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预订五台山民宿时偶然得知,农历四月初四是文殊菩萨的诞辰,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从初三至初九不仅一房难求,而且价格是平时的3~5倍。不得已改变行程:取消原打算阳泉多住一天(狮脑山百团大战纪念馆及其它景点);在五台山住两晚的计划压缩为初二(5月13日)到台怀镇,初三下午离开。一整天仅够玩个中心区域。
近20年后再游五台山,变化巨大。山绿多了,路好走了,游客多了,香火更盛了。经过园林美化的中心区域,桃花、海棠盛开,映着蓝天白云、红墙白塔,真的很漂亮。


(中心庙宇群)

时间有限,拣最重要的寺庙拜一拜。
1、大显通寺(门票10元)
作为全山寺院之首的显通寺,不仅历史悠久,且建筑亦非常恢弘、精美。
庄严肃穆的大殿中,信众双手合十虔诚地祷告、跪拜;殿外的香炉里满是香客的敬香、红烛;烟雾缭绕中,我们围在旅行社的小旗旁蹭听导游的介绍。
全寺最高处的金殿、金塔,在阳光下煯煯生辉;香客们挨个顺时针绕着金塔转,口中不停念着“阿弥佗佛”……



(最高处的金殿)

(三座风格各异的金塔)

(钟楼)


2、菩萨顶(门票10元)
菩萨顶有南、北两个门,从最高处的北门进,往下走比较省力;从南门进则一路登台阶向上。来朝拜的善男信女们,虔敬地三步一跪九步一叩,一直到大殿上。

(大文殊殿前)

(黄庙的特征之一)

(侧看菩萨顶,有一段台阶)




在这里,我们的目光被路边用铜丝编制成的精美工艺品吸引了。这是一个60开外的汉子,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用工具熟练地抝着铜丝,不需要图纸就能制成活灵活现的各种动物。在与他短暂的交谈中,得知他凭手艺已干了20多年。


3、殊像寺
我们初三上午进的寺院,这里是文殊菩萨的主道场,寺里的僧人和志愿者都在忙着明天的大事,很隆重的样子。

(川流不息的人群)

(奉献的诞辰礼品)


(志愿者在忙着布置花篮)

此外还进了罗睺寺、塔院寺、万佛阁、广化寺,每座寺院游(香)客都很多。五台山既有青庙,也有黄庙,又逢两大菩萨诞辰,本地的、外地云游来的僧人随处可见。四大佛山之一的五台山名至实归。







历史上著名的宋代名将杨五郎传说在五台山出家,并非台怀镇的五爷庙,而是在兴国寺,又称五郎庙。因时间紧,不顺路就没去。另一个遗憾是来不及去黛螺顶,那里可以俯瞰中心庙宇群。还有美中不足之处是中心区域内在搞大规模的违章拆除,尘土飞扬。

(停车场里满满的房车)

交通攻略:
阳泉刚开通每天一班到五台的大巴,不过需在五台县换乘中巴(75元/人);太原、大同往返五台(台怀镇汽车站)大巴班次多。
60岁以上免五台山大门票,大多数寺院亦免费。
景区内有景交车,2元/人/次。
注:
1、五台山由古老结晶岩构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之内称台内,台内以台怀镇为中心。五台山最低处海拔仅624米,最高处北台顶海拔3061.1米,有“华北屋脊”之称。
2、显通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北侧,是五台山规模大、历史悠久的寺院,也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全山寺院之首,与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寺庙。该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69年),初名大孚灵鹫寺。北魏孝文帝时扩建,唐代重修,并更名“大华严寺”。明初重建,太祖赐额
“大显通寺”。1982年,国务院将显通寺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菩萨顶,五台山中规模最大的黄教寺院。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北侧灵鹫峰上,占地45亩,殿堂楼房430多间。据传为文殊菩萨道场,即文殊居住处,故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此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历代曾多次重修。明永乐以后,蒙藏藏传佛教信徒进驻五台山,遂成为五台山黄庙之首。清朝之康熙、乾隆帝曾数次朝拜五台山,住宿于菩萨顶,赐菩萨顶大喇嘛提督印,并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等,均须向大喇嘛进贡。
4、殊像寺位于台怀镇中心寺庙群,原来的五台山十大青庙、五大禅处之一,全国重点汉传佛教寺庙。寺庙的大文殊殿供奉了五台山最大的一尊文殊菩萨像,因此被称为“文殊祖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