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养生功法》内容提要

标签:
杂谈 |
最近常有朋友索要笔者旧作《大成拳养生功法》(1991年出版,1998年再版),上网检索到该书简介,供大家参考。此书为十多年前所编著,文字比较幼稚。
0.0%
0.0%
0.0%
0.0%
0.0%
一、养生术溯源 二、养生术与身心健康 三、生命在于合理运动 四、武术与传统文化
一、功法特点 二、练功要领 三、注意事项 四、练功反应
一、站桩 二、试力 三、步法 四、试声 五、推手
一、感冒 二、咳嗽 三、哮喘 四、泄泻 五、痢疾 六、便秘 七、高血压病
八、糖尿病九、溃疡病十、冠心病 十一、胃癌 十二、慢性胃炎 十三、病毒性肝炎 十四、颈椎病十五、肩关节周围炎十六、腰部劳损
十七、腰椎间盘突出症 十八、月经不调 十九、痛经
二十、近视二十一、鼻渊二十二、鼻出血 二十三、牙痛 二十四、咽喉肿痛 二十五、胃肠神经官能症 二十六、慢性肠炎
二十七、肝硬化二十八、慢性肾小球肾炎二十九、脑血管病后遗症 三十、血管神经性头痛 三十一、神经衰弱 三十二、坐骨神经痛
三十三、神视经萎缩三十四、心脏神经官能症三十五、鼻炎 三十六、肺结核
笔者弱龄慕道,夙好养生与技击,尝习各种气功及拳术,均未得其要,于友人处亦曾闻大成拳之威名,然心窃疑之。后于太庙见王玉芳老师授站桩功,倍感亲切,及读王芗斋先生拳论,感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诚可谓拳道之宗,养生之始也。及站桩半年余,深感神明而体健,王玉芳老师遂对笔者说:“学技击你就去找选杰吧!他那里真打。”及至选杰先生门下,方知何谓博大精深。十余年来,得先生亲炙,于大成拳养生及技击,略有体会,本书中所录,多据先生教授整理及自己练功体会,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而书中不足乃至于谬误之处,则恳请先辈及同道不吝赐教。本书大部分稿件都得到王选杰先生审阅,并几易其稿;在稿件的整理过程中,爱人徐幼筠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在稿件的抄写及校对过程中,得到了顾金声先生、崔越男女士及杨硕、朱晓云、石洁、马骁、叶松涛、李司南、胥铁牛、何珊、曲丽等同学的协助,在照片的拍摄过程中,还得了康国辉同学的大力协助。原书的出版及编写,得到了同窗好友王洪星医师的大力协助,本书的修订出版是在杨磊石主编的关怀下完成的。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胥荣东,男,1962年生,河北省宽城县人,198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现为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医师,中国针灸学会会员,日本关西气功协会指导顾问。曾任中国大成拳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大成拳研究》杂志编辑。已发表武术、养生、气功、针灸科普文章及论文30余篇。受医院及国家派遣,先后到过日本及西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为针灸医学赢得了国际声誊,并受到了有关部门的表彰。他曾多次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大成拳功法。在日期间,应日本气功界先驱者津村乔之邀,在关西气功协会本部多次教授大成拳站桩功,受到广大气功爱好者及武林同道的好评。近年来,根据《黄帝内经》理论及前辈教诲,将针刺手法与武术内功及点穴术相结合,在临床上应用“内功针刺术”,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近十年来,一直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系的针灸学授课任务,并带教该校各系实习学生,以及30余国的留学人员。
请读片断:古代的导引术,主要包括了肢体锻炼、呼吸运动以及自我按摩等方面内容,其目的主要是为健身防病,祛病延年及怡情自娱的。唐代医家王冰十分重视养生术的研究,并重新编排《黄帝内经》,把重点讲述养生之道的《上古天真论》篇移冠篇首。王冰对导引和按足乔有过很明确的注释:“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按,谓抑按皮肉;足乔,谓捷举手足”。在《素问》一书中即有导引按跷的记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
历史上,儒、释、道诸家均重视养生的研究,如老子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致虚极,守静笃”。《庄子·大宗师》中亦载:“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由此可知孔子很可能受弟子颜回的影响而随其“坐忘”(坐忘意即静坐而心亡也)。在《论语》中亦述有:“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可见孔子是十分注重养生的。孟子亦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勿忘,勿助长也”(《孟子·公孙丑》)。佛教在东汉初年传入我国,以后在我国形成许多宗派,开始是禅宗,以后又有净土宗、律宗、密宗及天台宗、华严宗等。各派的哲学思想、修行方法虽不尽相同,但要进行禅修则是一致的。禅是禅那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禅定。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悟,这叫参禅。其中的坐式练习叫“坐禅”,站式练习叫“站禅”或“立禅”。当然佛教禅定的主要目的是在于修行,与孔子大约同代的释迦牟尼即在毕钵罗树下,盘膝静坐而解脱,最后获得彻底觉悟而成佛陀。禅宗初祖达摩初来中国,即在河南嵩山少林寺以打坐为主修行,除可达到“明心见性,解脱自在”的目的外,同时亦可起到健身祛病、延年益寿之功。据传,后世的少林拳即是以此为基础,并广泛地吸取民间其它武术而发展
起来的。除儒家、道家、佛教注重养生外,道教尤其重视养生术,注重今生今世的练功,故有“佛教为心理学,道教为生理学”之说。道教认为,人若修炼得法,则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这当然是迷信的说法,但其“我命在我,不在于天”(《西升经》)的观点却是十分可取的。《道藏》的首经《元始无量度人经》中十分强调“仙道贵生”,正是道教乐生、重生,注重寻求使人长寿的方法,即所谓的道功道术。从理论上讲,道教强调形神相须,生道合一,认为欲长生便必须安神固形,性命双修,于是乃有所谓性功与命功,性功修心,命功炼形。道教所行养生之术很多,但多带有宗教色彩,如外丹、内丹、服气、胎息、吐纳、服饵、辟谷、存思、导引、行足乔、动功等。历史上著名的道家如王冰、孙思邈、陶弘景、葛洪等,在养生术方面都颇有建树。来源:(http://book.danawa.com.cn/book/667872.html)
大成拳养生功法
(目前无人评价)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大成拳概述
一、大成拳的创立与渊源 二、大成拳的养生效果 三、大成拳的理论基础 四、大成拳与禅学
五、大成拳奇妙的桩功六、大成拳的心法调配七、大成拳与《黄帝内经》 八、大成拳与针刺疗法 九、大成拳与按摩疗法
第三章
大成拳功法要点
第四章
大成拳基础功法
第五章
大成拳高级功法
一、掌法 二、拳法 三、腿法
第六章
辨病施功
后记:
胥荣东 1998年10月于北京 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
作者简介
后一篇:世界上有几个人见过女性的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