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懂书,才能读懂生活

(2020-04-26 09:05:01)
标签:

散文

文化

读书

情感

教育

分类: 散文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生活给我的压迫刻不容缓,但也足够让我与书为伴了。 

岁月的弯刀不经意间就划破了横亘在青春道路上的茫然,以至于我交迫不安的内心,无法面对时间滞遗下的每一滴回忆。就像老村迷失了方向的脚步,寻觅不到任何返回去的线索。也许,只要有一本书在手,我就能摆脱那些出现人世间的可怕的孤独。

对于我的生活来说,书是必不可少的。从走进学堂的第一天起,我就注定了要陪伴着文字走完一生。宿命中的太多不稳定因素,让我与书之间产生过多次的悲欢离合,即便如此,也没有磨灭掉我对图书的钟爱,反而更加坚定了我们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怀。沧海桑田,时事变迁,生命固然可贵,但与文字比起来却总感觉像是缺少点什么。

学习,是每个人成长中必不可少的,自仓颉造字以来,文字就牵引着人类一步步走向昌荣繁盛的道路。以孔孟为基础,一个完整的文学体系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演化成型,古往今来,塑造出了一代代的名人成为文学的引路人,为如今的盛世做出了重要的铺垫。老子《道德经》首句“道可道,名可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那可有可无的自然心境与文明初始的状态让人感到匪夷所思,其中又以“名”字为主,突出了天地万物的初贞与定格,可见名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名是文明进展的根魂,与字的完美结合缔造了整个时代的殊荣。从老祖先的甲骨文到金文,再从简册到汉朝的纸张,毫无疑问,“书”的演变进程是一道坎坷多磨的征途。孔子以书教人,奠基了儒家学术的开展,乃应用至今也没有被任何历史洪流能够撼动,因此,认识字、读懂书,成了我们的必修课。

人生,总有一些时间要在迷茫中挣渡,费尽千辛万苦埋种下的因果,终将弥补不了遗失的憧憬。那日,一抹馥郁的芳香缓缓流过那博杂而安逸的用乱石堆砌而成的院墙,盘恒在清晨露水浸泡过的杂草间,荡起一道道柔和的涟漪,最后,与老榆枝头麻雀的喧闹声一起交融。榆树葱郁繁茂的枝条泛着丝丝年轮淌过的印痕,散发出一股大自然独有的神韵,在朝阳中跟随季风的节奏摆弄着婀娜妖娆的身姿。树下,一页页褶皱的纸张被轻轻地揭起——然后落下,一直。我无意中走进了书的世界,与书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共鸣,仿若一枝盛开在三月理的桃花,蔓延向广袤的天地,用清雅朴素的玉手抚摸着人间的所有悲凉。书中巧妙构思、流畅语句让我深深的沉沦,尽管柔风挽起一粒粒纤尘星罗棋布般洒落在纸张上,尽管偶尔飘落的枯叶会无意间遮挡住模糊的字迹,尽管调皮的蚂蚁与蚊蝇会悄悄飞爬在纸张上做客,但我依然没有丝毫的察觉。之后,每次翻书,都是废寝忘食,每次与文字交流不可自拔。不知不觉间,阅读已成为了我的一种生活习惯。一看到陌生的书籍,心中就会情不自禁产生一种莫名的悸动,仿佛自己就是那一只饥饿的豺狼看到肥嫩的羔羊忍不住绞尽脑汁去享用眼前秀色可餐的美味。而那些动人心弦的言美,更会深刻地烙印在脑海中久久不愿去,仿佛在另一个世界中生成了一段永恒的旋律。

提起书,最让我难忘的莫过于家里珍藏的那几本老书了!这还得从多年前乡里唱戏时说起

拥挤的人群伴随着戏台上吟唱着的打金枝声熙来攘往,我看到一位年过半百的先生正一辆驴车在比肩接踵的人流中赶路,那堆满书籍的木头子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也许是对品阅新书的渴望太过浓重,家里的书量也毕竟有限,致使我顾不得观看戏台上那热闹的戏剧,情不自禁地向着那辆驴车走了过去,在一番经过折腾后总算是帮着他成功走出人流的拥堵。原来,先生是一位中学老师,调到了乡里任教,此次正是搬运自己喜爱的这份家当经过这里,繁杂的人群导致了他牵着的驴车不能顺畅通行。在一番交谈之后,我深知自己知识储备的浅薄,不能与其同日而语。但出于对文学的追求,本来打算向先生购买一些书本回去阅读因清贫的缘故不得不放弃这般逸想。哪知先生早已看出了我的想法,我还没有反应过来,两本书就递在了我的手中,我惊慌失措地紧紧抓牢,生怕掉在地上受到一丁点儿的磕碰。就这样,我结识了这位两袖清风而胸怀大志的教书先生,往后的一段时日里,我隔三差五就跑去乡里找教书先生借书、还书。周而复始,先生并没有厌烦我的举措,反而每次都给我推荐一些精美的文典,有时候也会把他自己编写的一些文章拿出来给我参考。他甚至能算准我什么时候会来找书,总在我还书的时候把事先准备好的荐书递于我手。在借来书之后,我有时候就连地干活时也少不得把带在身上,由于太过专注阅读,而导致那两亩半糜谷地荒废了许久!他给我推荐的书,大都是些近代文学的书,有三毛、张爱玲、余秋雨、钱钟书、林徽因等,当然,我是来之不拒的,能有书读就不错了,那还会有挑剔之心。书中那些优美故事、动人心魄的美字佳句仿佛在我心间拨起了一道道天籁般的旋律,像是一团炙热的篝火点燃了我封已久的动荡之心又宛若一朵祥云在湛蓝天宇中浮游,把我空白的大脑逐渐填充甚或已习惯了这种生活,总想静静地畅游在文字的海洋中漫行总会默默摇曳在汉字线条上沉思

那日,先生因病辞去了这份育人子弟的光荣圣职,离开了这块让他难以割舍的贫瘠而又荒凉的土地。临别时,他自称命不久矣,经我们商议后,在乡里学校设了一个阅览室,他多次带来的几驴车书以及我家中珍藏的大部分书籍,全部供给成长中的孩子们涉览。就在三月的一个早晨,骀荡的春风划破了还没来得及完全融化冰封的河床,冰面上露出的一股涓涓细流悄然溢出了弥久的新生。摆脱了书的困扰,我突然发现,大自然的一切,就像书一样也是可以阅读这是我从来没有去想过的不是没有看到,而是缺少了探索与发现,包括枯草衰杨、流动的季风、山水土石,包括坎坷不平的人生以及那造化曲折的命运……那天,我放下了手中的头,把阑珊的脚步迈向了远方。对我来说,读多少书已经不在重要了,更重要的是读懂书,才能读懂生活。我是沦陷在书海中的人,读书,是一种我无法戒掉的瘾,但往往过一段时日,就会把之前看多的内容忘的一干二净,可能是生活过于紧促,也可能也是上帝对我的一种惩罚,但生活又何尝不是一本厚厚的书呢?其实,人生中任何事物都可以普及成一本缀满字的浩瀚而脚下的大地,那一张庞大的纸张。

当我走向城市的喧闹后,就已经失去一条朴实的归途,沉重的肩膀上积压着一如既往地孤独,猛然想起之前先生的教诲,顿感身心疲惫。先生走了,他最放不下的是自己的学生,他一生清贫淡雅,凝聚了智慧的结晶,写下了一本厚厚的生命,也许是顿悟了天机的玄妙,所以没有逃出命运的谴责。文学,是我的一条不归之路,只要踩踏进去,就不会有走完的一天。阑珊的步履,走不完的梦幻,剥夺了太多青春的童贞,面对文字的圣洁,我无时无刻不在卑谦,读书、写作,只为追寻深藏在冥冥中的一道裸坦的渴意。文学之美,是能散发出书香的气息,而书香,不仅仅是一种味觉,更是一种传承,一种美得向往。

http://img.1ppt.com/uploads/allimg/1808/1_180829172406_2.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归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