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栽培方法

标签:
杂谈 |
繁殖方法
移植母竹或埋鞭根繁殖。母竹以选2—3年生,秆形较矮小,生长健壮者为佳。挖母竹时,应留鞭根1米许,并带宿土,除去秆稍,留分枝5—6盘,以利成活。埋鞭繁殖,应选生长良好的鞭根约1.5米左右,笋芽饱满,2—3年生者,于早春二月间栽植为宜。
竹子盆景矮化制作技巧:
http://img03.taobaocdn.com/imgextra/i3/385278554/T22ApGXbxaXXXXXXXX_!!385278554.jpg
http://jky.qzedu.cn/zhsj/hhzp/mb-hh/06-z.jpg
紫竹,禾木科刚竹属。拉丁名:Phyllostachys
紫竹:
竿高3-8米,有的可达10m以上,径2-5cm。新竹绿色,密被白粉和刚毛,当年就逐渐全部变为紫黑色。竿环隆起,箨鞘淡棕色,无斑点,密生褐色毛,箨耳发达,镰形,紫色而具遂毛,箨舌长而强烈隆起,箨叶绿色,直立,有皱折。小枝黑色,顶端具2-3叶,叶脉也为紫色,叶片窄披针形,长4-10cm,先端渐长尖而质薄。笋期4月中下旬。
分布习性:
紫竹主产亚热带地区,性较耐寒,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安徽、河南、湖北、陕西、贵州等省均有分布,据说湖南南部尚有野生紫竹林。我省各地城乡庭院中多有小片种植。安吉有较大规模集约栽培的紫竹林和紫竹苗圃。适生于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且湿润而又排水良好的立地。一般垂直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下。
栽培管理:
紫竹栽种繁殖一般采用移植母竹或埋鞭育苗繁殖方法。一般要切去竿梢,留分枝5-6盘,以便成活。于早春二月间移栽植为宜。移植竹母应注意覆土盖草,浇足水分,并用支架固定以防摇动。
栽培的紫竹竹林一般保留3年生竹,采伐4年以上的老竹。当竹林发育生长过密时,应择老竹酌量疏伐。一年内于早春出笋前、6月霉季竹林恢复期或秋季至少施肥1—2次。至于护笋养竹、松土除草、浇水防旱等,为竹林抚育管理的基本措施。
观赏特色:
相传观世音曾居住在普陀落珈山的紫竹林中,所以至今观音庙旁大多植有紫竹林,使紫竹披上佛教的神奇色彩。竹竿和枝条由绿变紫,黑褐光亮,在竹类中独此一种,因此特显珍稀。又因竹叶青翠,姿态风雅,也适于观姿。
园艺配植:
可以片植,形成紫竹园或紫竹林景观,更多见丛植于庭园山石之间或斋、厅堂四周,园路两侧,池旁水边,造就一些竹石、竹水或竹子与建筑物的小景,幽篁环绕,清风瑟瑟,意趣横生。
其它: 除观赏外竹材用途也较广,竹竿天然紫色,可加工手杖、鱼竿、箫笛、书架及各种工艺品。
四、毛金竹:
为紫竹的变型,别名毛巾竹,形态特征与紫竹相似,但幼竿呈绿色,以后渐变为灰白色,竹竿较粗大,高可达18m,竿壁比较厚。
1528893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