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来组织教学,而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出色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以学生为主角,强调自学,师生互动,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本着这种理念,本课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课文内容,然后学生思考、讨论、作答,教师点拨、同时辅以课件展示。我还注重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机会,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发挥、去创造。如:我指导学生到黑板上设计秦的疆域示意图,以帮助学生压缩信息,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这节课也体现了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由原来的讲述者转变为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学生会的,允许学生自由发挥,互相补充,教师及时评价;学生不会的,教师进行激励、引导,然后共同解决。
不过回想起这一节课,也有一些遗憾。最大的不足就是:教师还是不敢放开手脚,给学生以机会,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由教师提出问题,这与新课改倡导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相违背,今后要在这方面有所突破,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相对应着,就要求课件不能仅仅停留在演示这一层面上,要增强随意性和互动性。其它细微之处,还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释疑过程中,有些小问题的设置稍显牵强;过渡语,有个别之处,不够自然;习题设计过于单调死板,以后应力求多样化、趣味性,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分析秦完成统一的原因出现困难时,教者引导的语言有些罗嗦,没有做到简明扼要;对学困生的关注明显不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尤其是前半堂,较真正的成功课还有很大差距,以后我会在这些方面多下一番功夫,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素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