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10.7晴天老师《娇滴滴的肺》

(2023-10-07 10:33:57)
分类: 健康养生

手太陰肺經穴
    手太陰肺經循行經文
     肺'手太陰之脈'手太陰之脈-自足厥陰之期門穴內行循中肮-故起於中焦'中焦當中肮之分-手之三陰- 從臟走手,皆自內而出也,下絡大腸,由中焦下繞大腸,還循 胃口,自大腸復上行還循胃口,上肮賁門分也,上 膈屬肺,經膈膜而會屬於肺,從肺系,即肺管也-橫出腋下'膊之下-脅之上-曰腋。腋下即中府之旁,故謂從 肺系而橫出腋下也,下循月需內,由中府處下行,而至上臂之臆內,即天府穴分,彳亍少陰,心主之前,經心經脈之前 側,下肘中'過尺澤穴-循臂內上骨下廉'上骨即臂骨之上側一骨。上骨下廉-即上骨之下側也。即沿孔最 '列 缺之分,入寸口,手腕後太淵穴分,上魚,腕上魚肉,循魚際,經魚際穴,出大指之端°至大指端少商穴。 其支者'從腕後'其本經之分支從腕後列缺穴分出•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直至次指之端商陽穴分•與大腸 經脈相啣接。

     按:手太陰肺經穴'凡一十一穴,左右共二十二穴,起於中府'止於少商,絡在列 缺。
     又:文內大字為經文,小字為註釋。
    手太陰肺經穴分寸歌
     太陰中府三肋間,上行雲門寸六許,雲在璇璘旁六寸,天府腋三動脈求,俠白肘上 五寸主,尺澤肘中約紋是,孔最腕側七寸擬,列缺腕上一寸半,經渠寸口陷中取,太淵 掌後橫紋頭,魚際節後散脈裏,少商大指內側端,鼻鈕喉痺刺可已。
     手太陰肺經穴'自胸部中府穴起,經朧臂內而至手大指端少商穴止,計十一穴。

一、生理功能:
1、肺主气,司呼吸
  1)呼吸之气——呼吸
  2)一身之气:吸入清气+水谷精微(宗气——胸中、宗——祖宗、总和)
       肺+脾 (宗) 肺—贯心脉、行气血
      诸气者,皆属于肺
清肺,
2、生宣发、肃降:皮肤透析 
    1)宣发(营养送全身——外达皮毛——卫气——腠理开阖、金箍罩)——浊气           
    肃降——下纳于肾、清肃呼吸道
3、主通调水道:津液
          肺为水之上源    汗液——排外
           肺主行水          尿液——排外   
4、肺朝百脉:通过寸口(肺经)可得知五脏六腑盛衰
    1)心主血脉(主管)
    2)肺助心行血(日常)
      “潮”——规律
——主结节,
        
下午:《手太阴肺经可以调理哪些问题?怎么循行的?》——手太阴肺经循行路线
子午流经顺序:
人经常在早晨3——5点醒来,还出汗,就去检查一下心和肺,不要这个时间点去锻炼,会扰乱气血,容易卒死,
        ”培 土  生  金”
                脾  生 
               
              中焦   
三伏——脾 ——养护

病在膈肌上,会吐
病在膈肌下,会腹泻

肺喜润、

双手托天理天焦,锻炼膈肌

孩子 刮中府,曲池

10.8  《肺的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位居最高
2、肺为娇脏——外感六淫之邪,邪从皮毛和口鼻而入
      怕  寒   热   燥   烟(烟;厨房油烟)
3、喜润勿燥:白色食物:白萝卜 、百合、银耳、
                                       蜂蜜、茭白、莲子、莲藕、
食疗:
4、外全皮毛——皮肤病过敏:荨麻疹
5、开窍于鼻——鼻炎、鼻出血、口臭??不灵 在液为涕
6、在志为悲(化)——与秋分相通   五行属金
7、与大肠相表里,便秘

防寒   补阳              
肺    大肠   脾胃
甘润忌苦寒
紫苏叶  葱白
 
大枣花生山药
太渊
足三里  丰隆
天枢 
支沟

下午 《胸闷咳嗽气喘?肺经穴位可以调理哪些问题?》
1、中府:
——募穴(肺)
——咳嗽气喘
——肺炎,
——支气管炎
——肩背痛
——胸闷、胸痛

—、中府
      【解剖】第一肋骨之下,前胸壁之外上端,外層為大胸筋,內層為小胸筋,有腋窩 動脈與靜脈,有前胸神經、中膊皮下神經。
      【部位】在雲門下一寸六分,與任脈華蓋穴相平,相去五寸。
      【主治】傷寒肺急胸滿、喘逆、咳嗽上氣不得臥、肺風面腫肩背痛、流涕潇、喉痺、 少氣肩息汗出。
      【摘要】此穴為肺之募穴,又手足太陰之會也。主瀉胸中之熱,及身體之煩熱。《百 症賦》:「胸滿更加噎塞'中府意舍所行。」《千金》:「上氣、软逆短氣、氣滿食不 下,灸五十壯。」
      【取法】仰臥,按乳上肋骨三枚之上,四枚之下,即第一肋骨之下,去中行五寸。
      【鍼灸】鍼五分至一寸深,不可太深,灸五壯至五十壯。
2、云门:指甲肚打圈按揉,
                经常按摩可以宣肺止咳,泄热除烦,化痰散结,针对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等症状,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止疼的作用。
               每天两次,每次3分钟,有能拍打,会损伤到肺,
——同中府, 更擅长调胸痛,
——辅助降压,是中府这个穴位没有的功能

二' 雲門
      【解剖】在鎖骨下窩部之外側端,內有三角筋及鎖骨下神經、前胸神經、胸肩峰動 脈與靜脈。
      【部位】在巨骨鎖骨之下,離任脈璇璘旁六寸,中府微斜上一寸六分餘。
      【主治】傷寒、喉痺、飲逆、喘不得息、四肢熱不已、胸脅煩滿、肩痛不舉、胸脅 徹背痛。
      【摘要】此穴主瀉四肢之熱。《千金》:「治瘻上氣胸滿,可灸百壯。」
      【取法】仰臥,按鎖骨下凹陷中'去中行六寸取之,坐則平舉手取之。
      【鍼灸】鍼五分至一寸,灸五壯以上至百壯。
      【注意】針太深'能令氣短促。
3、天府:
——鼻炎的克星
——咳嗽气喘等肺系问题
——上臂疼
——预防鼻部问题(鼻塞、鼻炎)

三'天府
      【解剖】在腋下上膊部,有二頭膊筋、腋窩動脈靜脈及正中神經,其深處即上膊骨 之上部。
      【部位】在腋上三寸,臂之內側,直對尺澤,距尺澤七寸。
      【主治】中風中惡、口鼻鈕血、暴痺、寒熱核瘧、目眩善忘、喘息不得臥、瘻氣。
      【摘要】《百症賦》:「天府合谷,鼻中鈕血宜追。」《千金》:「治身重嗜臥不 自覺,灸百十壯,鍼三分補之。」《素問•至真要大論》:「天府絕,死不治。」絕者 腋窩動脈不搏動也。
      【取法】以手平舉,從尺澤上七寸取之,或以手向前平舉,鼻尖塗墨,俯首就臂, 鼻尖到處著墨痕是穴。
      【鍼灸】鍼五分至一寸,禁灸,灸則令人逆氣'《千金》則灸之。
4、侠白:
——肋间神经痛
——


四' 俠白
      【解剖】有三頭膊筋、上膊動脈、頭靜脈、內膊皮下神經、橈骨神經枝。
      【部位】在天府下二寸,尺澤上五寸。
      【主治】心痛短氣、嘔逆煩滿。
      【摘要】與內關合鍼'能開胸滿。
      【取法】以手平伸,從尺澤直上五寸取之。
      【鍼灸】鍼五分至一寸深,灸五壯。
10.9、《过敏性鼻炎》
          鼻炎:脾胃
过敏性鼻炎:肺气虚?

普通型感冒:鼻塞、流涕,头痛
过敏性鼻炎:鼻涕是清水样的,痒、换季时会发作,过敏性鼻炎半夜醒来不是去卫生间,是感觉有人堵住他鼻子?原因:多跟身体阳气不足有关,打喷涕是调动身体的阳气,是肺气虚寒
打喷涕:涕 是肾所主
一、季节性——春秋冬
二、分型——
 1、肺气虚——初期  肺俞、气海、关元、
                                 
       元气: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带了一罐煤气,元气藏在肾里,
      基础方:迎香、印堂、足三里、风门
                    奇经八脉
 2、脾气虚——中期  脾俞、气海、关元
       经常复发过敏性鼻炎,还伴随食少,吃饭不行,不容易消化,平常不愿意动,经常有腹胀,舌边有齿痕,伴随便溏,
3、肾气虚——后期   肾俞+命门
      皮 毛:
      收 
     1) 情绪——焦虑
     2)   饮食——冷饮
     3)空调——不接地气(高楼)
      生气是最耗元气的!
发作期小方法:
一、熏鼻炎方:孩子用量1/3
辛夷9克
鹅不食草9
苍耳子6
薄荷6(后下)
前3个先煎5——8分钟,再放薄荷2分钟
发作期可每天1——3次,不发作时调脾胃
二、生理盐水:2.9%  清洗+日常冷水清洗鼻腔
三、杏菊蜜枣膏:杏仁、苏叶、白芷各20克煮30分钟,  枣泥(蒸)

10.9 《肺经上肺肾同调的奇穴?调虚实还补肾!》
衣烂从小补
病浅向中医(调理)

5、尺泽:合穴(逆气而泄)(特穴——五俞穴)
      五俞穴:井       荧       输        经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木        火       土        金       
             井:在手足末端
             合:肘膝关节附近
             5*12=60
——咳嗽、气喘、咯血、咽痛等热性疾病       
——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性的病症  ——点刺放血
       合穴:善治??
       把脉:左手——肺脾肾    右手
——交通肺肾——补肾   上实下虚
                                (尺泽属水,经常抹草本膏按摩尺泽穴,多余的肺经的热量来补肾,
  五' 尺澤

      【解剖】適當前膊與上膊之關節部、二頭膊筋腱之外面。
      【部位】在肘中約紋筋腱側。
      【主治】汗出中風、寒熱核瘧、喉痺鼓頷、嘔吐上氣、心煩身痛、口乾喘滿、飲嗽 吐濁、心痛氣短、肺脹息賁、心疼腹痛、風痺肘攣、四肢腫痛不舉、溺數遺矢、面白善 嚏、悲愁不樂。
      【摘要】《千金》:「治邪病四肢重痛諸雜候,尺澤主之。」《席弘賦》:「五般 肘痛尋尺澤。」《雜病穴法歌》:「吐血尺澤功無比。」《玉龍歌》:「筋急不開手難 伸,尺澤從來要認真。」又:「兩肘拘攣筋骨連,艱難動作欠安然,只將曲池鍼瀉動, 尺澤兼行是聖傳。」
      【取法】以手平伸,按取肘中,筋腱之外(大指側)取之。 
【鍼灸】鍼四分至八分、一寸深5不宜灸。   
6、孔最:郗穴
                郗——孔隙——气血汇聚处
                 阴经的郗穴——血证
                 阳经的郗穴——痛证
——咳血、咳嗽、气喘、咽痛等肺系问题
——鼻衄(就是流鼻血)
——痔疮
——急症(急性的咽痛、痔疮(久坐的))
                  孔最穴往上、下2寸看看有没有痛点,如果有,就疏通肺经,
                   郗穴是治疗血症和痛症的,还治疗急性病,阳经有个胃经的穴位——梁丘,用此穴位治疗胃疼比??都管用
          孔最+梁丘   咽喉痛
孔最是散结的穴位,理气穴,没事就搓、揉,活血化瘀,
—— 清热凉血
案例:尼泊尔人,出血,用了孔最,立刻见效了,急性的
        六 ' 孑L最

      【解剖】有長回後筋、膊橈骨筋及橈骨動脈與靜脈枝'有外膊皮下神經、橈骨神經 之皮下枝。
      【部位】在尺澤下三寸,腕側橫紋上七寸。
      【主治】傷寒發熱汗不出、飲逆、肘臂痛屈伸難、吐血失音、頭疼咽痛。
      【摘要】熱病汗不出'灸三壯即汗出。
      【取法】以手平伸,從腕橫紋端上量七寸,直對尺澤取之。 
【鍼灸】鍼三分至七分深,灸五壯。 



                   
7、列缺:络 穴  八脉交会穴(通任脉)
——咳嗽气喘,咽痛等肺第病症
——偏正头痛、落枕、牙齿痛、口歪(关项寻列缺)
——膀胱疾患——小便不利、遗尿(八脉交会穴——任脉)

四总歌:经络穴
肚腹三里留——足三里
腰痛委中求——委中
头项寻列缺——列缺
面口全合收——合谷

七列缺

      【解剖】此處為橈骨近關節處之上側'有橈骨動脈枝、外膊皮下神經、橈骨神經之 皮下枝。
      【部位】去腕側一寸五分。
      【主治】偏風口眼嗝斜、手肘痛無力、半身不遂、口噤不開、核瘧寒熱、煩躁、咳 嗽、喉痺、嘔沬、縱唇、健忘、驚癇、善笑、妄言妄見、面目四肢疼腫、小便熱痛、實 則肩背暴腫汗出、虛則肩背寒慄、少氣不足以息。
      【摘要】此穴為手太陰之絡,別走陽明。《千金》:「治男子陰中疼痛,尿血精出, 灸五十壯。」《玉龍歌》:「寒痰咳嗽更兼風,列缺二穴最堪攻,先把太淵一穴瀉,加 多艾火即收功。」《席弘賦》:「氣刺兩乳求太淵,未應之時瀉列缺。」又:「列缺頭 痛及偏正,重瀉太淵無不應。」《四總穴》:「頭項尋列缺。」《馬丹陽十二訣》:「善 療偏頭患,遍身風痺麻,痰涎頻壅上,口噤不開牙。」
      【取法】以手之大食二指之虎口交叉,食指盡處,筋骨罅中取之。
      【鍼灸】斜鍼二分至三分深,灸三壯。

8、经渠:经穴,

——虚实咳嗽皆可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八 '經渠
      【解剖】有長外轉托筋、橈骨神經之皮下枝。
      【部位】在腕後五分'寸口脈上。
      【主治】傷寒熱病汗不出、心痛嘔吐、核瘧寒熱、胸背拘急、胸滿脹、喉痺、飲逆 上氣、掌中熱。
      【摘要】《百症賦》:「熱病汗不出,大都更接於經渠。」
      【取法】伸臂腕橫紋上五分脈窠中取之。
      【鍼灸】鍼二分至三分深,禁灸,灸則傷血管。

10.10《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咳嗽如何调理》——咳嗽的调理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而非独肺也
症状——
肺排异反应
外感咳嗽首先侵袭肺-
一、辨寒热:
  1、外感:
风寒:艾灸+艾贴
          大椎、肺俞 风门 外关
艾贴:大椎、肺俞、风门
          加强:肺区涂抹草本膏
          贴两个贴(大人)

肺咳:久咳会伤大肠——大便
心咳:——小肠——屁多(一咳嗽就放屁)
肝咳:疼痛的时候两胁部的疼痛,转身都很困难;咳嗽时胸痛;
——想想的肝的生理功能,肝部区域胀满,
——胆——呕吐——胆汁
脾咳:早上起来咳两口痰,饭前咳两口痰,咳嗽一直有痰,背部有牵引性的疼痛,伴随胸胁部的胀满
——胃——呕(吐)——蛔虫
肾咳:多数跟久病有关系,临床上有百日咳,如果咳嗽咳嗽到3个月,别先调脾,先调肾,
——膀胱——遗尿(漏尿)
三焦:——腹部胀满

2、风热:大椎 肺俞、曲池 肺经(刮)
               尺泽(点刺放血) 咽痛+少商(点刺放血)
               痰为  +三隆(刮) 天突(定罐30秒),拿掉罐后涂抹草本膏,
 注意:颈动脉斑块的不做
养金贴:大椎,肺俞,风府
贴之前先涂抹生姜,内伤咳嗽也可以用,咳嗽也可用

秋梨膏制作方法:有寒的可以少喝点,
生当降火养阴润肺止咳
原料:
雪梨8个 (梨渣去掉)
川贝粉15克
罗汉果1个(掰碎)
百合50克
生姜50克(去皮)
大枣10枚
huang冰糖150克
蜂蜜50克(出锅晾凉添加)
做法:
1、清洗,姜去皮,切块,枣去核切 
2、梨去核切块,榨汁备用,梨渣去掉
3、梨汁倒入锅中,加入1500ml清水,把姜枣罗汉果百合一起放入,大炎煮开30分钟转小火再煮30分钟 (搅拌)把渣滤掉,放入冰糖,川贝粉继续熬(一定要搅拌)
4、直到汤色焦黄起细密气泡为止,放凉加蜂蜜
上面的量是一瓶的量,熬3罐喝一冬天没问题
10.11、《咳嗽调理及预防》
一、分型:
1、外感:肺
  1)、风寒:
  2)、风热:
2、内伤:
    1)痰湿咳嗽——脾虚:肺俞、脾俞、丰隆、阴陵泉、足三里、太白
                                        疏通脾经(重要)
                                        阳春白雪糕+土茶
   2)、肺水燥阴虚(水少):干咳无痰或少痰或 痰中带血丝
                                              中府、肺俞、列缺(照海、太溪)刮、后 灸
                                               痰中带血丝+孔最 
                                               加强:肺区刮痧+涂草本膏
   3)、肝火犯肺:肺俞、肝俞、胆俞、行间、太冲
                            鱼际刮痧,肝经(逆刮)
                            肝区刮痧涂草本膏,木茶
3、慢性咳嗽:
   艾灸:肺俞、膏肓 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按揉胸部肾经穴位
  1)干咳无痰:绿豆炖梨(绿豆不开花)——肝火旺尤宜)
  2)冷热夹杂:花椒炖梨
  3)百日咳:大蒜切片+冰糖煮水(咳不带痰者适用)小儿亦可用。
   小妙招—夜间咳:盐水漱口
                              按揉太渊穴5-10次
                              生姜切丝炒热贴涌泉(艾贴)
9、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定位: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须腱心侧凹陷中。
主冶:1)咳嗽、气喘等肺第疾患;
          2)无脉症(脉会太渊;
          3)腕臂痛。

九'太淵
      【解剖】有外轉托筋、橈骨動脈枝、橈骨神經之皮下枝。
      【部位】在寸口前橫紋上,緊接經渠。
      【主輪】乍寒乍熱、煩躁狂言、胸痺氣逆、肺脹喘息、嘔啮噫氣、飲嗽咳血、咽乾 心痛、目痛生翳赤筋、口僻、缺盆痛、肩背痛引臂、溺色變、遺矢、煩悶不得眠。
      【摘要】《席弘賦》:「氣刺兩乳求太淵,未應之時瀉列缺。」又:「列缺頭痛及 偏正,重瀉太淵無不應。」又:「五般肘痛尋尺澤,太淵鍼後卻收功。」《玉龍歌》:
「寒痰飲嗽更兼風,列缺二穴最堪攻,先把太淵一穴瀉,多加艾火即收功。」《神農經》: 「治牙疼及手腕無力疼痛,可灸七壯。」
      【取法】伸掌,於腕骨上陷中,掐之甚酸楚處取之。
      【鍼灸】鍼一二分深,灸三壯。
10、鱼际:荥穴
 定位:在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主治:1)咳嗽、咽干、咯血、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笥病证;
           2)小儿疳积。

十'魚際
      【解剖】有拇指對向筋、短屈拇筋'有橈骨動脈之背枝動脈及橈骨神經枝。
      【部位】在大指本節後內側白肉際'散紋中。
      【主治】酒病身熱惡風、寒熱舌上黃、頭痛、飲吐血、傷寒汗不出、痺走胸背痛不 得息、目眩煩心、少氣寒慄、喉燥咽乾、飲引尻痛、吐血、心痺悲恐、腹痛食不下、乳 D °
      【摘要】《百症賦》:「喉痛兮,液門魚際去療。」《一傳》:「汗不出者,鍼太 淵經渠通里,便得淋漓,更兼二間三間,便得汗至遍身。」《千金》:「齒痛不能飲食 左患灸右'右患灸左。」
      【取法】手掌微握拳,側向上,於赤白肉際本節中央取之。
      【鍼灸】鍼三分至六分深,灸五壯。
11、少商:井穴
 定位: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十一、少商
      【解剖】有長屈拇筋與拇指內轉筋'分布橈骨神經枝。
      【部位】在拇指內側之第一節,去爪甲角如韭葉。
      【主治】頷腫、喉痺、乳蛾、咽腫喉閉、飲逆、痰瘧、煩心嘔吐、腹脹腸鳴、寒慄 鼓頷、手攣指痛、掌中熱、口乾引飲、食不下。
      【摘要】此穴微刺出血,能泄諸臟之熱。《乾坤生意》:「凡初中風猝暴昏沉,痰 涎壅盛,不省人事,牙關緊閉,藥水不下,急以三稜鍼刺此穴與諸井穴,使氣血流行, 乃起死回生急救之妙穴。」《百症賦》:「少商曲澤,血虛口渴同施。」《天星秘訣》: 「指痛攣急少商好。」《資生》:「咽中腫塞,水粒不下,鍼之立愈。」《肘後歌》: 「剛柔二痙最乖張,口噤眼合面紅粧,熱血流入心肺腑,須要金鍼刺少商。」《勝玉歌》: 「頷腫喉閉少商前。」《雜病穴法歌》:「小兒驚風刺少商,人中湧泉瀉莫深。」
      【取法】微握掌,手掌側向上,大指爪甲角一分許,赤白肉際處取之。
      【鍼灸】鍼微斜入一分許,瀉熱,宜以三稜鍼刺出血,不可灸,治精神錯亂,有灸 之者。

10.12 《秋养肺之清肺排毒特效手法操作》操作

操作流程:

后面:

一、开山门,卸千斤(北部三线)

二、背诊心肺区,肝火旺(加肝胆区)

三、肩胛区域(天宗)年经者可拔罐3分钟,

      肩井(2)  大椎(1)天宗(2)年老体虚勿用

前面:

四、刮天突——膻中,咽喉有拔??定罐天点30秒,

      胸闷气短者:膻中、中府各定罐1分钟

五、刮肺经、心凶经、大肠经(便秘、便干者加)

      寒:艾灸:肺俞、中府、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热:不艾灸,直接涂抹草本膏

六、期间可饮用金茶润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