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理论与实践,针灸与内功
(2011-11-17 20:41:02)
标签:
转载 |
1、跟师缘起
胥荣东先生的演讲很有意思,很快就深深吸引了我。他论针灸但很少涉及各种繁复的针灸穴位;他谈临床却没有程式化的操作规程;虽以医学为宗旨,但演讲中武术、文学、考古、艺术、宗教、军事等内容无所不包,熔为一炉。我在笔记本上贪婪地记录着这些似懂非懂的内容,当时的感觉就如同破门而入的盗贼疯狂地攫取宝贝装入囊中,浑然不知周遭发生的一切,先生的话语时而令人振聋发聩,时而又似醍醐灌顶,我好像是进入了一种空灵忘我的境界。整个教室很明亮,先生的形象非常高大,而我的内心充满了久旱逢甘露般的喜悦。现在回想起来,这也许就是佛家称之的“法喜”吧。这是我第一次听针灸讲座,两个多小时的演讲精彩纷呈,犹如观看一场好莱坞的超级大片,时刻扣人心弦,欲罢不能,让我不由地对针灸这个中医神奇的领域产生了深深地好奇和向往。
讲座过后,我才了解到胥荣东先生是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的主任医师,他知识渊博,针灸理论和实践都很厉害,还习练传统武术大成拳近三十年之久。我人生中的重大转变就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中不经意地发生了。之后,我主动联系胥荣东先生,表达了想跟随先生学习的强烈愿望,先生并没有因为我没有针灸的知识基础而拒绝,而是很高兴地接受了,这给予我很大的信心。于是,我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跟随胥荣东先生学习针灸和武术。
2、针灸理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现今大多数的中医师、针灸师舍本逐末,死读几本教科书,不研究不思考,便依葫芦画瓢,临床疗效只能是一般化。而先生的临床实践之所以效果好,一方面是因为大量汲取了《黄帝内经》的精髓。他通过历史学、考古学、文字训诂学等综合知识,“咬文嚼字”地研究《黄帝内经》中条文字句的精神实质,考据其中关键字词的真正含义,去伪存真,并将研究出的理论成果运用和验证于临床。另一方面,先生并不排斥西医,相反他还时刻关注着现代医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力图将现代人类医学文明的成果结合到古老的中医针灸理论和实践中,其针灸思想的很多内容得益于西医解剖等各方面的知识。先生经常教导我们,《黄帝内经》之所以不朽,正是因为它与时俱进地将中国汉代最优秀的科学文化移植入医学体系,而我们现在也必须让古老的中医吸纳现代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医学科学,使之焕然一新,显示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如果一味抱着古人的教条不放无疑是刻舟求剑,必然见不到真理。先生这种“师于古而不泥于古”、“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针灸理论与实践方法,很好地将古代医学与现代医学知识圆融起来,纠正了我曾经的一些厚古薄今的偏激观念。
3、针灸实践——重视经筋和脊柱相关疾病
各种疼痛性疾病是针灸科里最主要的治疗项目。对于经筋病引起的颈、肩、关节、腰腿疼痛等常见疾病,先生常常取效于顷刻之间。在我印象中,有一个很深刻的病例。这名女患者经朋友介绍到先生诊室,自诉下蹲困难,腰胯疼痛,卧床半年。因家境不错,曾经请京城和天津的名医诊治,或为坐骨神经痛,或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各种名目,均不获效,后因按摩还变得越发严重,最后导致卧床不起,半年内都没有下过楼,不敢求医。这次是因朋友力荐难为情才过来。先生稍稍诊察,安慰她说,姑且先当最简单的病来治,不要有太多的精神负担。女患者问:这究竟是何病?先生答:这是梨状肌综合征。话语刚落,只见先生抽出一根五寸长的芒针从患者的臀侧直插进去直捣梨状肌,提插行针片刻。抽出针后泰然而坐,让患者起身活动。患者不敢轻易活动,经几次劝说方才慢慢起身,发现自己已蹲起自如,弯腰扭身如常,喜出望外直呼神针也!之后,该病人又来针灸了3次痊愈,高兴地到处逛街了。这是我亲眼所见,虽过去一年多,其情形仍历历在目,心中思忖若是由我来治疗,纵使会扎针,也茫然不知从何处选择下手。先生以其渊博的中西医理论知识和诊查技术,非常精细地定位到梨状肌周围的经筋病变,一针见效,解除病者半年的痛苦于无形,真是让病人和学生叹为观止。从这个病例我也深刻体会到,临床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这一类的经筋疾病一定要诊查到真正的病因在何处,否则即使遍身插满针也不一定能治好病。这也是先生常常教导我们的:扎针譬如攻击敌人,有高级武器并不难,最难能可贵的是能准确找到敌人,精确打击。像放疗、化疗,为了打击几个癌细胞却也错杀了大片正常组织,最后导致病人过度治疗而死去,实在是得不偿失啊。
这让我回想到了另一个活生生的病例。前年冬天,我的一位姑父应宁夏某工厂邀请去做技术顾问,哪知道西北冬天的风沙让初来乍到的南方人很不适应。不巧,姑父因感冒抵抗力下降,导致突发性神经性耳聋。经当地省人民医院治疗一周多,花费7000多元,却无任何疗效。医生说这个病无法治疗,完全放弃了。姑父十分焦急绝望地联系上我,问我是否还有救?经先生同意,姑父迅速赶来北京。接诊时,姑父右耳完全失聪,左耳有尖锐的蝉鸣声,听力很差。先生对他颈部细心诊查,见其颈部和脊柱偏歪,周围的肌肉僵硬,有不少条索状的筋结点,压痛明显,于是对颈部和脊柱两侧扎针松解经筋治疗,并辅助取耳周听会、听宫、下关、翳风等穴位。仅仅治疗两次,随着颈部经筋的逐步松解,姑父的右耳逐渐有声响,左耳的耳鸣音减弱,转变为风吹音。两日治疗就有明显的效果,姑父不由地感叹,重新燃起生命的信心,心情随之开朗,面色变得明朗。他告诉我说,他这次过来其实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绝望心情,因为银川那边的医生给他的听力判了死刑,自己还是不甘心就这样,毕竟人在中年,是家里的经济顶梁柱,不能垮下来啊,没想到,来了两日就出现如此的奇迹!随后姑父在北京安心治疗了18日,听力已恢复了90%,最后高兴而归,再也没有犯过。这次的亲身经历,让我再次加深了对先生的敬仰和尊重之心,由此联想到做好一位优秀大夫对社会的贡献是很大的。虽然先生这样每天扎针犹如农民伯伯插秧一般,不仅干着重复枯燥的工作,又承担着很大的风险,却不仅让病人解除了疾苦,还可能挽救一个家庭潜在的危机,真是功德无量,造福苍生啊!
4、站桩体悟中医,临床小试牛刀
理论好懂,实践尤难。同样是针灸大夫,却可因为水平差异而造成疗效千差万别,为了理性地了解和学习各种针法,我也会经常去观察其他一些针灸大夫的治疗效果,但他们的临床疗效和病人反馈均不如先生的满意。在跟师的过程中,我越发觉得先生的针灸是道与艺的结合,易学难精。先生师从并侍奉大成拳第二代传人王选杰先生长达17年之久,练得一身精湛武艺,先生对学生的要求自然不低,经常反复跟弟子们强调要将内功针刺运用临床并提高疗效,非经一番寒彻骨不可。因此,自从跟师起,我就开始习练大成拳的站桩功,发现自己的身体比以前更加健康,精神也比以前能够入静,学习生活变得有动力,人也变得自信乐观起来了。
刚学习半年,我曾经迫不及待地去拿亲戚朋友“练手”,但是效果或有或无,自己心里没有谱,病人的反馈也是模棱两可,显然是效果不佳。过了一年半,我站桩稍有点基础,进针速度和力度都有长进。09年春节回家过年,年三十的晚上另一个姑姑及家人到我家,无意中聊起姑父肩周炎已有半年之久,无法穿衣脱衣、抬手摸背。姑父听说我学了针灸,十分希望让我扎针一试。当时的我从未遇到此类病人,心里也一样没谱,后来想起平日里先生的教导,决定还是安神定志,努力尝试一下。我仔细诊察他的病灶,发现其肩部肌肉十分僵硬,一针下去只觉得三寸长针全然被一块冻肉包得严严实实,提插十分艰难,可见病情之重。我又依法在其周围再扎了两针,松解局部经筋。治疗完毕,姑父的肩臂当即活动自如,且无痛苦。姑父惊喜地连声感谢道,这总算是能真正过年了!这么好的疗效让我的心里感到意外又高兴,感觉平日坚持站桩练习、跟师实习临诊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努力的信心,增强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