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昨日下午,适逢广东团开放团组会议,作为第一位发言的代表,钟南山发言的主题依然是医改。他直言当今医院市场化为医德沉沦提供了土壤与温床,疾呼公立大医院的改革刻不容缓。会议结束后,钟南山意犹未尽,邀请广州日报记者到酒店房间夜谈,细述他对中国医改何去何从的看法。
文/广州日报记者林洪浩、杨洋、贺涵甫、蚁畅、于梦江
部分公立医院“以营业额论英雄”
昨晚,本报记者应邀在广东团下榻酒店的房间内对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进行了专访。
其实在去年的全国人大会议期间,钟南山就提出社会公众对医改的主要评价有三条:一是看病贵、看病难是否得到了缓解;二是医患的紧张关系是否得到了改善;三是广大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是否得到调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否得到发挥。不过,钟南山表示,以这三条标准衡量的话,经过了一年,他还没有从政府和卫生部门看到哪些实质性的变化。
钟南山认为,在医改的方向上,对于在我国医疗体系内起主要作用的公立大医院,其要害在于没有真正体现公益性。“我看了今年1月8日卫计委对公立医院改革的安排,意思是‘在所有参与改革的公立医院破除以药补医,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合理提高医疗服务价格,逐步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但我们的现状是:公益性不是在‘逐步维护’,而是没有实现;积极性不是‘调动起来了’,而是遭到打击;新机制不是‘持续保障’,而是没有确立。”
“大医院的公益性仍未真正体现。与此相反,各种过度的、变相的医疗卫生市场化、商业化、私有化的趋势更加发展,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钟南山举了一个刚经历的例子,春节期间,他到广东某个城市休息一天,然后向当地人民医院院长询问他们医院的进展,院长不无自豪地说,他们医院去年营业额达到15亿元,比前一年高20%。“如此以营业额论英雄,已经成为院长间交流的口头禅,而不是发展了什么新的治疗手段,解决了哪些疑难病例。”
钟南山认为,我国多数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的收入80%以上靠医院创收,这为医务人员医德沉沦提供名正言顺的土壤和温床。
“每个人都知道,公立医院不能是商业机构。但是,当公立医院不能体现公益性,反而处在市场化的前沿时,我们整个社会都需要认真思考,医改出路在哪里?”钟南山说。
医生收入不应与医药费关联
钟南山介绍,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采取国家医疗服务模式,由财政投入保障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工资薪酬支付是主要方式,“高收入、不挂钩、透明化”是国际上医务人员薪酬的特点。
“我在去年曾分析过目前中国医生收入的机制问题,即医生的收入水平基本合理,但收入的源头主要靠创收,这种不合理的收入机制是导致医患缺失信任、医改裹足不前的根源所在。那么,当今医生的实际收入合理否?这些收入谁来买单?”对这一问题,钟南山如是分析,医护人员劳动具有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风险压力密集型、情感密集型以及成长周期长等特点。医护人员工资在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达到社会平均工资的3~7倍。这个水平也是各个国家医护人员薪酬体系长期演变的结果。
据钟南山介绍,目前,我国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事实工资收入水平应该已经接近或达到了目前社会平均工资的2~3倍,“当前的改革,主要是要把医务人员通过创收发放的收入转化为正当和透明收入”。
医生的合理收入由谁来支付?钟南山建议,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工资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
不过,当记者问到,如果由政府支付,是否出现“养懒人”问题时,钟南山说:“可以通过改变收入结构的模式:比如设置适当的绩效工资比例,来防止这些弊端。切断医务人员的薪酬收入与病人医疗费用之间的利益关联,有利于合理医疗和公益性回归。”
尊医风气还未形成
在对话过程中,钟南山还说到目前在我国,尊医风气还未形成。他说,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医护人员工资水平相对低,这与两千多年来医生的社会地位低下不无关系。在中国,医生的地位历来就不高。古代说士农工商,那么医生在哪里呢?其实古代人把医生是归到中九流里面,地位是次于士农工商的。难怪华佗说:“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对医生的歧视,在明清时代更为明显,唯有在宋元金朝代,医生才得到重视,被称为“郎中或大夫”。
“目前,我们国家尊重医生的社会风气还没有普遍形成。医生的经济地位也不高。”钟南山透露了一组数据,据2014年1月26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的《2014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在行业类平均薪酬中,平均就业薪酬最高的是烟草制品业,为4571元/月。研究生各专业平均月薪中,平均初次就业薪酬最低的专业是临床医学博士,为2100元/月;平均月薪最低的前20个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占了13个,这种现状可能会导致医生后继无人。
夜访即将结束时,钟南山表示,医改是世界性难题,他建议,中国医改必须以公益化为主导,而不能以各种变相的市场化为主导。“只有牵住了医院服务公益性这个‘牛鼻子’,目前医改遇到的许多问题才会迎刃而解,我们必将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医改康庄大道。”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