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切內外感傷雜病,盡緣土濕也——卷一

(2023-08-19 12:19:36)
分类: 健康养生



中氣旺則戊己轉運而土和,中氣衰則脾胃濕盛而不運。土生於火而火滅於水,土燥則剋水,土濕則水氣氾濫,侮土而滅火。水泛土濕,木氣不達,則生意盤塞,但能賊土,不能生火以培土,此土氣所以困敗也。

血藏於肝而化於脾,太陰土燥,則肝血枯而膽火炎,未嘗不病。但足太陰脾以濕土主令,足陽明胃從燥金化氣,濕為本氣而燥為化氣,是以燥氣不敵濕氣之旺。陰易盛而陽易衰,土燥為病者,除陽明傷寒承氣證外不多見,一切內外感傷雜病,盡緣土濕也。

( 大棟按: 此處明言先生的中心思想(也是臨床上可見者):
  1. 濕之為害大矣。燥土者陽明,陽明無死。
  2. 但若生理水轉病理濕飲痰,依次而生諸病矣。
  3. 陰易盛而陽易衰,此人之定理。故知扶陽之要!

濕為陰邪,陰性親下,故根起於脾土而標見於膝踝,燥為陽邪,陽性親上,故根起於大腸而標見於肘腕。所謂陰邪居下,陽邪居上一定之位也。
然上之燥,亦因於下之濕。
中風之家,血枯筋縮,其膝踝是濕,而肘腕未嘗非燥使己土不濕,則木榮血暢,骨弱筋柔,風自何來!醫家識燥濕之消長,則仲景堂奧可階而升矣。


六氣治法


仲景《傷寒》,以六經立法,從六氣也。六氣之性情形狀,明白昭揭,醫必知此,而後知六經之證。
六經之變化雖多,總不外乎六氣,此義魏晉而後,絕無解者。先聖之法,一線莫傳,凌夷至於今日,不堪問矣。

治厥陰風木法
桂枝苓膠湯
甘草 桂枝 白芍 茯苓 當歸 阿膠 生薑 大棗
上熱加黃芩。下寒加乾薑、附子。

治少陰君火法
黃連丹皮湯
黃連 白芍 生地 丹皮
少陰病,水勝火負,最易生寒。若有下寒,當用椒、附。

治少陽相火法
柴胡芍藥湯
柴胡 黃芩 甘草 半夏 人參 生薑 大棗 白芍

治太陰濕土法
術甘苓澤湯
甘草 茯苓 白朮 澤瀉

治陽明燥金法
百合五味湯
百合 石膏 麥冬 五味

治太陽寒水法
甘姜附湯
甘草 茯苓 乾薑 附子
太陽病,最易化生濕熱,以化氣於丙火,而受制於濕土也。若有濕熱,當用梔、膏之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