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慢慢练功(站桩)

(2014-11-04 19:11:48)
标签:

杂谈

有感于好中医身体里的好功夫,我报名学习站桩。

慢慢练功(站桩)

这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加之网上许多人跟帖,如何如何苦于没有机会与胥师相遇,我便更加珍惜我的幸运了。

胥师是一位可爱的长者。结实的身躯,像阳光下的白杨,安静舒展。愉快的课程,像转圈的年轮,呈现着岁月里厚重的积淀。喜欢没有PPT的课堂,文字与语言之外,扩展了更加丰富的世界。站在老师身边,总会感到洁净与清爽的气息。这气息,有时会伴着笔直的力量与炯炯的目光,扑面而来。学生都会喜欢老师的笑容,但你一定也会喜欢,一位长者,凝神警觉,并随即撑起手掌,张开双臂的样子。

站桩第一天,我就有了巨大的收益。数月不能和枕头一起入睡的颈椎,居然瞬间松软起来。次日上午,精神也好。站桩竟有如此神奇的效果?于是,第二天我便设了闹钟,站桩一小时。我知道,自己是可以站完全程的。真切的感受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到了后来,撕心裂肺。不过,如期响起的闹钟是久等的蜜糖。蜜糖终会来,所以,再等一会儿也无妨。闯过这个疲劳期,大概会用四周的时间。其间,会出汗、会发抖、会失态、会不觉眉头紧锁、会站到原形毕露。四周后,明显不会觉得那么累,似乎在懈怠时还可以控制一点儿,有些多余的力量来调整。但会接着着急,不知下一个坎儿是什么。老师再三叮嘱“傻站”,我想这也许是站桩的真意。曾看过南老的《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根本没看懂,掩卷后只一个感受:无论出现什么现象,都不要追,都要往过闯,因为它们不一定都是真的。站桩与静坐或许相似,所以可能,这是老师让我们傻站的原因吧。也可惜,我现在还什么现象也没有呢。其实,我也想赶紧出一个什么现象,见识一下,我不会追的。

尽量什么都不要想,老师说,也要忘掉呼吸。好像是可以做到几秒钟什么都不想的,但随后还是心猿意马。然后某刻,再突然提醒自己,怎么又胡思乱想了。“知止而后有定”,许多人都渴望迈出这第一步,大概需要多久呢?

慢慢练功(站桩)

我阅读了老师博客中所有关于“大成拳”的文章。我是零基础、零接触,但行云流水的舒畅,已然告诉门外人,其中必定别有天地。只待功夫到家。

推手会使初学者彻底晕掉,不知所措,也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唯一可做的,只有认真观察,并先努力做出样子。看似简单,“不丢不顶,沾连粘随”,可要做到真是不易。常担心自己缺少举一反三、知错就改的态度,而使得师长不复。也担心自己肆意蔓延的懒惰习气,而失掉难得的长进。喜欢和老师推手,尤其是双推手,不推就不知道自己要做成什么样子;也喜欢挨打,挨打胜过反复被纠正。

看完老师的《筋柔百病消》,我虽看不出其中的深意,但也收获颇多。我们的成长也许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思维定势的过程,但如果我们能对自己的惯性思维有所留意并略加审视的话,我想我们是会从中看出许多问题,并能够再度退回去、重新多方位思考而拨云见日的。

“习之若恒久,不期自然至”。短短两个月,站桩练功已变成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会一直站到老;还有,看老师的微博,其中有丰富的知识,也有让你一笑好几天的小段子和GIF动态图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