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1/middle/77120b02tae1151b1ad4a&690
http://s10/middle/77120b02tae1152be4be9&690
http://s8/middle/77120b02tae115384aaa7&690
http://s8/middle/77120b02t77ce889063a7&690
http://s6/middle/77120b02tae1156a6c255&690
http://s5/middle/77120b02tae1157afa1d4&690
http://s16/middle/77120b02tae11588c565f&690
http://s8/middle/77120b02tae115a0769d7&690
http://s10/middle/77120b02tae115b0859c9&690
http://s7/middle/77120b02tae115beb2bc6&690
http://s5/middle/77120b02tae115e9b3d24&690
http://s8/middle/77120b02t77ce89925697&690
http://s14/middle/77120b02tae11608dd5ad&690
http://s3/middle/77120b02tae1161872da2&690
http://s16/middle/77120b02tae116288cd9f&690
http://s9/middle/77120b02tae1163d51468&690
亮嗓程派青衣名家张曼玲
古稀人
张曼玲的基本情况:1935年9月19日出生,北京人;原名张金玲;1951年考入戏曲实验学校(后名中国戏曲学校),插班学习青衣、花旦、刀马旦;曾经得到王瑶卿、筱翠花、华慧麟、程玉菁以及于玉蘅、罗玉苹等名师名家的传授。毕业后,在校实验京剧团任演员。后为中国京剧团(院)主演,至退休。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程派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客座教授。
她的学艺经历:
在戏校时她在《牛郎织女》这出节令戏中,既饰演过主角聪明柔情的织女,又助演过泼辣旦嘎氏,也是极有光彩,显露出演剧的才华;在《三大祝家庄》中扮演过李妈一角,也很出色。毕业演出《穆桂英大破洪州》,允文允武的穆桂英获得好评。
毕业后,在戏校实验剧团任演员,为学习程派,史若虚校长给她选择了新戏《洪母骂畴》的洪妻,而不是先学程派经典大戏。1961年,她开始专攻程派。
由于她有浏亮清朗的嗓子,唱程派唱腔,仍然具有韵味,异于一般,故在各个学习演出阶段,都获得各程派主要传人青睐。她首先从师王吟秋先生,学了《火焰驹问路》和《平地起波》两出短剧,并且举办了专场演出;接着从师李世济先生,学了《三娘教子》《三击掌》和《陈三两爬堂》——知名程派艺术专题写家‘程疯子’老师指出‘她非常出色的表演展现了与李世济老师的演出略有不同的新意’,演出得到内外行的首肯。她还得到名家顾伯森的指导。此后,她调入中国京剧院四团,并且于1962年正式拜赵荣琛先生为师,进一步学习了程派名剧《玉堂春》《锁麟囊》《荒山泪》《碧玉簪》《春闺梦》《红鬃烈马》《窦娥冤》《四郎探母》等,赵还为她创造了专攻程派亮嗓的唱腔;她也继续得到顾伯森老师的指点。
她的主要演出剧目:在校时,除了学演过《牛郎织女》大戏,还学演过《凤还巢》《孔雀东南飞》《拾玉镯》《法门寺》《武家坡》等。
她常演、擅演的剧目有:《三击掌》《玉堂春》《孔雀东南飞》《锁麟囊》《六月雪》《贺后骂殿》《荒山泪》《碧玉簪》《陈三两爬堂》《青霜剑》《三娘教子》《四郎探母》《红鬃烈马》《拾玉镯》《秦香莲》《棋盘山》等程派戏和传统老戏。八十至九十年代,她还主演了新编古代戏《大明魂》《甘棠夫人》——歌颂了这位古代女科学家,以及整改剧目《锁阳城》;此前,她还在现代戏《红色娘子军》(1964年与杨秋玲合演,在全国现代戏观摩演出中得到好评)和《红嫂》《彩虹》中扮演重要角色。她在演唱新剧时,对于程腔的运用有所发展。
她的主要演出经历、社会活动:
1961年,她随团赴沪演出,得到内外行首肯,一炮打红。
此间,她以嗓音洪亮清澈,韵味醇厚,扮相端庄美丽,而得到观众好评,在全国初具声望。
1979年,她随中国京剧院四团赴香港演出,深受欢迎。
1985年,她重演了新编古装戏《大明魂》(齐致祥、张之雄编剧;1982年9月首演),深得内外行赞许。
1988年,在“全国新剧目汇演”中,她主演了新编历史剧《甘棠夫人》,荣获优秀主演奖。
另外,1980年由于著名琴师费玉明加入了中国京剧院,并且主要为她操琴,经过二人对程腔的研究和实践,对推动程派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983年3月16-22日,几个大单位组织举办了纪念程砚秋逝世二十五周年的大型演出活动,她与新艳秋、赵荣琛、王吟秋、李世济、李蔷华、江新蓉、吕东明、钟荣等分别连续演出了七场十二个程派剧目。——她17日登场。
1986年3月,她随中国京剧院赴沪,与孙岳、齐啸云、李鸣岩、高牧坤等同台演出——她23日登场。
1990年10月,她赴香港参加纪念徽班晋京二百周年的演出活动——演出《孔雀东南飞》。
1991年3月,她赴天津参加纪念三八节的传统京剧演出——演出了《龙凤呈祥》和《春秋亭》。
2006年3月14日,与尚长荣、王晶华分别收徒周婧、顾谦和张兰。
2006年12月6日,她冒严寒,和多位平日很少露面的艺术家,出席了纪念著名鼓师白登云百年诞辰的追忆活动。
2007年11月7日,她作为阎世善的生前友好,出席了遗体告别活动。
2009年11月,她曾经做客福州的‘程派京剧票房’。
几件轶事:
一是,她自幼受大姐京剧演员张曼君的熏陶,学会了不少青衣唱段;在小学毕业时,曾经在北京开明戏院彩唱《苏三起解》等。
二是,中国戏曲学校王瑶卿校长,只传授了第一届的多名学员,其中张曼玲、李开屏、刘淑文、徐再蓉四人得亲授最多,被称为‘四大女生’,而王诗英、刘秀荣、谢锐青三位则主要以武戏见长取胜,日后张成为著名程派青衣,乃是王瑶卿大师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辛勤培养的结果。
三是,1993年,在香港著名影星张国荣参加拍摄电影《霸王别姬》时,导演陈凯歌聘请他的丈夫京剧名家史燕生担任京剧顾问,请她担任张国荣的形体老师,短短三个月的合作,他(她)们三位不仅出色地完成了电影的拍摄,而且形成互相关爱的友谊——张国荣请他们香港做客,到北京一定看望同姓的姐姐——包括1998年史燕生患癌症之后。张国荣不幸辞世后,她从宋小川处落实此一噩耗,写下了“张哥哥,我心疼他,真的心疼他”网文,非常感人。
高文澜先生论‘亮嗓子程派青衣张曼玲’,题目“内心不定白
技巧不多余”,认为她的学习程派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戏路广,基础扎实——在戏校有王瑶卿传她《朱痕记》《孔雀东南飞》《棋盘山》等,萧长华指点过《拾玉镯》;实习演出,锻炼了能够熟练地驾驭程式,扮演各类人物的才能。……都是她进一步深造、学好程派艺术的先决条件。二是方法对头。即史若虚校长选《洪母骂畴》的洪妻角色开始,教她如何用程腔行腔吐字的方法;以后经过王吟秋、李世济、赵荣琛等名师的传授……
可惜,张曼玲因为身体方面的原因,比较早地谢绝了舞台。然而,她退休后,依然为喜爱的京剧默默耕耘。作为程派主要继承人之一的她,正在继续为着传承程派艺术,而培养新一代程派传人——周婧等。
张曼玲在百度网上声频视频节目有《贺后骂殿》《窦娥冤》《青霜剑》《武家坡》(与孙岳)《四郎探母》《三击掌》《八五花洞》等。
(本文参考张曼玲的‘百度百科’、百度网站的程疯子、高文澜等人的文章以及《中国京剧》杂志2004年4期编写,照片取自其中页)
(照片1少年;2单人;3与史燕生;4与张国荣等;5《锁阳关》1985年;6《锁麟囊》1985年;7《大明魂》;8武家坡)1983年;9《坐宫》1980年代;10《甘棠夫人》1992年。更多照片见‘古稀人新浪博客’)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