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听课有感——见素抱朴
(2012-04-27 22:38:45)
标签:
转载 |
4月25日,老师开始对研究生的课程——《针灸学》,我们列席旁听,整整一个上午,老师引经据典、滔滔不绝,让我再次吃惊于老师的博学!
其中,讲到:“《灵枢》是在前的,《素问》在后,相对前者更容易理解一些,就像《老子》在前,《庄子》在后,最原始的东西都是朴素的、简单的,只是后世逐渐将其复杂化。”
现在,中医界那么多的学派、那么多的理论学说,我们常常如坠雾里、不知方向,老师常常勉励大家读《黄帝内经》,从最原始、最源头学起,并且多读中医发展史的书籍,理清各种学说的来龙去脉,只有跳出来,才能看的更清楚,用徐灵胎先生的话,“果能传心体察,则胸有定见,然后将后世之书遍观博览,自能辨其是非,取其长而去其短矣。”
在《自然辩证法概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哥白尼时代,托勒密的地心说由于符合神学的需要在天文学中占据统治地位,成为不可怀疑的信条。但是,天文学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积累下了越来越精确的资料,为了与天文观测一致,天文学家给托勒密的学说加上越来越多的轮子,模型变得极为复杂,但仍然不能对行星的视运动给予一个统一的说明,这种状况越来越背离简单、和谐和完美的数理天文学思想。”
现在我们学习中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几千年来神秘文化不断渗入,逐渐违背了古代唯物主义的精神,最可怕的是,我们用一生研究的学说是假的,不切合实际的,所以,我们要拒绝神秘,回归朴实。
记得,第一天跟老师出诊的时候,我的感受就是“返朴归真”。诊室里所有的工具仅仅是按摩床、针具、消毒用具,老师在掌握了现代医疗器械检查的前提下,跳出其局限,回归到病人本身,切实的解决患者身体的症结,而不是走迷宫一样绕来绕去,同时,通过讲“禅”或者教授站桩的方式,解决患者心理的问题。
跟随老师的期间,在御源堂也常常接触其他医生,平素的沟通交流,都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中医是清楚明白、朴实的,并不神秘;也不需要左兜右转,是直接的。”
笔者尚未入门,于此大放厥词,实在惶恐,只是听老师课感受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