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胥和刘仪伟等做客湖北卫视《饮食养生汇》节目

(2012-02-08 11:56:46)
标签:

杂谈

老胥近期和著名主持人刘仪伟、朱轶、贾玲、元元做客湖北卫视《饮食养生汇》节目。

老胥和刘仪伟等做客湖北卫视《饮食养生汇》节目

嘉宾:胥荣东 主任医师、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常委委员、中国大成拳研究会副会长,曾担任外交部派遣的援外国家医疗小组专家。

 

▲题板一  失眠

基本上每个人都曾经有过晚上睡不着觉的经历,或者是入睡难,或者是睡不实,或者是醒得早,或者是整晚都在做梦,《诗经》里用“辗转反侧”这个词来形象地描述这种状态。其实有些时候“辗转反侧”是正常的,比如突然换了一个环境、身体不太舒服、作息时间偶尔被打乱、有重大事件刺激等,这些暂时性失眠都不算是疾病。只有那些没有特殊原因的长期失眠,才算是病理状态。失眠是当今社会一个极为常见的症状,同时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重大疾病。为了引起人们对睡眠与健康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特意将每年的321定为“世界睡眠日”。

导致失眠的原因

导致失眠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心理精神因素,有的是身体其他疾病发作,引起的各种功能失调的问题,这些要依靠调整情绪和治疗原发疾病的办法来解决。我这里着重要处理的是经筋失常引起的睡眠障碍。现代人长期的工作生活紧张,精神压力较大,各种原因造成身体颈背部的筋紧张,就会引起失眠。

年轻人一整天坐在办公室,一个姿势保持很久,再加上空调的冷风吹个不停,颈背部的筋很容易受寒、僵硬,筋的不柔和进一步影响经脉气血流动,最终就是出现了失眠的问题。

另外,大家都知道“阳主动,阴主静”这句话。阳气保证我们白天一天的活动精力,而到了夜里呢,阳气就要暂时下班,阴气开始值班,这样身体才能够得到阴气的涵养,我们也才能睡好。如果某处的筋出了问题,阳气潜藏于阴气的通道不畅通,那么阳气自然不能按时下班,阴气也不能到点上班,阴阳失序的结果就是人整晚都睡不好,而且白天也无精打采的。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与失眠的关系最大。因此治疗失眠时,一般都会用养血安神的中药来促进良好的睡眠。如果手少阴经筋或是手厥阴经筋出现了异常,心主神明的功能必然会受到影响,从而诱发失眠。

经常失眠的朋友一定要摆脱对安眠药的依赖,多从筋的角度去试一试,只要让筋舒脉畅,脾胃调和,那么安然入睡梦乡酣就不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了!

▲互动:现场演示治疗失眠时按揉的穴位

胃的功能不正常造成失眠: 腹部的中脘穴、腿部的足三里穴或是其他阿是穴附近寻找到筋结,把这些筋结拨开了,失眠也就缓解了。中医上,还有一个经外奇穴叫做安眠穴,在风池穴和翳风穴的中间,也是治疗失眠的经验效穴。

头疼或血压高引起失眠:在太阳穴和印堂穴附近寻找筋结,找到筋结后,把它揉开;

情绪不好引起失眠:一般是肝火旺盛,晚上要用力按揉太冲穴、肝俞穴,可以泻肝降火,帮助睡眠。还要在脚上的太溪穴周围找到这小的筋结,也要把它揉开。

元气较虚弱的中老年人:最好经常用艾条灸自己的命门穴及肾俞穴,效果是引虚火归元,让阳气内收,时间一般是10~15分钟。

 

▲题板二 神经衰弱

现代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精力、体力、心力时时透支,加之饮食不节、肥甘厚腻,思虑过度,睡眠减少,神经系统常常处于很虚弱的状态,最后导致了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下降,无法适应正常生理活动的亚健康状态——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属于神经系统功能疾病,主要表现为

1、              情绪症状。精神易疲劳、心理易紧张、焦虑、激动、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下降等。

2、              肌肉紧张性疼痛。头痛、头胀、脖子僵硬不舒服、腰酸背疼、四肢肌肉疼痛

3、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多梦易惊、夜间辗转反侧、白天瞌睡连连等。

神经衰弱经筋的反映点在头颈部以及脊柱的两侧。大家可以在头颈部和脊柱两侧寻找压痛点和条索状的僵硬筋结,多做自我按摩,把筋结揉散开或拨开,神经衰弱的毛病自然能够得到缓解。

▲互动:现场演示治疗神经衰弱的方法

腿上的足三里穴也是一个治疗神经衰弱的有效穴位,每天按压或是艾灸足三里1530分钟,能使全身气血畅通,元气大增,消除疲劳。

情绪容易激动的,还要多按太冲、太溪等穴位,达到疏肝补肾、稳定情绪的效果。

夜晚失眠严重的,睡觉前还要多按摩内关、神门、涌泉等穴位3-5分钟,同时按揉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50次,逆时针50次。

 

 

▲题板1: 头痛

人体头颈部的经筋最容易出现问题  头痛引起的原因

不少朋友都把头痛当成小毛病,不愿到医院去接受治疗,而是简单归咎于睡眠休息不好,或简单服用些止痛药物,或只做些物理疗法等等。如果是轻微的头痛可能因此缓解,但一有诱发因素,头痛马上就又回来了。其实头痛并非都是小毛病!

临床上头痛的病人很常见,据统计,它的发生率仅次于感冒,基本上,80%的人曾经有过头痛的经历。据我的临床经验,大多数人的头痛是由于头颈部的肌肉紧张收缩,也就是头颈部的经筋出了问题。因为经筋得不到舒展,头部的气血受到滞阻,不通则痛,最终引发了头痛。

中医有句话叫做“寒主收引”,身体一旦受寒,全身的肌肉就很容易紧张收缩,气滞血淤,不通而痛。大家都知道,现在不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夏天不开空调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空调温度往往打得比较低,寒邪很容易从皮肤的毛孔侵犯头部和脖子后面的经筋,进而导致头痛。夏天经常有年轻人到医院看头痛,许多都是因为在办公室吹了空调后引起的。此外,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紧张,大家很容易焦虑,尤其是知识分子。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细心点,我们就会发现,那些长期紧张焦虑的人肩部总是高耸着,这说明他们的心态长期得不到放松,如此也很容易造成身体肌肉的持续紧张,尤其是头颈肩部的经筋会长期处于紧张挛缩的状态,这样怎么能不头痛呢?

再次,现代社会科技发达,像空调、电脑、汽车和手机的广泛使用,也是引起头痛的重要原因。长期面对电脑的办公室人员和长期手握方向盘的司机,身体常处在某个固定的姿态下,颈椎承受的压力过大,又得不到适当的活动、休息和锻炼,颈部肌肉会持续性地紧张,颈部的气血得不到疏通,从而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头痛。

还有一个罪魁祸首,就是手机。手机虽然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不少麻烦。有的人喜欢用手机煲电话粥,头部会不由自主地歪向一侧,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偏头痛。

▲互动:头痛自我防治和按揉方法

从中医角度来说,头部前额、两侧和后脑部的疼痛分别是由足阳明经筋、足少阳经筋和足太阳经筋挛缩导致的。

对于紧张收缩的经筋采用局部的按法、揉法以及拨法。对咱们读者来说,可以在各自的经筋循行路线上寻找筋结,如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穴(小腿前外侧)、风池穴(与耳垂齐平的后头骨下方)和足太阳膀胱经的天柱穴(俗称脖筋处)附近等。此外,还要每天用手按揉相应的阿是穴10分钟,中等力度,长期坚持就能使筋结变柔甚至消散,从而让头颈部的肌肉得到放松,头部的气血得以灌注,头痛自然会缓解甚至痊愈。

▲互动:现场教大家站养生桩,

站桩时,只要注意头部微微向上扬,头顶好像用一根绳子吊着,目光平视,使得头颈部的经筋得到很好的放松,头痛的症状可以逐渐得到缓解。

▲题板2头晕

头晕的发生原因和表现症状

“头晕”是我们老百姓通俗的说法,其实,医学上的名词叫做“眩晕”。而眩晕又包括两个概念,一个是“眩”,一个是“晕”。晕是指头晕,眩是指目眩,因为它们经常同时出现,所以合称在一起。眩晕的主要症状表现以头晕目眩为主,尤其是在转头的时候,容易诱发头晕,或者突然改变体位,躺着突然坐起来,或者坐着突然站起来,出现旋转感或者站立不稳,眼前发黑,眼球震颤,个别的还伴有耳鸣,严重的有恶心,呕吐。经常出现头晕的话,时间长了脑血管还会出问题,所以严重的话,就会出现中风,也就是脑血管疾病。

头晕的原因很多,很多病例都是颈部的筋出了问题,最后引起头部经脉气血阻滞不通,供血不足而出现的。我们大脑的气血供应基本都是要通过颈部和后背的,如果由于劳倦、外伤、长期的姿势不良导致了我们的颈部和背部经筋痉挛紧张,就很容易造成脑部的气血循环不畅,供应不足。眩晕在临床上特别常见,尤其坐办公室的朋友,天天用电脑,出门也是开车,很少有室外活动,即使运动也是在健身房里,这样并不能让自己的身体真正有效得到锻炼,久而久之便造成了颈部的紧张,所以影响大脑的供血。

▲互动:头晕自我按揉方法

头晕可以通过自我按揉按压的方法,让经筋恢复到正常柔和的状态,多数症状也都会得到缓解。

主要方法:主要在颈部、后背的足太阳膀胱经附近找到筋结,重点是风府、风池、大椎等穴位附近,然后进行揉按,后背自己操作部太方便,可以请别人来帮助。同时在足太阳经筋的下肢部位,多做一些弹拨,包括承山。委中、昆仑等穴附近,都有很好的治疗和保健作用。另外,在头部的百会、神庭、率谷、耳门、听宫、太阳、印堂等穴位处。手臂的内关、外关、曲池等穴位处,腿脚上得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涌泉等穴位处,做一些点穴按压,效果都很好。

▲互动:预防头晕方法

不要长时间维持一种姿势,尤其坐姿,坐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就要起来活动活动,多做做抬肩、转颈等轻柔的运动,同时枕头高低要合适,要不然会造成颈部肌肉的紧张。 对于气血比较虚、肾精不足的人还可以用艾条悬灸腹部的关元、神阙和腰部的命门等区域,每次10-30分钟。所以,大家平时就要多多注意生活方式,避免出现严重的脑血管问题。

 

 

  ▲题板一老年痴呆症的类型和症状表现

   一、老年痴呆症的类型 

老年痴呆症是当今社会的高发病症如今社会,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进步,保健知识的普及,人们的平均年龄有了显著的增加,老人在人口中的比例逐年提高,中国慢慢进入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曰趋严重,老年痴呆症就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根据医学统计:老年痴呆症多发生于65岁以上的老人,占4%~5%,85岁以上的约占10%。老年痴呆症根据病因的不同,主要分为脑变性疾病引起的痴呆——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混合型痴呆三大类。

 

类型

特征

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

发生在老年期或老年前期的慢性、进行性痴呆,病程长,病情逐年加重

血管性痴呆

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供血障碍所致的痴呆,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以男性为主,半数以上病人有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混合型痴呆

同时存在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症状

据报道,在欧美国家,阿尔茨海默病(AD)约占老年痴呆症的50%,血管性痴呆(vD)约占15%,而混合型痴呆占15%一20%。AD作为老年痴呆症的主要类型,是继心脏病、癌症、中风之后的第四大健康杀手。因此对AD的防治已引起医学界乃至全社会的普遍重视。

二、老年痴呆症的症状

早期一般表现是老人特别爱忘事。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身边的老人在说:  “唉,年纪大

了,真是不中用,什么事也记不住了。”有的上岁数的老人还会不认人,明明是自己很熟悉的朋友或亲戚,几天不见,再见面竟然想不起他叫什么了。另外一些老人表现出计算能力或活动能力的退化,比如一看电视就睡觉,活动范围变小等。性格方面也会有一些变化,比如有的老人变得主观、自私、急躁、固执,常为丁点儿小事而勃然大怒。但总体来说,尚能保持曰常生活能力,基本上不需旁人帮助。这些问题都是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现。

    如果老人的痴呆情况持续加重,病情就会急转直下,认识功能进一步减退,思维情感障碍及个性人格改变明显,行为明显异常,日常生活难以自理,需要他人帮助。最后会发展为真正的痴呆症

患者严重痴呆,自己不说话,完全卧床,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再以后还伴有恶病质、肌强直和大小便失禁等。

▲题板二老年痴呆症的经筋调理方法

   虽然这个病较为棘手,中西医都没有特效药,但大家应该试着从经筋角度去调理,学会一些简单易行的经筋按摩和艾灸法,尽管不能根治,但却可以改善症状和阻止病情恶化。治疗时,大家要沿着足少阴经筋、足太阴经筋和手少阴经筋的循行路线寻找阿是穴,找到敏感的痛点后,多进行按揉和艾灸,以补益为主。重点一般是在心俞、肾俞、脾俞、足三里、太溪、三阴交、气海、关元、百会、四神聪等穴位附近,这样可以刺激经脉运行,气血通畅,使脾肾二脏得到充足的补养,症状也会慢慢得到改善。尤其是在早期轻度时,一定要及早发现,早期治疗,延缓痴呆的发展。

     中医比较重视“治未病”,因此在痴呆症状发生前就着手调护,这对预防和减缓痴呆症的恶化是十分重要的。站桩作为身与意相结合的传统健身方法,十分有利于健脑益智,对于预防痴呆症大有裨益。中医认为,  “形与神俱”  “形神合一”,是人们思维敏捷的前提。站桩讲究的不是某块肌肉的强壮,而是身体和精神的整体协调,它没有剧烈的运动,只是通过用意念来统领全身的精神,让全身肌肉保持一定的放松和劲力内蓄等,最终达到练形以健神的目的。

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建议可以帮助预防和改善症状。老人们最好能每天清晨及傍晚在空气清新的地方多散步,还应该多参加一些动脑的智力活动,如听广播、看电视、读报、打太极拳、下棋、与人聊天等,增加与外界交流的机会,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平时经常做些手指动作,如各种手工、剪纸、弹拨乐器等,十指连于脑,多动手就可以刺激大脑,等于间接地按摩大脑,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脑部的老化。

最重要的是,得了痴呆症的老人更需要子女的关怀和照顾。所以,尊重老人,多一些理解、宽容和爱心是必要的。做子女的无论多忙,都应该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伴老人,与他们谈一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多陪伴他们散散步,这样可以促进老年人多动脑,勤用脑,改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互动:现场演示自我按揉筋结

足少阴经筋、足太阴经筋和手少阴经筋的循行路线寻找阿是穴,找到敏感的痛点后,多进行按揉和艾灸,以补益为主。重点一般是在心俞、肾俞、脾俞、足三里、太溪、三阴交、气海、关元、百会、四神聪等穴位附近

 

 

 

▲题板一引起近视的原因 

一、长时间对电脑电视

现在很多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平时没有人一起玩,常常是自己对着电脑玩一天的游戏,或者看一天的电视。再加上上学之后,课业负担沉重,长此以往会造成好多身心的问题,最直接的就是对孩子视力的损害。以前都是中老年人才戴着眼镜,现在很多小学生都戴着厚厚的眼镜,一看吓一跳。

二、不良的姿势

其实不少孩子的近视是颈源性的,并不是真正的、不可逆转的近视。也就是说,这种近视与长期的姿势不良有很密切的关系,如果及时加以纠正,视力是可以恢复的。而如果听之任之,放任不管,就会让孩子的心灵窗户雾蒙蒙,影响日后的生活,甚至是前途。

    中医常讲,“肝开窍于目”“目受血而能视”,也就是说我们的眼睛依赖于肝脏功能的正常,肝血充足,眼睛才能行使正常的功能。同时,长时间低头的姿势会造成颈部经脉不通,也就是颈部的筋很紧张,直接影响大脑的供血,从而也影响眼睛周围的气血供应,最终造成视力的障碍。

    从西医的角度也不难解释,长时间地盯着电脑屏幕或者其他近处的东西,造成了眼球屈光度出现问题,调焦的功能就差了。打个简单的比喻,我们的眼球很像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过去的底片,只有镜头调好焦,底片上才能出现很好的影像。照近处景色的时候,你要调近焦距;照远处景色的时候,你要把焦距向远处调。如果我们经常盯在近处的话,眼睛的调节能力就差了,晶体(相当于镜头)出问题了,也就不能正确地调节焦距了。还有一个

比喻,就是我们用来眺望远处的望远镜,你看比较近的地方,需要调节它的焦距,看远处同样需要调整这个焦距,把它往远处调,这样它聚焦的点正好落在视网膜上。所谓的近视相当于眼肌的调节能力,还有晶体的变形,它的能力出了问题了。因为习惯看近处,所以看近处还是比较清楚,但是想看远处的时候,因为它的调节能力差了,所以就看不清楚。

    三、职业原因

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光是小朋友,成年人长时间地上网,盯着电脑,还有开车等等,也造成了很多视力问题。所以颈源性的视力障碍是全社会不同年龄阶段所常见的疾患。有些职业是很容易出现这种颈源性的视力障

碍的,比如汽车司机、IT行业从业者以及写字楼里的白领等。

▲题板二预防和治疗近视

一、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这个毛病出现以后,大家应该怎么去治疗呢?首先,家长一定要让小朋友们改变导致近视的不良生活习惯,在忙工作的同时,也多多关注小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空多带着孩子出去接触大自然,或者让他们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多接触同龄的其他小朋友,不仅对他们的身体,对心灵的成长也是十分有帮助的。

二、多参加户外活动 放松眼睛

电脑显示屏是一个主动光源,它很容易使眼睛疲劳,所以长期使用电脑的人用上半个小时,最多一个小时,一定要起来活动活动,揉揉眼睛,活动活动颈部,放松一下紧张的筋。同时向远处看一看,下班之后走在路上,也尽可能地多往远处看一看,但城里楼比较多,下班往往天也黑了,这个做起来好像不是很容易。那么就在周末尽量多到户外去活动,最好到山里面去看一看,登高远望。假如自己能做到的话,尽量放一放风筝。放风筝时,仰着头,能让长期低头的姿势得到暂时的纠正。

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当年曾经想拜一位前辈为师学艺,但因为他的眼睛没有神,那位前辈拒绝了他,说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这句话刺激梅先生更加努力地练习京剧基本功。梅先生怎么改变这种状态的呢?他就是利用放鸽子来锻炼眼神。往远处看,放鸽子就更好一点,鸽子在天上飞,你用眼睛追着它,对视力有很好的改善。

▲题板三、治疗近视的按揉方法

1、按揉颈部的风池穴、乳突穴

在周围寻找僵硬的筋结,包括整个颈椎。找到肌肉紧张的地方,就用手去拨一拨,通常是用左手拨右边的筋结,用右手拨左边的筋结,风池穴用同侧的大拇指去揉,把风池穴周围的筋结都给揉散,包括乳突下面,还有耳后这些筋结,天柱穴附近可以用同侧的食指,还有中指,主要以中指为主,来拨透。手指力量够的话,给自己弹拨,还有点揉的力量最好大一点,大到什么程度?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让这种胀的感觉向前蹿到头顶、额头,甚至能到眼睛,当然也要以能够耐受为度。

2、按揉眼睛周围筋结

在眼睛周围找筋结,尤其在咱们的太阳穴附近,眼睛的上部、额部,还有眼眶下部,找到筋结以后用手慢慢地揉开,如果指力够的话,还可以力量大一点,弹拨起来。从眉毛内侧开始,第一个穴位叫做攒竹,”在这儿用力揉,可以找到一个凹陷,尽可能地用力揉,直到自己最大的耐受程度为止。然后沿着眉毛,从眉头到眉梢这个方向去慢慢地揉按,揉到眉毛中间,也有一个凹陷,它是个经外奇穴,叫做鱼腰,鱼腰这儿要用力揉,揉到什么程度?整个眉骨很胀很痛,但揉完,眼睛很舒服。这样揉按两分钟,再慢漫缓缓地压住,向眉梢方向滑动,到眉毛结尾的地方,又有个凹陷,这个穴位叫做丝竹空。再往后下就摸到太阳穴了,从太阳穴围着眼圈到下眼眶,再到眼睛直下,有个穴位叫承泣穴,它在眼眶这儿,有一个小的凹陷,这样揉,最后再到眼角内侧,是睛明穴。这些穴位不要太用力,每个穴位都停留两分钟。全部穴位按完以后,闭上眼睛,用两个食指的指腹,轻轻按在眼皮上面,从内侧向外揉动眼球,这个也不要太用力,以舒适为度(眼压高的朋友,就不要做这个动作了)。这套眼部经筋按揉法一天多做几遍,做完眼睛会很舒服。看书看累了,就花个十来分钟做一做,视力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

3、按揉合谷穴

用大拇指揉按合谷穴,用左手揉右手的合谷穴,右手揉左手的合谷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保健方法。因为中医里面有句话叫做“面口合谷收”,也就是说我们面部的疾患可以通过合谷穴来治疗,包括保健美容也可以。同时,在百会穴,也可以自己多揉一揉,让整个头部神清气爽。

4、按揉后枕部

头部的后枕部,也就是晚上枕枕头的这个部位,也要试着寻找筋结,多拨一拨,因为按照西医讲,这个位置的深层是视中枢,把这块多拨一拨,对视力的改善也会有帮助。咱们的眼睛相当于一套光学系统,看东西的过程好比摄像的过程,视中枢相当于整个监控室,两个部分都是同样重要的,不要单纯地在眼球上做文章。尤其是颈部的筋柔韧了,大脑供血改善了,视中枢的功能才会正常。平时还应该多揉太冲穴,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是一个对保护眼睛很有效的腧穴。此外还有腿上的光明穴,在这两个穴位附近通常都是可以找到小筋结的,轻轻地揉~揉,只要能忍受,用力拨它一下,效果就会很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