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子宫多发性肌瘤个案
(2014-01-25 20:48:43)
标签:
转载 |
胥老师一友人,33岁,患子宫多发性肌瘤。
在2008年单位的一次例行体检中,检查出有个1厘米左右的小肌瘤。此后几年,逐渐形成多发性肌瘤,最大的在2.8厘米左右,但无明显症状。妇科医生认为肌瘤不大可以“带瘤怀孕”。
2011年底患者在怀孕6周时候,B超检查显示胎停育(原因不明),此后一周自动流产。在短暂的怀孕期间,最大的一个肌瘤在B超下显示是到了5厘米左右。无奈之下,患者于2012年1月份做了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术前腹腔镜探查显示“子宫右前壁、前壁、左前壁见3个及壁间外凸肌瘤突起样突起,直径分别为4.0cm,2.5cm,1.0cm,前壁宫底部另见一直径1.5cm浆膜下肌瘤样突起”手术只对外凸肌瘤进行了切除,考虑到会破坏子宫浆膜影响怀孕,并未能切除浆膜下肌瘤。二月份复查B超显示“表面突起,回声不均”,提示仍有子宫肌瘤及术后的子宫瘢痕。
“很多人和我一样,也有过求所谓的中医名医治疗却以失败告终的遭遇;希望通过我的例子告知深陷子宫肌瘤困惑的病人,子宫肌瘤可治。”
附上患者来信于后:
胥老师,延君:
应延君之约,我把患子宫肌瘤的症状和诊断经历凭记忆做个梳理。一则感谢老师辛苦为我治疗。老师学识广博、行医务求实效的作风不但帮助我治愈身体的疾病,也使我领悟到在生活、工作中也要重实效,一味理想主义,折磨自己也折磨别人;二则希望以我的案例,坚定众师弟师妹们跟随胥老师学习中医的决心。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之前也深爱中医,只是爱的很模糊,觉得好,但太辩证,找不到说服力,也不确定到底真的有没有好的疗效,毕竟当代中医遭受的质疑太多,我们的时代离真正的中医太远了。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北京叫得上名的中医院哪个不是按西医分科、挂号的?这对于认为中医是一个整体治疗系统的中国人来说,走进医院就是当头一棒。何况很多人和我一样,也有过求所谓的中医名医治疗却以失败告终的遭遇;三则希望告知深陷子宫肌瘤困惑的病人,子宫肌瘤可治。
我大概是在2008年单位的一次例行体检中,检查出有个1厘米多的小肌瘤,但咨询妇科医生,说不用管,不大的话,生孩子时候可借剖腹产切掉,因此也没有放在心上。此后几年,应该说肌瘤长得也不算快,但形成多发性肌瘤,最大的大概在2.8厘米左右,因为没有不舒服的症状,也没有达到手术标准,就基本没有理会,也没有上心治疗。
2011年底,准备怀孕,又咨询了妇科医生,认为可以带瘤怀孕。在怀孕6周时候,B超检查显示胎停育(原因至今不明,据当时主治医生介绍,应该和肌瘤没有直接关系),此后一周自动流产。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短暂的怀孕期间,最大的一个肌瘤在B超下显示大概是到了5厘米左右,计生科医生说孕期肌瘤确实会长得很快,但流产后会自行收缩一些。由于没有信心能找到非手术的治疗方式,更没有信心尝试继续带瘤怀孕,在家人共同商议后,我于2012年1月份做了子宫肌瘤切除手术(详见手术记录单)。手术前,主治医生已经说得很明确,考虑到未来还要怀孕,有些肌瘤不适宜切除,因此手术后仍可能有肌瘤存在。这个在2月份复查的B超单上也可以看到,并且有手术瘢痕需要身体自行修复。
2012年3月-7月,每周一次接受胥老师针灸治疗……(这段我就不写了,主要是想看看延君从中医科班生的角度会怎么写?)
虽然只是简单回忆了一下亲身的经历,但还是有些感触(有些是老生常谈了,但还是要强调):第一,遇到好医生,要珍惜这份医缘。我之前也找胥老师扎过针,自己知道效果很好,但不到穷途末路,仍不知机遇珍贵。另外,我在就诊过程中,也看到有些病人将信将疑,还有向我求证疗效的。我想治病是病患双方的配合,遇到好的医生,作为患者一定要配合。我自己就有第一次扎颈椎后(由于是平生第一次接触针灸)连进出租车都困难的经历,后来及时反省,觉得主要还是自己心理紧张造成的。现在我常常随着胥老师手中的小小银针感受一种属于我自己的痛并快乐着的别样人生体验;第二,有病要早治,要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固步自封谁也救不了你;第三,心情必须开朗,病是身体对自己的提醒,把问题看破了,就容易接受了。
总之,感谢胥老师、感谢众位师弟师妹们对我的精心治疗和帮助。从这段治疗里,我确实从各位身上学到了很多,这其中包括师生共有的求知、践行精神。来日方长,恕不再一一赘述。
附:
老师,我下周尽早把3份B超单拍好发给你们。我看那天在医院延君也拍了。因此有个不情之请,希望如果作为案例发表的话,请抹去单子上医院名称和所涉及的所有医师的姓名,尽管诟病西医,但我仍然常尊重他们为患者的付出,毕竟他们也尽了自己的所知和努力。我自己的姓名如需要,可以实名保留,我愿意为中医证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