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歌鉴赏公开课教案

(2012-11-06 07:36:16)
标签:

教育

分类: 语文教学素材

 诗歌鉴赏
  1、师生问好
  今天来到这里给大家上课,觉得很高兴,因为十年前我也在这儿生活过。看到这里的景和人,就觉得特别亲切,我今天给大家上一堂诗歌欣赏课。
  首先让我们看看幻灯片上的一幅画,大家说说:
  (1)画面上有哪些景物?(树、藤、夕阳、乌鸦、马、人)
  (2)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萧条、冷清、凄凉)
  如果这个画面我们用诗(这里的诗是广义上的诗,今天我课堂上讲到的诗都是广义上的,包括了诗词曲。)来表达,你可以选用我们学过的哪首诗?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大家一起来读读这首小令。
  引入:诗歌和绘画同属于艺术,既是艺术,就会有相通之处。
  (1)绘画可以借助于景物来表达情感,诗歌也常常借助于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诗歌中,作者用来传达自己情感的形象,我们称之为意象。
  板书:情意象
  在《天净沙·秋思》中作者借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就是诗歌中的意象。
  (2)绘画中的景物构成的画面,诗歌中意象合在一起,也可以构成一个画面,一种氛围,这种画面氛围我们称之为意境。我们打个比方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野草,意境就是草原。如果意象是坟墓间的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
  问:读《天净沙》,感受《天净沙·秋思》中的意境。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几个意象组合产生了一种凄凉冷落的画面,这个画面是和诗人的情感相通的,来烘托天涯游子内心的孤寂和凄苦。
  “小桥流水人家”组合成一种温馨的画面,用来反衬天涯游子的孤独凄凉。
  (3)通过对意象和意境的分析,再结合这首小令的最后一句,我们对作者想表达的情感就非常清楚了,大家一起说是什么?(天涯游子内心的悲苦和思乡之情)
  现在我给大家一首诗,找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意象及表达的情感作分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先来读读这首诗。
  杨花的意象:杨花时一种很细小的花,在春天的时候,杨花离开枝头飘飞起来,漫天飞舞,飘飞的样子就会给人一种漂泊无依之感。因此,古诗中杨花常有飘零之意。
  《送别》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子规的意象:子规就是杜鹃,俗称布谷鸟。中国古代有个神话传说,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思乡联系在一起。
  文天祥《金陵驿》:“草合离宫转夕辉,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
  一、二两句,用杨花和子规这两个意象,点明了暮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渲染并烘托了朋友的飘零之感和离別之痛。
  明月在古代中也是一个常用的意象,象征意义特别丰富。月亮代表的情感有哪些呢?月亮一直围绕着地球,是忠诚忠贞的象征,月光特别明净皎洁,所以又是纯洁的象征。你在家乡望月亮,我在天涯也在看月亮,月亮仿佛就是古代的电话,所以又是思念的象征,月亮本身的圆缺,又使人想到人生的变化无常。这里把自己的担忧之心寄托给明月,来表明对友人的担忧和思念。
  通过对这首诗意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对朋友的关切和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和思念。
  鉴赏诗歌的第一步,我们就可以从诗歌的意象入手,来分析把握诗歌的情感。
  现在我给大家出示两幅画,然后再给它配上了两句诗,但是中间一个字漏掉了,请你来补充出来。并说说这样用的理由。
  (学生先试试)
  苏东坡:摇、映;舞、隐;扶、失。
  扶字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
  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
  但是,是不是扶、失就是最好的呢?因为情感的不同,我们可能选用的词语也是不同的。
  比如是一个嬉戏的小孩:轻风攀细柳,淡月弄梅花
  是一个慈爱的母亲:轻风抚细柳,淡月吻梅花
  因为想表达的情感不同,我们选用的词语也会有差别。这就是鉴赏诗歌的第二步——注意词语的锤炼。
  古人是非常重视词语的锤炼的,特别是动词和形容词,杜甫就曾说过:“语不惊人死不休”。
  现在你也来锤炼一下词语,看能不能迸溅出思想的火花?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移情于物,写出了诗人伤感和内心离别的痛苦。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撼”具有夸张色彩。写出了洞庭湖的地气势浩大。
  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可以从修辞、词语表现的具体内容和情感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大家回家的时候可以收集一些例子,和同学老师做交流。
  要把情感表达出来,除了注意意象和词语的选用外,也应该掌握一些简单的写作手法。
  表现手法:
  直抒胸臆
  借景(物、事)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对比
  衬托
  动静、虚实、点面、正侧结合
  我们只用两首诗让大家判断一下。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歌是用来传情达意的。一个人的情感世界丰富多彩,由于性格气质和环境的差异,面对同一个事物人的情感会有差别,但作为人类,有一些情感又是共同的。比如,离开家乡,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思乡之情。我们同学要分别了,好朋友之间就会有留念之感。
  既然人有些情感是共同的,那么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是不是也有相同之处呢?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总结:古代诗歌常见的情感有哪些?大家讨论一下,把讨论的结果写在笔记本上。
  学生活动。(4分钟)
  教师总结:我读过一些有关记忆的书,如果能把一些散乱的知识通过一条线索串起来,知识就会记得更牢固些。我们把这些思想情感和一个人的经历结合起来,这样会好记忆一些。
  (1)文人一般都富有才华,有才华的人一般都会胸怀大志想有一番作为,所以他们常常写一些表明自己志向的诗歌。
  板书:雄心壮志、伟大抱负
  比如:《观沧海》《龟虽寿》
  (2)人长大之后,都要外出求学,做官。当文人一旦外出,旅途就会孤独寂寞,这也是人之常情。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所以,思乡,旅途寂寞与孤独也成了诗歌的另一个主题。
  板书:寂寞、孤独、思乡之情
  比如:《次北固山下》《黄鹤楼》
  (3)人在旅途,难免会结识朋友,相识、离别也是常事,所以赠别诗也是诗歌的另一个内容。在诗中他们共叙相聚之欢、离别之痛、劝慰之意、思念之情。
  板书:相聚、别离、劝慰、思念
  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别董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文人有才华,但文人也有自身的弱点。在古代,文人一腔爱国热情,但结果命运常常以悲剧结束。大诗人李白一生就没有受到重用,屈原作了三闾大夫,最后还落得个投水而死的结局。文人在不得志的时候,他们也要写诗抒发内心的苦闷孤愤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板书:爱国之情、苦闷孤愤、壮志未酬
  比如:《破阵子》《登楼》
  (5)在伤感的时候,有人看破红尘,由积极入世转变成消极避世,回归自然,因此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弃也成了诗歌的主题。
  比如:以陶渊明、孟浩然等为代表。
  (6)最后,伤春悲秋,人生感悟也是比较常见的。
  板书:伤春悲秋、人生感悟
  以上六类情感构成了古代诗歌的主要内容。要了解诗歌所表达得情感,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唐诗二十讲》(张爱华)。这本书缺少一点自己的东西,但把诗歌的内容分成了不同的方面,适合大家读。
  我们说过,诗歌表达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以上六类只是一个大的概括。当然也会有例外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诗句作具体的分析。
  今天我们学习了关于诗歌鉴赏的初步知识,现在我们学以致用,看我们是否掌握了。
  (1)从意象和词语的锤炼来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一个简单分析。结合全诗,说说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总结:
  菊花在古代含有高洁之意。采菊东篱下,代表了一种节操的持守。南山就是庐山,历来也是隐居者喜欢的地方。这两个意象表明陶渊明暗示自己品格的高尚。
  见:无意看,悠然见南山,表明作者内心的从容自得和闲适洒脱。
  “结庐在人境”,隐士居住的地方,常常在深山无人处,可陶渊明不是,人境,人很多,生活在人世间。
  “而无车马喧”。门前没有车马的喧闹,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已经脱离了官场,已经和官场上的人没有什么来往了。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你的心离名利的竞逐远了,那怕你住的地方在车马旁,也一定会像深山中一眼清静,就算你住在深山,门前没有车马,可是你心中想的都是名利场上的事,耳边怎么没有车马的喧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在文化史上,就有一个传统,用来代表品格的高雅。所以采菊东篱下,代表了一种节操的持守。有许多人能做到这一步就不错了,像我们说到的屈原。但下句“悠然见南山”有一种从容自得,悠闲洒脱的感觉。后来的苏轼有点像他,明月几时有?看到明月,想到何事长向别时圆?然后想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超越。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飞鸟回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归宿,人也一样,在人世间要找到一个自己的立足点。找到自己的归宿,这个归宿,不仅仅是现实,也指我们精神上的归宿,有人一辈子锦衣玉食,可是一辈子夜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虽然想把人生的真谛传达出来,但是并不是能用语言来表达的?为什么?有些情感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有些情感你表达出来别人也不一定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人生的这一境界。
  通过这样分析,我们就可以得出这首诗歌的情感:只有宁静安详的心态,才能有闲适和自得的精神境界,才能在污浊的社会中保持自己率真的本性。
  课后作业《过故人庄》
  因为时间关系,不能再对诗歌作更深入的探讨,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诗歌是情感的音乐,心灵的舞蹈。诗歌带着感发的力量唤起人内心深处的许多美好的情感,让我们的心永远活泼灵动,热爱诗歌就是热爱生命!
  从民族的情感来说,诗歌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与象征。如果说中国文化象辽阔的河流,那么诗歌就是河流中最美丽的浪花,如果说中国文化是闪耀的星辰,那么中国的诗歌无疑就是最迷人的月华。时间与空间可以使我们分割,但是情感与文化却使我们相聚相依。
  热爱诗歌,让美丽的诗歌在我们心中流淌!
  感谢所有的老师,也感谢所有的同学!


该文章转自[初高中语文123资源网]:http://www.yuwen123.com/Article/201110/5114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