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披荆斩棘北沟高楼,可以挂靴喽!(2011年11月27日)

(2011-11-29 16:40:57)
标签:

行走长城

上周未能拿下北沟高楼这座长城迷心中的至高点,心有不甘。27日一早,再次出发。

http://s1/middle/771f74c5tb2d778575980&690

无论什么季节,无论来了多少次,每次看到司马台,都会折服于其拔地而起、卓而不群的气势。它是如此沉静、孤傲,却又时时刻刻让人感受着它的强大和力量。

 

http://s12/middle/771f74c5tb2d777fbcbfb&690

早上八点二十,在晨曦中从唐家寨开始上山,

http://s3/middle/771f74c5tb2d777dd3b52&690

冬日肃穆,天空洗练,颇有西北塞外的味道。山根下的缓坡处可清晰看见由松树种植而成的“治山兴林”中的“林”字,应是当年致富宣传的成果。((当地人称这种大缓坡为“梁盖”,很形象)

 

http://s2/middle/771f74c5t7848c6214bf1&690 

 

http://s11/middle/771f74c5tb2d778c2168a&690

 

http://s10/middle/771f74c5tb2d9d66c5749&690
此山一定是座“男山”,你懂的,呵呵 

 

http://s11/middle/771f74c5tb2d7794b8d9a&690

 

http://s9/middle/771f74c5tb2d778947048&690

不多久就看到西大楼(网友称透风楼,果然四面透风)。路途遥远,未在此停留,继续上行。

 

http://s9/middle/771f74c5tb2d77997bc48&690

停下来喘口气的功夫,丑娃已经到达“人字”长城。

 

http://s8/middle/771f74c5tb2d77a211b37&690

司马台长城系列大多为孤楼,这段“人字城墙”更显得珍贵。

 

http://s4/middle/771f74c5tb2db9dd5cdb3&690
巧遇砍柴老汉,六十二岁,他说,这段城墙末端的楼子就是被他们生产队在1960年代拆毁的,所谓“破四旧”,每人每天背6块砖下来,每块砖1个工分……假如那座敌楼仍在,按其位置估量,今天可能比望京楼还火爆。

 

http://s15/middle/771f74c5tb2d77716e10e&690

拆过长城的人可不是容易遇到的,一定要合张影。老汉自称“獾串子”,这片大山没有他未去过的地方,理所当然成了我们的带路人。

 

http://s8/middle/771f74c5t7848c65512b7&690

老汉家的小狗,没有名字,就叫“狗子”,忠心耿耿地一直跟着。

http://s15/middle/771f74c5tb2d77b247cce&690

沿“人字长城”略向东,过东大台,翻到阴坡,不再有山路,开始“生切”,第一个目标是远处南北方向山脊上的锥状“砺尖”。

http://s6/middle/771f74c5t7848c696b295&690
艰难的“生切”路程开始了。这样的“生切”,在夏天和秋天都是不可想象,也不可能实现的。


http://s9/middle/771f74c5t7848c68907d8&690
这就是传说中的“燕窝”


http://s7/middle/771f74c5t7848c6815016&690
一路艰辛,真正的披荆斩棘啊,但是,再难走,也要留下个路标。只是。。。会有人看到吗?


http://s2/middle/771f74c5t7848c62be941&690

到达第一个目标,用了五十分钟。

http://s13/middle/771f74c5t7848c99aa37c&690

回望人字长城,远处的望京楼已不再高高在上。

 

http://s15/middle/771f74c5tb2d77791085e&690

下一个目标:第二个砺尖


http://s1/middle/771f74c5tb2d77b70c3b0&690

小狗子显得很有思想


http://s3/middle/771f74c5t7848c66451e2&690

它才是真正的强驴,多陡多难都不在话下。

 

http://s4/middle/771f74c5t7848c9a0be53&690北沟高楼在向我们招手


http://s5/middle/771f74c5t7848c6368da4&690

 

http://s15/middle/771f74c5tb2db5db016ce&690
尽管零下好几度,仍然走得满头汗,后背都湿了。由于常年无人通过,树叶积累,这种林子的地面又松又软。其间,丑娃表演了一次“滑土坡”真人秀,一个不小心,在失控状态下滑坠了足有二十米,场面可谓惊心动魄,吓得走在后面的我不住尖叫。好在有惊无险,丑娃终于抓住树枝停下来后,拍拍屁股站了起来,毫发未伤。


http://s13/middle/771f74c5t7848c641472c&690
不知又折断了多少柴禾,钻了多少“喇子”,走了多少段陡坡,每次都是快要绝望时,才发现目标似乎就在眼前。这最后的一段路,坡度很大,不能掉以轻心。


http://s9/middle/771f74c5t7848c64d81d8&690

终于到了,系上路标先!

http://s12/middle/771f74c5t7848cfb56beb&690

此时是中午十二点二十,上山用了整整四个小时。


http://s11/middle/771f74c5t7848c9c9edea&690

视野辽阔,风光无限。每到此时,都会觉得心灵获得了释放。


http://s14/middle/771f74c5t7848c9ab78bd&690

东面,可以看到上周我们爬“鲫鱼刺”到达的白岭关西六楼。

 

http://s16/middle/771f74c5t7848c9b4956f&690

北面:一百米处的山尖上有一个三脚航标


http://s7/middle/771f74c5t7848c6721cc6&690

西面:金山岭长城尽收眼底


http://s4/middle/771f74c5t7848c9bf4b73&690

虽然辛苦,上到这座长城迷心中的至高点后,觉得难度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大(只要你有舍得一身剐的心气儿),但确实强度不小,重要的是时间必须充裕,掌握好节奏。


http://s3/middle/771f74c5t7848c9d4af02&690


http://s1/middle/771f74c5t7848c9e0da90&690


http://s16/middle/771f74c5t7848c9f63fef&690

行走长城带给我的最大感悟是,生命中,有一个人始终和自己一起寻找,一起停留,其他一切,都变得微不足道。


http://s10/middle/771f74c5t7848cfbba5c9&690

 

http://s8/middle/771f74c5tb2d84d553277&690
这次是真累了,腿有些发软,得好好歇会。


http://s8/middle/771f74c5tb2d838b10347&690

http://s10/middle/771f74c5tb2d838557819&690

 

http://s2/middle/771f74c5t7848ca026ee1&690

http://s10/middle/771f74c5tb2d84b9ac969&690

吃饭休整。把带的肉肠分了一半给小狗子,还吃了半个馒头——它会不会是唯一一只到达北高楼的小狗呢?

 

http://s2/middle/771f74c5tb2d84cdb4051&690

老史也爱好摄影

 

http://s11/middle/771f74c5tb2d836b9724a&690

吃完苹果,准备下山,此时是一点半。不打算从原路返回,而是先下到东面的洼兜楼和正鼓楼,看看有没有路。

 

http://s2/middle/771f74c5tb2d843bc75c1&690
这边有明显山路,有一定坡度,但跟之前的“生切”相比,实在太轻松了,很快就到了洼兜楼。


http://s11/middle/771f74c5tb2d84dedd35a&690

右侧发现了“道眼”,直接顺此下山。

http://s8/middle/771f74c5tb2d8442743e7&690

http://s12/middle/771f74c5tb2d84473929b&690

下山之路虽没有了“喇子”的阻碍,却很陡,石头多,不能大意。老话说得好,“上山容易下山难”,可能是由于体力消耗过大,腿脚有些不听使唤,下山路上俩人摔了好几个屁墩,我的左手掌被挫伤,当时就肿起一个大鼓包,那个钻心的痛啊。。。
http://s1/middle/771f74c5tb342f2728920&690
老史在前方等着我们


http://s14/middle/771f74c5tb2d843702e9d&690

三个夏尔巴人和一条狗:)

 

    “獾串子”见我手摔伤,脚磕青,说:“你的鞋底太厚太硬,不好走。”然后指着自己穿的解放鞋说:“穿这种鞋就不会摔了。”有道理!

http://s2/middle/771f74c5t7848ca132df1&690

    下午三点,下到唐家寨东边的大石沟村,从这里还需翻过两道山梁才能回到唐家寨,时间充裕,慢慢腾腾又走了近一个小时。

    村里人听了我们这一趟的路线,说:“你们这位妇女,女中豪杰!”

    呵呵,我这个妇女听了很开心,手上的痛感也轻了些。

http://s14/middle/771f74c5t7848ca1adaad&690

下午五点半,密云吉野家,这里已成为我们的补给站,两份牛肉饭一扫光。向丑娃挥起挂彩的手,威胁说要过几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事后证明,这完全是臆想,呵呵。

http://s4/middle/771f74c5t7848cfa02db3&690
当天路线图。这座北沟高楼,当年古人修建时,就没打算让人能从其西边走到那里。所以,能够完成这次穿越,还是值得牛一牛滴。

http://s3/middle/771f74c5tb31e1b456af2&690
补一张实景图(几天后重访人字长城,站在那里,纳闷自己当时是怎么从这里走过去的,但它就是发生了!小小得意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