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修订信息||202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变化
(2021-04-08 09:13:12)课标修订信息||202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变化
SPRING EQUINOX
(以下摘自公众号“追寻数学本质”)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数学抽象)(数学的一般性)。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模型)(应用的广泛性)。
二、数学核心素养在不同学段的表现是怎样的?
数学核心素养表现:
高中:数学抽象,直观想象 逻辑推理,数学计算 数学建模,数据分析
6个
初中:抽象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 推理能力,运算能力
模型思想,数据观念 7个
小学:符号意识,数感,量感,空间意识,几何直观 推理意识,运算能力
模型意识,数据意识 9个
,再加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三、学段与课程内容结构有什么变化?
(一)学段变化
将小学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
(二)课程内容结构变化
1.四个内容领域不变。
2.领域下设主题。
主题有变化:
(1)增加:数量关系。
(2)整合:数与运算、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3)调整:常见的量调整到综合与实践。
(4)改进:综合与实践以跨学科为主,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安排。每学期内容不少于10%,大概为8个课时。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
3.具体内容变化。
(1)百分数移到统计。
(2)把负数、方程、反比例移到初中。
(3)强化字母表示数的内容。
(4)从一年级开始加强代数思维的训练。
史宁中教授的金句:
1.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什么?小学的那点数学知识,即使不学,到初中一年也就补回来了。小学关键是要教孩子们想问题,学完以后对数学有感觉。
2.教材要把所学内容的数学本质是什么、它关联的核心素养是什么讲明白。
3.现在课程内容修改后,小学数学学习可以省出一年时间。这一年时间用来做什么?让孩子们想问题,学会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悟出来。
4.数学最终必须要舍去背景,得到一般的东西。数学学习是一个从实例出发,不断舍去背景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