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膝关节的疼痛在中老年人群中十分的常见,其表现多是疼痛或酸软无力,甚至关节变形,上下楼梯、蹲起这些动作都成了生活中得困扰,临床分析膝关节疼痛的一种原因是“骨刺”,于是衍生出铲除骨刺的相关治疗方法。
那么,骨刺是不是真的可以致痛呢?
先听听3月10日一位患者如何为骨刺平反:
杭州68岁的姚先生,喜欢运动,尤其是游泳,身形魁梧,精神状态良好,美中不足即双膝关节疼痛,左侧为甚,左肩在游泳时不适。春节前专程来北京找胥老师治疗,膝关节经过一分钟多的快针针刺治疗,疼痛感基本消失,当时就可以下蹲,经过两次治疗,回杭州可以正常游泳锻炼。时隔两个月姚先生再次来京治疗,是出现是因为颈部不舒服,下午时常出现头晕、眼花的症状,血压处于正常状态,伴有夜眠打呼噜,甚至偶尔出现憋醒的情况。至于膝关节已没有疼痛的感觉,但稍有酸软无力感。
老师为其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膝关节再次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
姚先生之后发表自己的观点:“现在一些医生认为膝关节疼痛是骨刺的原因,但是我拍过片子之后,发现骨头是正常的,后来看到胥老师的讲座,同意是筋的问题,在家里给自己和家人按摩也有效果,现在很多人还在哪里跟骨刺较劲是没有道理的!”
这是一位非专业人士通过自身的感受产生的对于“骨刺”的认识!
——作者:李亚勤
以下黏贴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经筋病研究室主任薛立功老师一篇医学专业论文,题目即为《为骨刺平反》,文章简短,但却是语出惊人,需要认真阅读学习。
骨刺是脊柱、四肢关节骨质增生的俗称,因骨赘的形状如同针刺,故称为骨刺。一般人群随年龄增长,骨刺发生率也平行增多(30岁开始出现,50岁以上约 90%有关节骨性变化,但有症状者并不多)。同时伴随年龄增加,颈肩腰腿及四肢关节疼痛也逐渐增加。依照贯例,关节疼痛就要拍照X光片进行所谓“确诊”,恰好这些病人,尤其是中老年人都涵盖在“骨刺”发生年龄段内,故关节疼痛者绝大部分都有骨刺!据此人们就得出一个错误概念:骨刺引发了疼痛,或者说骨刺压迫神经引起关节疼痛。某些教课书甚至将“老年退行性变、内分泌失调、雌激素不足、代谢异常、生化物质改变、骨血管病、骨内压增高、细菌感染、关节制动、关节内异物”等等都作为促成骨刺并引发疼痛的根本病因。而这些病因一般都是随年岁增长而发生发展的,是难于克服的,而由此立论并针对骨剌的治疗措施,其效果又多不满意,这一结局,使人们对骨刺恨畏交加,甚至丧失信心。
认真阅读一下X光片就会发现:绝大部分骨刺都向关节外生长,而且都是沿某条韧带、肌腱向外生长,这一普遍现象反映了一条规律,说明骨刺形成与韧带、肌肉的牵拉损伤与损伤后的修复有关。再看运动员骨刺发生率与严重程度都明显高于同龄人则更说明这个问题。
关节周围有胶原组织组成的关节囊、韧带、肌腱等构成,它们承受产生运动的肌肉牵拉和扭曲,其力学效应与其形状、大小、加载速度和受力形式有关。超极限的暴力、持续载荷、不协调活动、无准备的运动等都可以造成相关组织损伤(部分或全部撕裂、无菌性炎症、萎缩、变性、坏死),在这里应特别指出的是,保护关节囊、韧带、肌腱的附属组织(滑囊、脂肪垫、腱鞘、滑车、纤维管、籽骨等)又是最早且首先受伤的组织,损伤发生后人体就会发生修复反应(再生、愈合、代偿),组织增生、组织纤维机化、甚至钙化。应该指出:组织机化和钙化是修复反应,是机体的对修复后的变性组织的加强,其效应是增加了肌腱的附着强度、增加了关节或椎间的接触面积,是机体的积极反应。当受损组织钙化后,X光片上即可显影,表现为“骨刺、骨赘、骨质增生”。骨刺不是由关节骨组织向外长刺,而是上述受损组织的修复。
更值得思考的是,关节内软骨、半月板等不分布痛觉神经!把关节内的退行性变化简单地说成是关节疼痛的直接原因尤其不妥。更重要的是,由此理念出发,忽视了关节外的,尤其是那些己有损伤而尚未钙化显影的致痛组织诊治,而这些致痛部位又恰恰是真正的引起关节疼痛的病灶。因此,我们应指出,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不是生骨刺,而是引起生骨刺的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和病理性变化。我们为骨刺平反,目的是暴露关节痛的真正元凶!
祖国医学在二千年前就注意到肌腱、韧带、关节囊等,统称之为“经筋”,并认识到该类组织的损伤会引起关节痹痛。在秦汉时代成就的第一部医著《黄帝内经》中,专列了总结关节疼痛的“经筋”篇,并详细总结了本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规律,指导我们从经筋角度辨证论治关节痹证(这其中包括所谓骨刺疼痛)。
我研究室根据《内经》的描述,研究整理出“经筋辨证论治理论”,从十二经筋系列筋结点与结筋病灶点的诊查中,检出关节周围和相关肌肉、韧带的所有结筋病灶点,运用根据《内经》长针改制的“长圆针”,以《内经》专治本病的解结法,松解结筋病灶点处的“横络”(部分粘连与瘢痕),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疗效。许多因以骨刺诊断而误诊误治,至使长期不愈的“颈椎病、腰椎退行性变、腰椎间盘脱出、肩周炎、网球肘、高尔夫肘、各种狭窄性腱鞘炎、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及跟骨骨刺”等经1~5次(平均3次)治疗,绝大部分可取得满意疗效。本疗法基本无疼,治疗后即可行走,勿须住院,深受中老年人欢迎。据此我们敬告患骨刺疾病的中老年人不要失去信心,骨刺疼痛是可以缓解的。
在印尼前3个月治疗1千例次,一次长圆针术后有随访者267例次,治愈140例次,占52.43%,显效119例,占44.57%,有效5例,占1.87%,无效3例,占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