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身行万里半天下,意照丹田一太虚

(2012-01-11 12:38:28)
标签:

杂谈


     最近鄙人在和王志遠(號沛溪)先生学练书法,闲来听听古琴,品品好茶,真是怡然自得。和我学中医一学生常送我好茶品,这位学生本科学机械制造,后又到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四年,在国内外从事钢琴调琴师工作多年。其见多识广,颇有阅历,所以眼界颇高。喜欢旅游及制茶饮茶,经常送我好茶品尝,并教我如何品茶,培养了两年我才初步明白什么是好茶,可谓用心良苦。常将自己亲自采购古树茶用自己发明的工艺制作,保持了古树茶叶的原汁原味。其味甘润怡人,饮后胃腹舒适,精力充沛,即便在睡觉前饮用,也丝毫不影响睡眠,而且四十多泡后味道依然醇厚。这种原生古树茶是产自云南海拔2千多米的高山上,由于山上空气清新,阳光和雨雾的湿润,加上肥沃的土地和原生态植被的涵养,使得这些四五百年以上乃至千年的乔木型古茶树产出的叶子非常饱满肥厚、茶气十足。许多书法名家的字他都看不上,我专门送他一幅名书法家的字被他谢绝,搞得我很没面子。一次来我家送茶,见到沛溪先生为我写的字,一定要拿走,遗憾的是上面有我的名字。后来我说你自己要写什么我和沛溪先生说,过几日,发来“身行万里半天下”我上网一检索,原诗出自苏轼《龟山》诗:“我生飘荡去何求,再过龟山岁五周。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地隔中原劳北望,潮连沧海欲东游。元嘉旧事无人记,故垒摧颓今在不”。而胡适应即将远行留学的青年学子钱君陶之请集句为联为之题写:“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1987年胡适故居开放之际,钱先生又将这幅对联题写给胡适先生,挂在了胡适先生故居的厅堂。“眼高四海空无人”出自于苏轼的《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天人几何同一沤,谪仙非谪乃其游,麾斥八极隘九州。化为两鸟鸣相酬,一鸣一止三千秋。开元有道为少留,縻之不可矧肯求。西望太白横峨岷,眼高四海空无人。大儿汾阳中令君,小儿天台坐忘真。生年不知高将军,手污吾足乃敢瞋。作诗一笑君应闻。”

        我请沛溪先生赐写“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沛溪先生说“空无人”不好,要不改成“空有人”吧。前日睡前忽然想起这幅对联,想到“意照丹田”恰好与“身行万里”相对。我的老师选杰先生讲过“意守丹田”不好,有些着相,精神不舒放。但后三字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曾想过“一片茶”“一宇宙”皆不妥,搞得都快失眠了。这才深刻的体会到古人“推敲”以及“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的真正含义。

身行万里半天下,意照丹田一太虚


    昨日沛溪兄来访,送来为我赐写的堂号《厚德堂》,我精神一震,好有气势,凝重朴实。试着将我的想法说给他,没想到得到他的认同,认为改得好。并让我看由启功、张中行、金克木三位老先生所著的《说八股》。同时将原对改为“身行万里半天下,意照丹田一太虚”。真是点睛之笔,我不禁击节赞叹,其意境及内涵真是天成,大家可以慢慢品味。




参考资料:

沛 溪 書 院 緣 起

 

沛溪王志遠  辛卯秋十月初九

 

沛溪者,學人王志遠之雅號。雅號之由,來自故鄉。故鄉在山東省海陽市磐石鎮,有村古稱佐定山城,村前乃齊王先祖陵寢,號春秋古墓,出土國寶寢盂及編鐘銅鼎玉磬甚夥,蔚為壯觀。村中溪水貫通,上游分為西東兩支,又有四溪之說。吾父祖輩居於西溪,以文溪為堂號。至我之生,于燕都,屆世紀之初方歸故里。感溪水之淵源,故仍以溪為號,取其充盈不絕之意,名之曰沛。吾以故里清溪為號,惟願此沛溪之號亦有助於吾故里一二也!

沛溪學人年逾花甲,久有拳拳報效故里之心,然一生浸于文墨,立於講臺,非陶朱之富,無蘇秦之勢,何以為報?辛卯秋日,江西明月山下,朱熹夫子碑前,弟子建言開吾茅塞,旋生還鄉聚徒講學之念,此舉辦書院之端也。其後師生潛居小聚,竟片刻間匯集五百萬啟動之巨資,誠書院可成之望也!

蓋以學得生,以文會友,師生朋友之輩,文韜武略,臥虎藏龍,傾城敵國,非同小可,何事不可成?何業不可建?且山城古墓,曠野荒村,棄之則為窮鄉僻壤,用之則為仙都淨土,變化之妙,存乎一心,但得一心,即具萬法。書院者,存此一心之處,故必以吾之餘生,傾力玉成。

書院之建既定,書院之旨亦明。夫古之書院,有聯極佳: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乃切磋學問、成就人才之地。故沛溪書院亦追范先賢,融通三教,貫穿東西,舉凡文史哲醫經藝,邀約四海高士、五洲益友,縱橫古今,馳騁中外;彙聚十方大德、百業精英,自淨心源,再造乾坤。

書院之,書院之。夫沛溪書院,非處象牙之塔而附庸風雅者,乃身體力行、內外兼修也。吾無聖人之德,諸生不可無希賢之志,代聖傳教,吾之幸也!故書院每屆舉希賢者七十二人,冀其或有子淵之德,或有子貢之能,邇則築室於山城,遐則創業至海嶽,彪炳吾沛溪學風而內和外適、內聖外王者,是真吾友吾弟也!

書院之,書院之。為早日成就書院大業,書院必造福于鄉里,享譽於海內,方可自立於世間,無愧於眾人。故書院宜以共和、共建、共治、共享、共有、共傳立其章程,廣納有識之士,博採建樹之道,雖以沛溪一人之名命之,非吾沛溪一人之私產。天下況且為公,此書院即與共者之公器也!

古村落,遠鬧市;苦孤詣,覓相知。父老聞我歸來,且驚且喜;師友聞我歸去,且疑且慮。惟願山村父老、遠近師友及新舊弟子見此緣起,知我助我!人生在世,白駒過隙,若天假我延年,且與父老師友弟子攜手同德,開一天地於山海之間,繼絕學,致太平,立心立命,光耀我中華民族之祖宗,承啟我中華民族之文明,雖沛溪一滴水,不減昊日輝!亦不負我此生回報故國故土故人之志也歟!

遂為佐定山城沛溪書院作山歌一曲,歌云:

 

海之陽,山之麓,

佐定山城春秋湖。

沛溪潺潺平地湧,

村落蒼蒼民風樸,

滿坡櫻桃樹。

 

諸子智,釋道儒,

東西哲人開門戶。

雅集半島核心地,

群賢鄉裡植大木,

鐘鼎千秋鑄。

 

弦歌起,木鐸顧,

知我鄉者愛我土。

溪流不斷入滄海,

中道有恆啟寶庫,

自在青雲路。

 

海之陽,山之麓,

佐定山城春秋湖。

書院育才于斯盛,

沛溪滴水化甘露,

桃李伴梅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