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集——第36课.林大栋老师互动答疑课5
(2023-10-14 13:11:08)| 分类: 健康养生 |
第36课.林大栋老师互动答疑课5 (2023-10-14 )
之问题集:
0:判断体质寒热和阴阳:有的时候舌诊和大便情况不一样,优先按照哪个来判断
1、“上热下寒”症的本质原因是什么?通常指的是哪些脏腑热哪些脏腑寒?如何调理?
2、老年痴呆怎么治疗?
3、血瘀了津液一定匮乏吗?
4、睡觉的时候把手举到过头顶,手臂发麻,就感觉血液没有到达,放下来就好了,这是心脏动力不足吗?
5、舌头有裂痕,又有齿痕,算阴阳虚实哪种?
6、判断身体寒热的时候,如果对方的手夏天的时候比头热,冬天的时候比头冷,这体质是寒还是热呢?
7、林老师好,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下牙往外突,进而推着牙也往外突,嘴巴变的尖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肾主骨,牙为骨之余,是肾阳虚吗?
8、關於陽虛陰虛的判斷,同時有表上陽虛和陰虛的症狀,例如有齒痕舌同時手比頭熱,這樣應該判定為陽虛還是陰虛,還有,氣虛而還沒有嚴重到陽虛,血虛還沒有到陰虛的判斷標準是什麼?
9、請問一下林老師,如果患者在吃了中藥(湯劑藥)吐了該咋辦?一喝湯藥就想吐。正常時是不會吐的。如何止嘔。麻煩老師了。
10、林老師,請問中藥方劑上是不是有十八反十九畏的講法,是不是一定要遵守這個原則?
【十八反】中藥配伍禁忌的一類。兩種藥物同用,發生劇烈的副作用,叫做相反。相傳有十八種藥物相反,即: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烏頭反貝母、瓜蔞、半夏、白蘞、白芨;藜蘆反人參、丹參、沙參、苦參、玄參、細辛、芍葯(藜蘆所反的參,原來只有人參、丹參、沙參、苦參四種,李時珍《本草綱目》又加入玄參,所以實際有十九種藥物)。
【十九畏】中藥配伍禁忌的一類。加兩種藥物同用,一種藥物受到另一種藥物的抑制,減低其毒性或功效,甚至完全喪失功效,叫做相畏。相傳有十九種藥物相畏,即:硫黃畏朴硝;水銀畏毗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稜;川烏、草烏畏犀角;人參畏五靈脂;肉桂畏赤石脂。
李可自創的三畏湯: 紅參、五靈脂,公丁香、郁金,肉桂、赤石脂三對畏藥,屬於十九畏的范疇
11、遇到陽虛但是越用溫補陽氣的藥,陽氣仍然恢復不了是為什麼?
12、手按肉起者為水腫,手按肉如泥者為氣虛,還是手按肉如泥者為水腫,手按肉而起者為氣虛呢?
13、體寒,用熱藥又上火怎麼辦?
[思考點]: (24)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傷寒論)
14、六經提綱病情詳解: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是指下列十二經絡嗎?
太陽: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
陽明: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大腸經;
少陽: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
太陰: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
少陰:手少陰心經,足少陰腎經;
厥陰:手厥陰心包經,足厥陰肝經。
15、六經辯證中六經與十二經絡,說的是一樣的經絡嗎? 出處
16、不查中醫大腦,怎樣知道中藥方劑的升降? (1/4)
17、方性圖的標記數據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2/4)
18、方性圖中的數據是如何計算的,各方性的計算標準是什麼 (3/4)
19、請問林師:方劑,方性計算,溫、寒、升、降、補、瀉等數據是怎樣測算出來的?其數據大小是實驗數據,還是經驗比較數據?
(4/4)
20、話說中藥是千人千方,不同的醫生一樣的症狀用藥應該也有差異吧,但治病效果會不會是一樣呢?
21、鄭欽安先生的著作裡面講了陰虛和陽虛方面的知識,但實際情況好多人是陰陽兩虛,麻煩老師給講講陰陽兩虛方面的知識
22、六經和陰陽虛實之間有什麼關係?
六經辨證之八綱觀點
27、四脈八字訣中「浮、沈、遲、數」與各種疾病的對應關糸是怎麼樣的?風虛積氣痛冷熱瘡各自形成了哪些疾病?
(2/2)
28、如何判斷是那個臟腑出現陰陽虛實問題,是陰虛還是陽虛,如何補瀉。
29、如何分辨脈的浮沈遲數及實虛呢?有沒有標準或者技巧?
30、為什麼有時用涼藥會熱起來,而用熱藥會感到寒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