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大石沟孤楼——正筒、歪筒,一错而过

(2012-02-27 12:29:15)
标签:

转载

    礼拜六上面包课,学得腿像面包一样软,礼拜天打算歇菜了,可是看着透彻的蓝天,心中又浮起大石沟没有完成的任务,颇有不甘。虽然洗漱完毕已经11点,但考虑一个小小孤楼能有什么困难,一咬牙,出发!

    轻车熟路进了二道沟,转到沟里是已经12点40,不经思索地开始向上直插,此时才发觉这个楼子不是省油的灯:首先,从大石沟村西侧倾斜的大梁盖开始就没有明确小路,只能生切到山谷开口处。而且乱石很多,走起来必须蹦蹦跳跳,消耗体力;其次,顺山沟上升坡度逐渐增大,中途还有两段接近垂直的岩架需要小心翻越,至于喇子的密度当然比山脚下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点不必多说;再者,全程都看不见目标,只能粗略判断方向。

http://s16/middle/54d3eca7t78fdb676382f&690
这一天的目标——已经略微向北倾斜,基座下面的岩石也开裂了。

    耗费近三个小时,走了不少冤枉路(因为山谷末端,岩架众多,必须试探哪里可以逾越,哪里过于危险),终于登上山脊——哈哈,好歹看见河北了!

http://s3/middle/54d3eca7tb9e9436d3822&690
老乡们习惯将较宽阔的主要山谷称为“正筒”,狭窄的分支山谷称为“歪筒”或“偏筒”。我们路过歪筒时,曾经闪念考虑过从这边走,但粗略观察后,觉得过于局促而陡峭,应该不是合理路线。谁知道,下山后进一步打探,原来歪筒才是光明正道。

    这道山脊左边是一座方锥状尖峰,形态类似去王八楼时,半途西侧遇到的那座山,只是更加尖锐;右边为一座宽阔的大型山峰,海拔应该在1100米以上……但是、但是、城楼在哪里?我为了寻求较开阔的视野,冒险爬到接近方锥尖峰顶端的位置,还是找不到目标。沮丧,疑惑之余,时间已过下午4点,开始吃饭,却忽然在不经意间发现西南两个石锥后方的残破两眼楼,就是它了!直线距离约150米,高度低于我们所在位置约80米,不过之间只有锋利的片状山脊连接,似乎无法穿越,阴坡也非常陡峭。更关键的是没有时间了,虽然天已变长,但6点必然全黑,所以只有能选择放弃。

http://s15/middle/54d3eca7tb9e960aa9fee&690
我们最近爬山总是找不到城楼,是周期性迷路?还是老年痴呆?不过这次起码看见了,心中略有一丝安慰。
http://s9/middle/54d3eca7tb9e961ae0d58&690
太阳西斜,温暖的光线如泉水洒射而过……背景就是方锥山峰。
http://s16/middle/54d3eca7tb9e96561941f&690
我独自爬到方锥山峰上,脚下空间不足盈尺,转个身都是一身冷汗。
http://s15/middle/54d3eca7tb9e966a2041e&690
右侧山体宽阔。
http://s13/middle/54d3eca7tb9e967ff797c&690
山谷中有一段碎石瀑布,走在上面速度还快一些,反正比钻喇子强。
    下山非常顺利(我发现上山时坡度大、很费劲的山,下去就容易),约一小时已出山谷。为了瞻仰一下山坡上的烽火台,我们沿着砾根向西横抹了大约1公里,在夕阳即将被白岭关西山吞没的瞬间,登上了这座实心烟墩。

http://s10/middle/54d3eca7tb9e9b60f7789&690
金色的阳光平射到草甸上,仿佛为大地笼罩了一层光雾。
http://s1/middle/54d3eca7t78fdc57e6f50&690
但这短暂的光彩只能维持大约10分钟,日落之后,天地瞬间暗淡。
http://s10/middle/54d3eca7tb9e9b84845c9&690
烽火台这段路很舒服,没有喇子,只有柔软的枯草。
http://s7/middle/54d3eca7tb9e9b928d266&690
这座烽燧是目前我们所遇到最大型的
http://s10/middle/54d3eca7t78fdc5c92d09&690
太阳已经下山,金黄的颜色迅速消退。
    在村头李大叔家买了几斤柴鸡蛋,立即踏上归途……京密路上大货车如成群的犀牛,缓缓蠕行着,天空中群星闪烁,似乎还有“双星伴月”的特殊天象。不知为什么,每次走在101国道,心中总是涌起异样的感觉,它似乎是我的心灵之路,一边有巍峨的群山,一边是辽阔的大湖……每一段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却又预感永远离开它的时刻,越来越近了……

http://s2/middle/54d3eca7tb9e9d9fb3d91&690
离开大石沟的时候
http://s16/middle/54d3eca7t78fdc927c09f&690
记得上次探路,曾经轻狂地认为一个半小时可以拿下目标,看来自己浅薄了,这条路线的难度怎么感觉超过绝壁楼呢?
http://s12/middle/54d3eca7tb9ea030ffb8b&690
从网上下载的天云山诸峰拼接图,我觉得此图一定是从崔家峪方向倾斜拍摄的,否则望京楼不会高过绝壁楼,红圈山峰也不可能如此尖耸(“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原因)。另外我们昨天实际到达了问号位置,图中应该是把方锥山峰误作城楼了——那里远观确实有人工造型。
http://s9/middle/54d3eca7tb9ea0490e418&690
而且这里的高度应该在1020-1040米之间,因为透过山峰缝隙,感觉明显高过司马台望京楼和白岭关西山,基本与北高楼齐平。(此照片拍摄位置已经比山脊略低)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