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八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
(2019-02-25 17:00:40)统编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八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
第五单元
小真的长头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栅”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套”等13个字和“牧场”等14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正确提取小真说自己的长头发能做事情的有关句段,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真说她的长头发能做些什么,感受大胆想象的神奇。
3.能发挥丰富的想象,想象小真的长头发还能变成什么,用来做什么,与同学说一说,相互交流,比比谁的想象更奇妙、有趣,感受展开想象的乐趣。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栅”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套”等13个字和“牧场”等14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按照要求提取有关语言文字信息,并转换成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语言文字信息的意思内容。
3.能依据课文有关内容展开想象,把想象到的内容与别人说一说,交流交流。
我变成了一棵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希”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状”等13个字和“吃饭”等18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默读课文,梳理出课文中想象的内容,说说自己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和怎样有意思,感受想象内容的奇妙。
3.能参照课文,说说自己想变成什么,说说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感受展开想象的乐趣。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希”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状”等13个字和“吃饭”等18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默读课文,梳理出课文中想象的内容,说说哪些想象内容有意思和怎样有意思。
3.能参照课文中想象的内容进行想象,与别人说说想象的内容,交流交流。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教学目标:
1.结合单元的课文,了解大胆想象在表达上的作用和意义。
2.参照题目提供的例子能把自己按的手指印画成想象中的事物,比比谁的新奇。
3.选一个题目提供的开头,展开想象,四人小组接龙编写故事。
语文要素:
1.了解大胆想象在表达上的作用和意义。。
2.展开想象,画想象中的事物,进行接龙编故事。
习作例文和习作
教学目标:
1.通过习作例文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大胆想象在表达上的作用和意义,知道想象既要大胆不拘一格,又要自然合理。
2.能能选择课本提供的一个题目,或自己想写的题目,大胆想象,写一篇属于自己想象世界的习作。
3.与同学交换习作,相互交流,说说自己喜欢同学习作的什么内容,哪里需要修改。
4.用上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修改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把自己的想象世界写清楚。
第六单元
童年的水墨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墨”等6个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墨”等11个字和“水墨画”等13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溪边》。
3.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人影给溪水染绿了。”等两个句子的意思,了解诗歌内容。
4.能结合诗句的意思,借助插图和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说说自己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怎样的画面。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墨”等6个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墨”等11个字和“水墨画”等13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溪边》。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句子。
4.能结合诗句意思,借助插图和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说说诗歌描绘的画面。
剃头大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剃”等10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表”等12个字和“大师”等18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分别找出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句段,然后说说两人给小沙剃头有什么不同。
3.能一边默读一边思考问题,试着回答设定的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难懂的句子。
4.能与同学交流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做题目。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剃”等10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表”等12个字和“大师”等18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按要求提取语言文字信息,回答问题。
3.能运用提问题和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肥皂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廊”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皂”等12个字和“肥皂泡”等13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和”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能找出吹肥皂泡过程的有关句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3.以提供的句子为例,在课文中找出不容易读懂的句子,运用联系上下文、提问题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读懂这些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
4.读读作者展开丰富想象写的句子,体会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的情感,能展开想象,说说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廊”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皂”等12个字和“肥皂泡”等13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和”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能按要求提取有关语言文字信息,转换成自己的话说一说。
3.能运用联系上下文、提问题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我不能失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耀”等5个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结尾宋庆龄的话,感悟宋庆龄守信用的好品质。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耀”等5个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难懂的句子,感悟人物的特点。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教学目标:
1.能依据题目提供的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和自己想到的这样的词语,参照泡泡提供的例子,与同学展开交流:这些词语让自己想到了谁,为什么会想到他。
2.交流后,选一个人写一写,要围绕这个人一个特点写,要把这个特点写清楚。
3.写完后,能参照题目提供的例子,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给自己的习作起个题目。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教学目标:
借助课文例子,通过交流讨论,了解总结读懂难理解的句子的方法,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建议:在《我不能失信》教学前教学。)
识字加油站
教学目标:
借助情境图和词串,能正确认读“旭”等6个生字;并根据词串展开想象,说说想到的画面。
词句段运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语境中认识多义词这种语言现象。
2.能参照提供的例子,选一个开头写一句先概括后具体的话。
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通过一定的形式,诵读和背诵“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等四句我国古代关于“改过”的名言。
第七单元
我们奇妙的世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呈”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呈”等13个字和“奇妙”等24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能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天空和大地,感悟作者寻找发现美的用心。
3.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对“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理解,感悟作者对这个奇妙的世界的喜爱。
4.读一读描写普通而又美的事物的句子,感受普通而又美的事物,能仿照例句,写一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又美的事物。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呈”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呈”等13个字和“奇妙”等24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能提取并复述有关内容。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难懂的句子。
4.能仿照例句,写一写优美生动的句子。
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窃”等10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宁”等11个字和“宁静”等18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差”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把握内容要点,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
3.读懂第4、5自然段,了解并能说说它们是如何把关键语句的意思写清楚的。
4.理解指定句子中“窃窃私语”等两个加点词语的意思,了解“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窃”等10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宁”等11个字和“宁静”等18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差”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把握内容要点,复述课文内容。
3.了解如何围绕关键句子的意思构段的写法,能在实践中运用。
4.了解“拟人”的修辞效果。
火烧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檀”等6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必”等11个字和“火烧云”等7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模”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
3.了解课文中表示颜色词语的结构,说说几个类似的。
4.能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写了火烧云的哪些特点,以及从哪些语句了解到的,了解如何把一个意思写清楚,感悟作者看到火烧云的喜悦心情。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檀”等6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必”等11个字和“火烧云”等7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模”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能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如何把一个意思写清楚。
口语交际《劝告》
教学目标:
1.借助提供的例子,了解劝告的基本要求:注意说话的语气;换位思考。
2.根据提供的情景,按照劝告的基本要求,与同学一起尝试劝告别人。
3.在劝告的过程中,双方要注意做好应对交流。
习作《国宝大熊猫》
教学目标:
1.参考题目提供的问题,提出自己想了解大熊猫的问题。
2.参考题目图表的信息和自己查找的资料,围绕题目提供的问题以及大家提出的问题,写一篇习作,介绍一下国宝大熊猫。
3.写完后,通过自我检查和与同学交换检查,试着用修改符号改一改不准确的内容;如还有介绍不清楚的,则补充新的内容。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教学目标:
知道在习作等语言运用的过程中,通过仿写和运用等方法,有意识用上平时积累的语言(词语和句式)。
词句段运用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的课文里子了解运用问句开头
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并参照提供的类似的开头,用问句作为开头说一段话,介绍一种事物。
2.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寻物启事的格式要求,能格式正确写一则寻物启事。
书写提示
教学目标:
复习笔画较少和笔画较多的字书写要点,能在田字格上写好“止”等4个笔画较少的字和“露”等4个笔画较多的字。
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通过一定的形式,诵读和背诵“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等4个8字成语,了解它们的意思,感受运用成语的精妙。
第八单元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箱”等10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性”等12个字和“性子”等18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缝”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3.默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填写课后的表格,了解课文内容,能借助表格用自己的话和课文的语句复述这个故事。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箱”等10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性”等12个字和“性子”等18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缝”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3.默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能用课文提纲复述故事。
方帽子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橱”等6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嚷”“溜”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默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能说说课文中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橱”等6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嚷”“溜”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默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其中一个内容。
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婆”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漏”等13个字和“里屋”等8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默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说说故事中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3.选择喜欢的部分,和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4.借助示意图和课文提纲,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这个故事。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婆”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漏”等13个字和“里屋”等8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角色的心情、语气,体会故事趣味。
3.能默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
4.借助示意图和课文提纲,复述故事。
枣 核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核”等8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折”“涨”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能默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感悟枣核的聪明勇敢。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核”等8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折”“涨”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能默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
教学目标:
1.能自然大方,运用合适的语气、表情、动作等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以吸引人。
2.能认真留心听同学讲故事,记住主要内容。如不清楚,及时追问,然后给出建议。
3.听故事后,能给予恰如其分的评议,说说故事最有趣的内容;讲故事的应给以回应。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教学目标:
1.借助题目提供的图画和提示,选一种动物为主角,大胆想象,编写一个童话故事。注意把故事的过程写清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写完后读一读,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教学目标:
借助这个单元的学习,总结复述故事的要求和方法。
识字加油站
教学目标:
利用形声字构字特点,借助拼音,能正确认读“咳”等6个口字旁的字,“谚”等4个言字旁的字,和多音字“吐”,以及它们构成的词语,激发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品质。
词句段运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句子中,体会由象声词组成的短语的表达效果,并仿照例句试着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2.通过具体例子,了解给故事起带有反义词点明角色有趣题目的方法,并说说几个类似的题目,和同学交流。
3.通过具体例子,了解用自己的话转述提示语在前的别人说的话的方法,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通过一定的形式,诵读和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通过图文对照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歌意思,感悟诗人情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