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谈谈临床刺激量

(2012-01-17 21:48:56)
标签:

转载

哈姆雷特:“生存与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老胥:“留针与速刺,这是一个问题”

一些人点击阅读了《你的鼻子还好吗——过敏性鼻炎》,并且看到了解除烦恼的希望,博主亦是欢喜,老师每每教导我们“无需保守”,有效便捷的治疗方法更多人了解、使用从而为病人谋利益才是最终的目的,故此文将老师的独特经验描述出来!

单从过敏性鼻炎来讲,老师告诉我们秘诀是“迎香深刺”,其实这是在讲刺激量的问题!

老师用一寸半的毫针刺激双侧迎香,可以进入一寸左右,取穴也并不是平鼻翼,而是在鼻翼旁开上一些的凹陷中;曾经我反问“会不会刺得太深接近睛明穴变成熊猫眼?”老师也反问我“扎了那么多的迎香,你看到这种变化吗?”事实是果真没有!当然,老师治疗鼻炎不单取迎香,会配合颈项部诸多穴位的刺激,从而在量上更是一个质的变化!

谈到迎香的取穴,就可以引出更多的观点。胥老师认为:腧穴的“穴”不是point,点是没有面积的,而穴是有空间的、三维的,例如,墓穴、洞穴、穴居等,都是有空间的,穴在《灵枢》作“陷者中”解,指在凹陷的地方,穴不是一个固定的点,而教科书已经变成了找坐标,这是不可取的!于是,胥老师针刺时“百会”不一定在两耳尖连线中点,“足三里”也不是离犊鼻四个指头那么远的地方,老师经常调侃自己再回学校考试的话一定会挂科!

人身有三百多穴位,老师使用的经穴并不多,多是寻其筋结,刺其阿是之穴,整体调治夹脊穴;老师之独特还在于不留针,因此刺激的穴位更多,一些病人治疗后整理衣装之时会告诉我们共刺了几十针,甚至一百针,问及为什么不留针,老师会机智的反问“为什么留针?”认为所谓刺激是指外界环境的改变,留针时没有变化也就没有刺激。临床上许多针灸医师对肩周炎治疗效果不佳,原因就再在于取肩三针,配合远端取穴, 并用一寸半毫针刺激,事实上,肩周炎是典型的经筋病,老师的治疗效果是立竿见影,并且疗程较短,而老师使用三寸毫针或者五寸直径更粗的针具!

《伤寒杂病论》小柴胡汤中柴胡为半斤,折合成现在的的剂量为120克,而现代临床剂量在12克左右,相差近十倍,同理,古代针具为铁制品,加上工艺技术不及现在,其直径也会多出几倍,再加现代临床上取穴较少,刺激量更是打了折扣!

老师临床30年时间,发现了许多问题,并切实在治疗中解决了这些不足,老师的治疗效果之明显就是最好的肯定!

我后生之辈当反思矣!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