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对王芗斋先生站桩疗法的实践与体会(续二)

(2014-11-05 22:38:16)
标签:

杂谈

7.注意事项

①站桩治疗前,要排出大小便,把衣扣腰带松开,以免影响练功时的放松与入静。

②空腹时及饭后,不宜做站桩治疗,空腹时练功易有心慌感觉。所以最好在饭后一小时以后到饭前一小时之间治疗,最为舒适。

③站桩治疗时,应特别耐心,永远保持平心静气,不可急于求成,要细心体察寻味医生所要求的事项循序前进,才易收到满意疗效。

④站桩过程中,可能产生酸麻胀痛、哈欠、打嗝、虚恭、蚁走、刺痒、出汗、发热等感觉。甚至多少年前外伤部位练功初期又有疼痛或刺痒感觉,这些都属于练功过程中的正常反应,过一定时期后自然会消失,最后会产生肢体丧失感,也就是达到全部轻松舒适境地,从而使病情得到显著好转或消灭。

⑤站桩治疗时,必须掌握全身放松,所谓全身放松,就是要求做到形体放松,意念放松,力量放松,这是很不易做到的。既要身体每个地方都不紧张,但还需要做到相对的一面,松而不懈,紧而不僵。这些动作比较起来,似乎是矛盾对立的,实际上都是统一的,只有通过矛盾的对立过程,来寻求机体内部的统一平衡,只有机体内部平衡得到调整,才能达到治疗目的。这就需要患者在治疗中,细心钻研体会才行。

⑥凡是练过注意呼吸,意守丹田功种的患者,在站桩治疗期间应毫不犹豫的放弃原来的方法。因为站桩疗法是要通过姿势调配与意念活动来转移患者原有的复杂思维活动,而其它气功多是要求患者固定不动的守窍,因此二者在练功的基本方法上有矛盾。故不能同时并举,否则不但不易奏效,反而会产生胸闷、气短、头昏等反应。

⑦站桩治疗以后,有些患者可能有兴奋反应,凡是有兴奋反应的最好在临睡一小时前进行练功,等到临睡觉前时再配合卧式练功,有困倦反应的患者,可事先把被子辅好,治疗完了以后,就马上可以睡觉。

⑧站桩治疗时,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因地制宜的把环境安排得优美些。在户外练功时,最好到空气新鲜,有山有水花草树木的地方,在室内练功时,可摆些金鱼、花草、风景图画等,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⑨练功患者还需要注意平日休养,保持心情愉快,反对粗暴、浮躁、气愤、忧虑、悔懊、得失之念、侥幸心理等,这样治疗效果才可稳步前进。

⑩患者应树立信心,下定决心坚持治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建立革命乐观主义情绪,以认真按照医生指示练功,不能向困难抵头或时断时续,才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站桩治疗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我对王芗斋先生站桩疗法的实践与体会(续二)照片为杨德茂先生

1.初级阶段 在这个时期内,不能使患者有过重的姿势或时间负担,以免影响练功。但由于患者开始还不习惯这种治疗,或有些要领掌握得不够,这样就很可能有酸麻胀痛的感觉产生,最容易出现的就是两臂、颈部、胸、腿、膝关节附近部位。这些都是初学练功的患者,没有正确达到放松要求,以致产生不舒适感觉的结果。由于在这一时期内,产生各类感觉和反应较多,因此也就是决定站桩疗法能否收到疗效的关键性阶段。患者对一般反应来说,影响都不会太大,而最大的也就是酸麻胀痛反应。有了这些反应以后,患者往往就不自觉的注意酸麻胀痛部位,而忘记了放松,以及意念活动的要求。这样就越来越紧张越紧越张,则必然使心浮而气躁,以致使练功受到了影响。出现这个情况以后,如果在集体治疗时,患者就很容易盼望时间,一分钟一分钟的计算,觉得实在难熬,而单独练功的患者,也就无法坚持治疗了。因此,患者在初练阶段由于产生波动,而丧失信心产生怀疑,以致放弃治疗的很多。有了这些情况,医生就要大力进行说服教育,使患者认识到这些现象只是暂时的,没有什么可怕,也决不是练功练得不对了或不适应练功,从而鼓励患者建立坚持斗争就是胜利的信念。这样度过波动时间以后,患者的毅力受到考验,自信心也就进一步加强了,体会才能层层深入,逐渐开始有舒适感觉。

2.舒适阶段 当患者度过初练阶段的反应期以后,每当治疗时,都可能出现全身透出微汗、打嗝、虚恭、四肢温和现象。这时身体格外轻松舒适,自己也愿意坚持治疗。由于自己主动练功的结果体会就更加深入,最后就自然达到慢、深、细、均匀腹式呼吸目的,有时会感到肢体丧失,全身象大气囊一样,飘荡起来,神情如醉,极为舒适,不自主的达到入静较深的境地。可以体会到站桩治疗是一种享受。随着体质的增强,治疗方法和要求上,就可相应的加以变化,尽量做些适合患者所能负担的姿势和活动,这样疾病迅速消失,而身体逐渐健康起来,以致完全恢复了正常人的工作能力。

3.强壮阶段 随着患者体质的增强,根据患者本身的兴趣和要求,愿意继续深入钻研的可有系统的进行一些艰巨的复杂锻炼,以保持长久的健康,这就需要无休止的坚持下去。强壮阶段的练功方法,对身体负担能力的要求上较为严格,所以凡是有病的患者,一定要在疾病真正痊愈的前题下,才可适当的进行这种练功,不可因一时的好奇或急于求成心理的指使下,而过早的学习强壮阶段的练功方法。所以必须经医生同意以后,方可进行锻炼,否则是不会有什么补益,此点患者尤须注意。

六、开展站桩疗法以来的一些体会

1.如何排除杂念问题

一些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折磨,思想负担较重,因而在练功时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杂念多不易入静的情况,甚至觉得这一障碍不好克服,在没办法之中,自己就尽量的加以控制。企图躲开这些复杂的思想活动,可是控制的结果却不理想,虽然是间隔了几秒钟没有想什么,但接着杂念来的较前更多,这就象打仗一样,在这个斗争中,自己完全处于挨打的被动地位,以致苦恼万分。然而从实际情况加以分析,杂念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本身越怕杂念,杂念却偏偏来寻找你,所以说杂念是自己使意念上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的产物,意念经常紧张就不可避免的使杂念蜂拥而至。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时,患者应注意使意念放松,这样杂念就会越来越少。所谓意仿放松就是指对杂念不理睬和意念活动而言,意念放松并不困难,就是当杂念来到时,自己以漠不关心的态度对待之,丝毫不加以控制,甚至采取吸取杂念的办法,觉得自己本身是个熔化杂念的大熔炉,把所有的杂念完全吸收到这个熔炉中,加以熔化,这样使意念上放松以后,才有可能把杂念完全消失干净,自己也就完全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很多患者练功开始对这个说法多少抱有怀疑态度,总觉得杂念之多,控制尚不能全部排除,采取意念放松吸收的方法,岂不会使杂念更多起采,但是通过实际体会以后,得出一个一致结论,也就是意念放松吸收杂念是排除杂念最有效的措施。

2.引导入静问题

一般初学练功患者,都希望快些入静,但是由于对这一治疗还无所体会,一时还摸不到门径,为此也可用人为的办法,帮助入静,除了自己做意念活动以外,还可由医生加以诱导。根据目前采取大小集体治疗的特点,医生用各别引导入静方法,已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虽然是几十个病人同时治疗,只由一个医生指导就可以了。引导方法尽量适合患者每次练功的实际需要,如患者情绪表现兴奋些,在诱导时可稍温和低微些,以使患者情绪稳定,如患者的情绪表现差,在诱导时声调可稍微活泼些,以不致患者因情绪差而影响练功。总之诱导声音以使患者有舒适反应为适宜,能使其随着引导声音较快地达到松与静的要求。诱导语言可事先编写好,一定要切合实际,必要时还可配合一些优美缓慢的音乐,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3.入静的标准

有些人认为入静好坏的标准,是看患者的感觉如何,甚至故意把入静神秘化,说什么入静就是没有知觉,不吃不呼吸了,达到入定入禅就如同入了仙境。这定全是挂有一种封建迷信色彩的骗人的鬼话,站桩疗法以及一切气功的入静,并不是神秘不可求的,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

①浅入静:练功至一定时间后,头脑中有时仍在想些事,但其间有一段时间,什么也没有想,一会又想一会又间歇,这种情况我们就称其为浅入静。

②深入静:练功时全身达到放松以后,逐渐达到头脑清醒,无思无念,全身轻飘,如醉如痴,舒适万分,从而进入了醒觉的半睡眠状态,在此时别人说话及做些什么,自己完全清楚,但是不愿去听也不愿意去管,很怕打挠了自己的舒适感觉。这种情况,我们就称其为深入静。

站桩治疗时,患者能够达到入静程度时,其疗效是会好些,但是并不等于没有达到入静程度的患者,就没有疗效。站桩疗法特别是站功,与其他气功不同,因为有姿势锻炼,即使达不到入静时,也可收到较好的疗效。如果患者在练功期间,一味地强求入静,其结果就必然造成了意念上的紧张,恰恰给入静造成了人为的障碍。

4.解除局部酸麻胀痛的方法

有些患者在治疗初期,可能产生酸麻胀痛感觉,这时可用以下方法加以解决:

①医生对发生这种感觉的患者,有时会很明显的看出身体已经失衡,或局部僵硬,这时稍加辅导,把不平衡的部位进行平衡调整,把僵硬部位的姿势加以变化或配合放松的手法,这样就可使不舒适感得到解除。

②有些患者的不舒适感,从外表上不易看出,这时可由患者自己调整,如注意局部酸痛点的放松,使上浮之气下沉,从眼皮部位逐渐向下检查放松直到脚部,或胸、背、臀、小腿部位有如正靠在柔软垫子上休息,或单独做一个部位的假想。这些都是减轻全身肌肉紧张,得以较快达到轻松舒适目的之捷径。用以上方法,在一定时期内,仍不能解除全部的不适感觉时,医生还可以随进配合一些简易的按摩方法,或者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化裁施治。

5.站桩治疗姿势、时间与疗效的关系

站桩治疗姿势负担量及时间长短,关系到治疗效果,一般患者治疗姿势以适合自己主客条件为宜,如果负担过重或过少,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尤其在站桩时间上,要求长些较好,以使体内不断发生变化,但是以总能保持使身体留有余力的原则,这样才能提高疗效。因此医生对待这一问题的盲目冒进,及缩手缩脚,都会影响疗效。

6.纠正由于练其他气功所起不良反应的方法

一般进行其他种类气功治疗的患者,如果缺乏正确的指导,最易发生偏差,就我们在治疗当中见到的,由于练其他功种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综合出以下四种情况:

①结胸感觉:某些患者在练其他功种时,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经常意守中丹田,以致使精神长期集中到这个部位上,不能摆脱意守的影响,随时随地想这个部位,结果造成结胸、闷气感觉。对发生这类感觉的患者,用站桩疗法练功后,可逐渐正常影响消失,练功时首先分散患者原来的注意点,如进行站式练功时,除配合适宜姿势外,在意念活动上多使其注意从上而下的流水活动,集中注意脚下的声音,过一定时期后即可收到成效。

②印堂穴位疼痛感觉:有些患者练其他气功,缺乏正确指导,经常意守上丹田,以致使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这一点上,无法转移,而产生的副作用,每当闭目即感到印堂穴位有疼痛感,甚至因部位的疼痛过深,引起了眩晕、恶心情况发生。有这类反应的患者,在应用站桩疗法练功时,除了医生用手法诱导以外,可使患者采用远听,从上而下检查放松及淋浴导引的意念活动,同时在练功时不严格要求一定要闭目,这样过一定时间,此类不正常反应即可消失。

③憋气感觉:有些患者因练其他气功缺乏正确指导,有意识控制呼吸不当,而发生憋气的反应,一般在平时练功时,总想长出气,不然胸中时时憋气。产生这类反应的患者,在应用站桩疗法练功时,经常注意把嘴微张开,按照站桩疗法的自然呼吸方法练功,然后再消除。

④部位疼痛的加重感觉。某些医务人员缺乏对气功的正确认识,或医学知识不足,以致指导练功时,叫一些患有某个部位疼痛的患者来意守疼痛部位,因此患者的部位疼痛,不仅不会消失,反而自然要产生加深疼痛的感觉。有这类反应的患者,在应用站桩疗法练功时,放弃注意原来有疼痛部位,再适当配合姿势与意念活动,这些反应就会逐渐消失。

总之,由于守窍和注意呼吸练功,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应用站桩疗法以后,不良反应是会逐渐消除的。但患者千万不可把这些反应当作了精神负担。有了这些反应的患者,如得不到及时指导,就必须下定决心,停止原有练功方法,如果还抱有犹豫不决态度,那就很难收到全效的。

7.分组治疗的好处

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体质,采取分组治疗的办法,还是较理想的。例如,对同一类型患者根据病情,年龄,体质强弱,分为高、中、低级三种,高级组在练功方法上要求的高些,中级组其次,低级组又次之,这样可收到异曲同工之效。

8.随时搜集患者反映

对站桩治疗时所发生的疑问,尽量做到随时解答对某些意义普遍的问题,可在大小组内集体解答,同时也可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使患者之间互相介绍,取长补短。必要时可组织典型病人,把自己较好的经验体会,向全体病人报告,这样也可起到积极治疗作用。

9.有关培养患者治疗信心问题

①首先树立患者的革命乐观主义情绪,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增强向疾病斗争的勇气。从说明党和国家对人民健康事业无微不至的关怀,想尽一切办法早日给患者解除痛苦,来鼓励患者能够很好地与医生合作。 ②治疗前把站桩疗法有充分科学根据的事实,向患者交待清楚,尽可能使用讲课方式进行,这样也可起到推动患者积极参加治疗和充满信心的作用。

③有些体质较好的患者,在治疗之间,可教给他们练习揉手、试力等方式,这样使其在练功中不感到枯躁,而有得于治疗,但一定不要使之过累,以免防碍治疗。

录自《禅拳合一的中国武术---大成拳》(胥荣东 编著 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