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气”并不虚幻

(2014-11-18 23:21:06)
标签:

杂谈

       “气”并不虚幻中医讲究的“精气神”,传统功法的“调气宁神”,还有阳气阴精,所有的这些都跟气有关。“气”,似乎很神秘,又好像很实际。
        中医讲究“体悟”,最近我通过自身的不适,就有了一些対气的感受。春节以来,心事颇多,情绪郁而不疏,久之,自觉腹部胀满,一团气聚在腹部上下不得,食纳不香,饱腹感明显,时有嗳气,伴有胸闷叹气,以及诸多落寞之状!身体的这些反应,我认为是“肝失疏泄”,最后气机不调,该升不升,该降不降,以致出现不适症状。
        于是,明白“气”是一种感受,并不虚幻,古人自是明白自然界的气的作用,加上自身对生理的感受,才创造了“气血”理论,这个"气"真实极了。
        另外,跟师期间,有一位方先生,中年男性,体质偏弱,因双侧耳鸣就诊,生气、劳累情况下加重,又以右耳鸣为主,在张嘴向左转头的体位变化时右侧耳鸣加重,伴失眠、手足汗出,西医诊断有抑郁的倾向。初诊,老师为其调整颈部及膀胱经经筋,一周后复诊感觉情绪及睡眠明显好转,另外补充症状:右侧脐部自觉有气结,揉则能开,伴胃部发堵。老师触诊腹部发现,右侧脐部肌肉硬紧,筋结明显,老师遂去三寸长针,斜刺脐部肌肉层,强度相对较大,针感强烈,方先生自述针刺之后疼痛明显,伴恶心感,打嗝、排气明显,后4-5天,右腹疼痛转移至脐周,自行揉腹之后便无不适;7天后前来复诊,告诉我们腹部的气结感以及疼痛感明显减轻,偶尔才会出现,另外胃部发堵的感觉已消失!针刺效果的立竿见影让人惊奇。
        老师告诉我们:中医理论讲“忧则气结”,其实并不是理论空谈,不仅病人有感受,在临床上是存在真实“筋结”,只是被人们忽略而已。
        不仅如此,针灸讲究“得气”,教科书解释为“患者所产生的酸、麻、重、胀、疼痛或触电样反应等针感以及医者刺手手下的沉紧等感觉”,临床上不仅疾病种类千奇百怪,针刺之后的感觉也是五花八门。最近一位女士反映,当日针刺之后,夜晚卧床准备休息,一股水流般的感觉从两侧风池慢慢涌到头顶,甚是舒服, 随即轻松入睡,而该女士的症状即为“头顶闷痛、发沉,肠胃不适,入睡困难”。出现如此的感受,老师解释这即是医生们孜孜追求的“气至病所”。

       如此看来,“气”并不虚幻。

                    作者:李亚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