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五座楼,太棒了!

(2012-05-27 19:59:58)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五座楼,太棒了!作者:ar234hs293

    星期六一早,我们和诗轩的小部队“宁汉合流”,来到密关路上梨树沟的据点,紧衣束带,向五座楼出发。(印象中,去年刚开始爬长城的时候,总要经过黑山寺旁刻着“京”字招牌那座大山,知道后面藏着5座城楼,高达千米,当时就计划好:要将她们留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好在上面俯视郁郁葱葱、辽阔的密云水库。后来山爬多了,几乎把这个规划遗忘,想不到,冥冥中自有上天安排,一年以后,终于圆上了这个梦。)

http://s11/middle/54d3eca7tc0fb1c8d56ca&690
先倒叙一下:大家感觉最惊艳的,反而是最后抵达的一号楼,她完整、高拔,两侧凌空,由南向北看,仿佛矗立在天际的尽头,所有人都为她唏嘘不已。我个人更加推崇,觉得这是经历中与山势、背景结合得最完美的一座敌台,符合自己所有的审美诉求。超喜欢,超喜欢!于是一起合影。
http://s13/middle/54d3eca7tc0fb1dde576c&690
普通三眼楼比较低矮,此楼石基座很高,视觉效果接近一些大型的两眼楼。最重要的是,周边空灵,只有远山和蓝天映衬,气场极佳。

 

    六人从小水库边缘,沿蜿蜒山路上行,气温33度,但空气清爽,不觉过份炎热。大约一个小时后,抵达五座楼东边的烽火台(又称“观日台”)。这时可以遥望对面山脊上从高到低排列的3、2、1号楼,可峡谷深深,怎么过去呢?静下心仔细观察,发现有模糊道路在断崖下方转向西北,又似乎很快消失,不由心中一紧,难道又要经历漫长的隔谷生切,岂不太可怕了?

http://s7/middle/54d3eca7tc0fbbba3f646&690
烽火台个头不小,远方背景中的城楼应该就是1号楼
http://s1/middle/54d3eca7tc0fbba4e5d90&690 根据植物学家——酷哥、酷嫂介绍,山中这些高大树木乃是“山核桃”,枝叶比普通核桃树漂亮
http://s10/middle/54d3eca7tc0fbbdc845b9&690
林中藤蔓滋生,颇具原始次生林风貌

http://s2/middle/54d3eca7t79b2d0a8c781&690
翻山娃坐上真正的“藤椅”,摇摇晃晃,据说很惬意


    抱着走走看的思路,由烽火台下来,绕到那条山路上,不久就转到东西方向山脊的背面,道路越走越清晰,太TM喜人了。似乎这里曾经规划过景区,外加各路户外队伍多有光临,在不同番号、不同国籍的路标指引下,想迷路都难。其中最令人神往的标记是白色布条,上面赫然写这“2B探路队”——就冲这名字,假以时日,必成为北京户外界最璀璨的新星!

http://s2/middle/54d3eca7tc0feae01d031&690
沿着2B指引的道路,越走越自信,彪悍的人生无需解释!

 

    群山背面皆为原始次生林,我们等于沿阴坡山腰,逐级向上。路程虽然遥远,但无起伏,没灌木,又逃避了阳光的煎熬,快乐无比。大约2小时抵达第4楼,爬上楼顶,心旷神怡啊,东边是苍茫的水库,虽然能见度不高,却是朦胧中更具浩淼烟波之感;西边则为一眼无法穷尽的云蒙山——这种高旷、辽阔的景色即无法用语言描述,也不能通过相机捕捉(摄影其实是很操蛋的艺术,它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将平淡的事物转换成迷离的灿烂,但真正面对壮美之时,往往只能记录缩水的痕迹)。

    我以前经常问自己,费了半天牛劲,爬到山顶,为了什么?其实在五座楼上就有最好的解释——千辛万苦,只为“刹那的芳华”,这瞬间的感受,有时足以回味一生。
http://s14/middle/54d3eca7tc0ff961ed2dd&690 看看、看看,都假模假式忙活啥呢?
http://s16/middle/54d3eca7t79b32a2fdfff&690
光头云汉确实渴了,开始喝橘子汁,“好喝吗?”,“爽!”
http://s15/middle/54d3eca7t79b327f9031e&690 一叶障目,差点看不见酷哥
http://s15/middle/54d3eca7tc0ff90deba5e&690
原来勒上了发带,看来准备博命了!
http://s3/middle/54d3eca7tc0ffc5360752&690

林中小憩

http://s6/middle/54d3eca7t79b330ef2935&6905号楼这墙有点不对头——上面的砖
http://s15/middle/54d3eca7t79b32e85e8ee&690
酷嫂不仅身手惊人,钻爬城楼不比年轻人落后,而且体力也很好,后劲绵长,每次旅途的最后,就显出英雄本色了

 

    从4号楼到5号楼很容易。大家在上面开饭,我带了自加热米饭,由于首次接触高科技,半天不得要领,最后终于开窍,相当给力啊,土豆烧牛肉烫得丝丝冒白烟,好东西!

http://s8/middle/54d3eca7tc10106f54637&690
加热需要拉开饭盒侧面的“引信”,当时同志们都闪出几米开外,纷纷躲在岩石或大树背后,担心爆炸
http://s13/middle/54d3eca7tc10107d9ff3c&690
第5楼有蓝天救援队的标识
http://s8/middle/54d3eca7tc0feeca67657&690 这里的五座城楼都很完整,其中4号、5号可上,3、2、1箭窗无垫脚砖,很难攀登
http://s9/middle/54d3eca7t79b317b8a8a8&690 远望云蒙山长城遗址公园,这道大断崖太整齐了,真是鬼斧神工

http://s9/middle/54d3eca7tc1013dac9db8&690
5号楼南面有航标,很多人航标情节越来越浓重,可惜树木茂密,航标瘦小,诗轩略感不爽

 

    从山顶下降,顺利经过较矮的三座城楼,抵达第1楼后感叹一番,便沿山脊下山。下午3点15分,到达公路旁,总计历时7小时10分钟,很过瘾!http://s13/middle/54d3eca7tc1014c72869c&690
小翻这天膝盖有些疼痛,一再声明2周内只走平路,抵制一切登梯爬高
http://s11/middle/54d3eca7tc0feedab305a&690
野生黄花菜。小曹就是有心人,一路摘了不少,回家能炒一盘子无公害
http://s2/middle/54d3eca7tc0feed042b71&690 瓢虫
http://s2/middle/54d3eca7t79b317c8f491&690 酷嫂也有收获——拎着一口袋野茴香,回家包饺子

    总结:比起最近走的西白莲峪、黄峪口和龙潭沟来(都是些柔美的货色),五座楼终于让我们回到昔日对长城的固有感觉上。第一、山必须高,这里虽然海拔只有1000米左右,但梨树沟仅170米,故相对高程达800米以上,俯视效果比新城子那边有过之而无不及;第二,必须是孤楼,城墙只会破坏长城孤傲的品质,起码我这样认为;第三,周边山势雄伟,且有水面。以上三点,五座楼占全了,总之这里太棒了!

    另外,我和翻山娃都喜爱诗轩小队伍的老少朋友,他们随和、诚恳、风趣。而且别看人家装束平常,仿佛逛街心公园的打扮,却是能爬、能走、能跳,哪里都能去,还什么植物都认识,长学问啊——这就是可爱!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