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蚜虫的天敌——食蚜蝇

(2011-04-26 21:59:45)
标签:

食蚜蝇

幼虫

蚜虫

宋体

捕食性

教育

分类: 苍蝇专题

        http://s6/middle/7717070dta1d2fc26ce65&690

      蚜虫的天敌——食蚜蝇,成虫很像蜜蜂,身上有蓝、白、黄的斑纹,飞行在空中,时而静止不动,时而突然前进,行动十分灵活,它们到处产卵,繁殖后代。食蚜蝇的幼虫体略扁,呈绿色和黄绿色,前端尖,后端截形,表皮粗糙,体侧有短而柔软的突起,或身体后面有细长的呼吸管,它是捕食蚜虫、介壳虫和叶蝉的能手,据观察,一头食蚜蝇在其幼虫阶段可吃掉上千头蚜虫,是农作物害虫的重要天敌。

     食蚜蝇是常见的天敌昆虫,以幼虫捕食蚜虫而著称。但实际上,还有不少食蚜蝇种类,它们的幼虫并不捕食蚜虫,而是植食性的,幼虫在植物体内取食植物的组织,或者是腐食性的,幼虫以腐败的有机物或禽畜粪便为食。即使在捕食性食蚜蝇中,也可以其他昆虫为食,如捕食鳞翅目的幼虫、叶蜂幼虫,或甚至捕食其他的食蚜蝇幼虫。图中所示的羽芒宽盾食蚜蝇不是捕食性的,幼虫属于腐食性的。

   食蚜蝇成虫腹部多有黄、黑斑纹,不少种类有明显的拟态现象,往往被误认为蜂。由于蜂很强大,腹末有刺,不好惹;食蚜蝇由于像蜂,从而起到保护作用。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番,不难区分。食蚜蝇属于双翅目,即体上只有一对翅膀,而蜂类属膜翅目,体上有二对翅膀;食蚜蝇的触角短,而蜂类触角较长;食蚜蝇的后足纤细,而常见的蜜蜂等蜂类有比较宽阔的后足,用以收集花粉。对于熟悉食蚜蝇的人来说,即使在飞行中也可以看出它们与蜂类的不一样来:食蚜蝇在飞行时能较长时间悬定于空中某一点,后突然飞到附近另一点,飞行动作平稳,而蜂类飞行时常常有轻微的左右摆动。

生活习性

  成虫体小型到大型。体宽或纤细,体色单一暗色或常具黄、橙、灰白等鲜艳色彩的斑纹,某些种类则有蓝、绿、铜等金属色,外观似蜂。头部大。雄性眼合生,雌性眼离生,也有两性均离生。食蚜蝇(Scaeva pyrastri)卵一般产在蚜群中的为白色,长形,卵壳具网状饰纹。

  食蚜蝇成虫早春出现,春夏季盛发,性喜阳光,常飞舞花间草丛或芳香植物上,取食花粉、花蜜,并传播花粉,时或吸取树汁。成虫飞翔力强,常翱翔空中,或振动双翅在空中停留不动,或突然作直线高速飞行而后盘旋徘徊。食蚜蝇本身无螫刺或叮咬能力,但常有各种拟态,在体型、色泽上常摹仿黄蜂或蜜蜂,且能仿效蜂类作螫刺动作。如体大、被毛、具黄黑斑纹的属摹仿熊蜂,蚁穴蚜蝇亚科的某些种类摹仿蜜蜂。

  幼虫生活习性复杂,因此,口器随种类而异。例如:腐食性种类以腐败的动植物为食,并在其中越冬;也有部分幼虫生活于污水中。此外,某些类群的幼虫生活在其他昆虫的巢内,吞食已死的幼虫和蛹以及某些动物的排泄物。植食性种类钻入植物木质部中生活,有的为害植物的球茎。捕食性种类则以捕食蚜虫为主,是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蝉、蓟马鳞翅目小幼虫等的有效天敌。

  成虫羽化后必须取食花粉才能发育繁殖,否则卵巢不能发育。许多种类的成虫在露天或树林中飞翔交配,交配时间仅1~2秒钟。雌虫产卵于蚜群中或其附近,以便幼虫孵化后即能得到充足的食料。有时也产卵于叶上或茎部。幼虫孵出后立即能捕食周围的蚜虫。某些种类的成熟幼虫有迁移现象。一般以幼虫或蛹在土中、石下、枯枝落叶下越冬,少数以成虫越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