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分辨黄水晶和玻璃

(2013-10-09 21:09:29)
标签:

黄水晶

鉴别水晶与玻璃

宝石

珠宝

碧落赋珠宝

时尚

黄水晶在宝石界被称为水晶黄宝石,由于亮度与彩度都十分出色,只要是透明而光洁,都称上品。而且又远比黄玉剔透,因此备受消费者青睐,常被切割成坠饰或戒面。由于天然黄水晶极为稀少,价格也比较昂贵。那么如何鉴别天然黄水晶?天然黄水晶有什么鉴别方法呢?
今天,小编教大家几个方法?
1. 触摸法:水晶都是晶体,传热快,玻璃为非晶质,传热慢。所以手握水晶会感到冰凉入心,佩带一小会儿之后,便与体温同步;而玻璃则有温感。记得,我一个专做黄晶的叔叔辈的跟我讲过相识的一件事。他的一个朋友(外行)花了几千块买了一个水晶球(现在天然的一般的水晶球都是以万开价的,明显是玻璃仿的伪劣产品),托他鉴定一下。他用手掌贴近“水晶球”的表面,发现没有想像的那样的冰凉,而且手印(人体分泌的油脂)没那么快消散,他已经确定这是玻璃仿的。一是价格不合理,二是入手没那么冰凉而且手印不会消散。
小编在此奉劝各位喜欢黄水晶并且想要入手的朋友,切勿贪小便宜,不然用不少钱去买一串玻璃来戴那真是得不偿失。
2. 观察内含物:以20倍珠宝放大镜观察:水晶内常有天然融入的气液包含体、絮状物、共生矿物、冰裂、层裂等瑕疵,毫无瑕疵的晶体大多有问题。玻璃表面和内部常有漩涡状的细纹,很像将蜂蜜倒入清水里之后由于搅拌不均而产生的现象。另外关于气泡的问题,有一说将含有气泡的笼统列为玻璃,这是很不严谨的。首先天然水晶可能含有气泡,是在其结晶生长过程中混入的天然气液体,气泡微小细密,具有水润感,犹如石中的雾气,而且分布有致,如云如雾,具有美感(如包含物多到形成图象,则为异象水晶,如白幽灵等)。劣质玻璃确实容易含有气泡,形状和排列多不规则,感觉突兀,缺乏浑然天成的一体感。不过,从现实的角度看,用来仿冒水晶的玻璃往往制作精良,不会这样不上太面,不然只能在地摊上蒙人了。
小编认为,人无完人,珠宝这种东西也是没有十全十美,有一点瑕疵是正常的,那是历史的馈赠。不洗天然水晶的种种瑕疵的朋友还是去入手一串玻璃吧。当然,还是会有一些特级的黄水晶如同玻璃一般通透并且没有一点瑕疵。据小编的那位开专做黄晶的珠宝厂的叔叔辈的人物,一批黄晶原石还是可以挑出2-3条特级的黄晶手串的。不巧的是小编奶奶手上正戴着一条12mm的,那条真是极品得连小编都想入手一条。
可惜这种货一般很少,所以想要入手一条这样质量的黄晶手串的朋友,一定要认真衡量质量和价钱的比例是否合理。不然的话,得到手的如果是玻璃的话,那真是得不偿失。
3. 断口鉴别:玻璃断口的式样大家都很熟悉,是光滑弯曲如贝壳的凹痕;而水晶是矿石,断口处能够看出石质感,而且水晶是结晶体,断面不会出现玻璃那样的痕迹。
小编认为能这样做的都是狠人,尼玛谁会那么狠心捶烂一颗窝珠窝得那么漂亮的黄晶单珠。不过这的确是分辨黄晶和玻璃的最佳办法。小编认为这应该是所谓的石质感吧。如下图:
http://s4/mw690/76fc6acdgx6DilEvDt993&690
   4. 工艺:愈是珍贵的宝石,打磨越发精细,例如钻石的切割,已然成为一门艺术。玻璃假宝石价格低廉,所以磨制粗糙,表面多不平滑,刻面之间的交棱不平直,孔眼不精致--尤其是这个孔眼,玻璃质脆,孔眼处容易破裂,正好可以进行断口观察。
这才是的吗!那些看完第三条方法而去捶烂黄晶单珠的朋友可不关我事。。。
5. 光学鉴别:玻璃是不结晶的均质体,水晶是结晶的非均质体,在偏光镜下转动360度有似明似暗变化的是天然水晶,没有变化的是假水晶。另外,某些天然水晶如紫晶有二色性,假晶则没有。
这就是所谓的色差。
6. 硬度区分:水晶硬度为7,玻璃通常为5.5左右,所以水晶划刻玻璃时,水晶无痕玻璃有痕。(舍得的话,用饰品不太明显的部位在玻璃上试试看)爱心提示:硬度实验只针对水晶族的宝石,不要拿这个方法去鉴定非水晶族的宝贝,像蜜腊、珊瑚、砗磲、珍珠之类的有机宝石、或翡翠等玉石科的东东。另外从宝石学的角度,硬度和脆度是两个概念,也就是说硬度大不代表摔不坏,所以鉴定前一定先搞清你家宝贝的具体物性再动手,佩带的时候也不要太野蛮。
7. 发丝鉴定(双折射):发丝鉴定专门针对圆球状晶体:将水晶放在一根头发丝上,轻轻转动晶石,当转到某一方向时出现双影,即一根头发变两根,效果清晰明显,这是由天然水晶的晶体排列产生的双折射现象,假晶做不到。双影效果越明显,说明晶体质量越好,有些杂质过多的天然水晶可能双折不明显,或出现发丝扭曲、直线变断线等现象,这样的晶石质量就差一些。
小编认为,单纯从水晶的物理性质去分辨水晶和玻璃,是绰绰有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