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舞坛上,有一位享誉国内外的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她以出神入化的舞蹈《雀之灵》、《两棵树》、《月光》等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被誉为“舞之精灵”。她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太阳鸟》还获得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特别奖。由于杨丽萍表演的舞蹈大都具有傣族风格,所以很多观众误认为她是傣族,其实杨丽萍是地地道道的白族,她的故乡就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
杨丽萍从小就生活在大理,父母都是白族。约九岁时她与家人一起从大理迁居西双版纳。长至十三岁,由于出色的舞蹈天赋,杨丽萍被选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并由于在傣族舞剧《孔雀公主》中饰演主角孔雀公主而出了名。一九八八年,杨丽萍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随后她自编自演的舞蹈《雀之灵》,在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编导、表演两个一等奖,并频频在电视荧屏上展现舞姿,从而成为一颗耀眼的舞蹈之星。
杨丽萍成名后,对故乡大理一往情深,或演出,或采风,或拍电影,多次回到故乡大理,但正如她的处世原则和表演风格一样,不喜欢张扬,多数情况下都是悄然而来悄然而去。一九九三年五月,大理白族传统节日“三月街”期间,杨丽萍应大理州政府邀请返回故乡。在大理期间,杨丽萍受到地方党政领导及家乡人民的热情欢迎和盛情款待,兴致勃勃地观看了“三月街”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游览了洱海、蝴蝶泉等大理风景名胜,还满怀激情地表演了她的代表作之一《月光》。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纷纷跑上台和杨丽萍留影,杨丽萍十分感动,几乎满足了所有热心观众的要求。
在接受当地媒体记者采访时,杨丽萍十分激动地讲述了她的艺术经历,回忆了她少年时代在大理家乡的一些趣事:有一次,她悄悄跑到另一个村子跳舞,被伙伴告密后,父亲曾用玉米秆惩罚她;在七八岁时,她同父亲一起为卖一匹马而来赶过“三月街”……她深情地说,我的父母都是白族,我老家就在洱海北边的洱源县文强村,我是白族人民的女儿。我的舞蹈师法于自然,取材于民间,表现的也是自然和劳动群众……
此后杨丽萍多次回到云南及大理,并去丽江拍摄过电影《兰陵王》中的不少镜头。
二○○○年三月,杨丽萍为了她的《舞蹈集锦》,又回到大理采风。她先后深入大理的南涧、巍山等县的彝家山寨采风。在“巍宝山会”上,杨丽萍还和彝族青年一起,手拉手尽情跳“打歌舞”。两个月后,大理迎来白族传统节日“三月街”,杨丽萍再次回到大理。在“三月街”期间,杨丽萍晚上在民族广场为大理的乡亲们表演她的代表作《雀之灵》;白天则和同行一起融入逛“三月街”的滚滚人流中。在“三月街”上,杨丽萍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大青树下的“民间歌手赛歌台”。在这里她和普通群众一样,静静坐在一角,欣赏民间歌手们即兴表演的对山歌,丝毫没有名人的骄矜。她曾说:“掌声、鲜花、金钱都是身外之物,是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不在乎。将来走下舞台后,我可以回家种田,我父亲现在依然是农民,我喜欢田园生活……”,从而道出了她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正是这种质朴的精神境界,使杨丽萍的舞蹈艺术形成独特的魅力,长盛不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