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经筋班》“五一集中班”圆满结束

标签:
转载 |
4月29日、30日,5月1日三天,在北京东文中医诊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有幸和胥荣东老师一起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五一经筋班》的学习。
学员大多数为中医爱好者,基础水平不一,现场胥老师深入浅出地向大家传授了经筋的基本理论,随后亲授站桩、推手、穿掌等大成拳的基础功法。长期坚持习练既可帮助自我强身健体,同时这又是学习中医推拿、按摩手法的基本功。
胥老师向学员系统传授经脉的基本知识
经筋在人体的层次分为:皮肉筋脉骨,筋为肌肉,尤指西医所讲的骨骼肌包括肌键的部分。筋,从字形可知,意为能产生力量的肉,筋结则经络阻塞、气血不畅,所以中医有“百病由筋治,筋柔百病消”的说法。
切诊是寻找结筋病灶点的有效手法,胥老师指导学员使用拇指、食指的指腹或侧面,进行按压、点按、推移的诊察。依靠指腹的触觉,可循经摸到一种实质物质。结筋病灶点通常会感觉酸、麻、胀、痛、沉、灼热、针刺样、触电样传导等异常感觉,不同的筋结形态、大小、硬度不一样。
胥老师为多位学员进行了按摩和针刺治疗筋结,很多人表示舒缓的感受非常明显,有些学员甚至第一次尝试自己施针,十分兴奋。图为胥老师为学员针刺筋结。
产生筋结,有的人是由于长期不运动导致经筋堵塞不通,另一类则是运动过度造成劳损。所以运动适度很重要,过犹不及。
筋柔和人体内阳气有很大的关系,阳气者,柔则养筋,精则养神。现代人工作压力大,常久坐导致筋肉静力性损伤,女性易妇科有恙——原因之一即阳气不足,稍微受凉则筋肉内缩;另一原因为筋结。所以多进行室外活动可以将养阳气,防治筋结。
站桩即是柔筋养神的好方法,要领是“神、形、意、息”,达到全身放松、意照丹田、无念为宗,注意要紧而不僵、松而不泄。站桩时因为很放松,排泄、打嗝都很正常。站桩要达到“三摩地”的境界,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佛家有云“灵台清静,静能生慧,慧能生智。”道家也说“静能生定,定能生慧。”儒家亦认为“静能生慧”。可见站桩蕴含着深刻的智慧,简单的动作可以调动身心灵达到平衡健康。
大成拳站桩的基础动作——“混元桩”
双脚分开同肩宽,两脚平行可稍微内扣;膝部微屈,似坐非坐;背部放松,似靠非靠;面部放松稍张嘴,似笑非笑;肩部放松向下塌。
双脚前后侧转——矛盾桩
胥老师和弟子试演推手
谈吐论道中,学员们纷纷折服于胥老师的博学多识。在讲解中医的针灸、经筋、推拿时,胥老师经常会融合禅宗、儒家、道家、武术等思想进行探讨,使大家加深对中医的理解,很多学员表示在短短的三天内享受了一场中华传统文化的盛宴,回味无穷。
五一集中班结束了,学员们感激胥老师的辛勤付出,纷纷和老师合影留念,期待胥老师下次开课继续参加。
了解更多主动健康系列培训、以及东源文际医疗的最新资讯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