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十种类型
(2015-01-21 16:29:04)
标签:
教育 |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十种类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老师有必要设计多样化的练习:
一、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自主构建的过程。一方面,教师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另一方面,教师又可以利用练习来让学生自主探索并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长、正方形的面积”后,可设计这样的练习:用 16厘米长的铁丝,围成几种边长是整厘米的长、正方形?它的周长一样吗?它们的面积怎样?你发现了什么?
二、
实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练习不仅仅停留在单一的书面练习和口头练习上,还要重视学生练习的实验性。如在验证“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结论时,可设计如下练习:全班分为几个小组,部分用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实验,部分用不等底和不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实验,从而发现规律。
三、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如果仅仅靠听和看,最多能吸收30%的知识,如果动手操作,可掌握90%以上的知识。孩提时自己动手制作的玩具,可以终身难忘。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可设计如下练习:用24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摆出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来算体积。
四、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通过设计创造型的练习,促使学生再发现、再创造。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9”时,11—9怎样算?
五、
练习设计,一方面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另一方面,以要根据学生在认知、能力、性格、兴趣方面的差异,设计出差异性的练习。
六、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能力弱、时间短、稳定性差,因此一节课中有相当一部分时间都用在练习上。游戏练习更受学生欢迎。练习的形式有开火车、找朋友、对口令等等。
七、
合作型练习是对学生完成练习的方式而言。许多练习,可鼓励学生通过共同讨论、共同探索、共同交流来合作完成。如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圆的认识”后,可设计:自行车车轮的车轴必须安装在哪里?为什么?
八、实践型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老师要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如学习“比例”后,让学生选择适当的比例尺画出自己家的平面图等等。
九、自主型
所谓自主型练习,是指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在练习的内容、完成练习的形式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如学习“统计图表”后,可让学生自己去设计练习,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去搜集有关资料,制统计图表。也可自己去搜集有关资料,制统计图表。还可把调查统计中发现的问题用“数学作文”、“数学日记”、“数学调查报告”的形式写出来。
十、开放型
开放型练习是指练习题的内容、条件、问题、解题策略或结论具有开放性,它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