公生明”作为官场箴规,意为公正方能明察事之本末,即所谓“公生明,偏生暗”,长官坐堂理事北向的铭文16字,即抬头可见,以提醒其秉公办事,若徇私枉法,天理不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