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看到了科通Comtech整理的#科通故事汇#,把电路故事捋了一遍,学习的同时分享。
*************************
电路的故事1:电子电路的基础是三极管,巴丁、布拉顿和肖克利发明了三极管,并因此获得了哦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不过,肖克利并不是第一个半导体三极管的发明人,发明人是巴丁、布拉顿,肖克利只是发明了改进型的半导体三极管,不过我们现在用的多是肖克利的设计,可见微创新由来已久!
故事2:肖克利发明晶体管后,贝尔实验室并未委以重任,肖克利一怒之下到加州发展,来到硅谷后在斯坦福大学园开了一个公司,虽然他不善管理、脾气暴躁,但招人却有一套,他自己设计了智商测验和心理测验,在他招的人中有8人影响了全球半导体,由此也可见,肖克利有做猎头的潜质!
故事3:由于肖克利不懂管理,所以公司成立一年后,连一只三极管也没造出来!他手下有8个优秀的青年密谋赶跑了却失败了,肖克利恨的牙根直痒,称他们为“8叛逆”,不过,他没想到这一称谓却成了硅谷一段辉煌历史的代名词!这8个人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啊。
故事4:“8叛逆”离开肖克利后,有人建议他们别打工了,自己开公司,结果找了30家公司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和他们合作,这时一个叫Sherman
Fairchild的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愿意投资他们。这个Sherman
Fairchild是个发明家,靠发明挣了很多钱,所以他能独具慧眼看透半导体技术的发展!
故事5:Sherman Fairchild
的经历和《美国队长》有点类似,1917年一战爆发的时候他想参军,结果因为体质虚弱没有被**录取,之后他会他父亲从政府那里拿到一笔投资,开发航空相机项目,并据此发明了航空照相机,他成立的仙童摄影器材公司在航空照相领域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
故事46:1986年,法金和Carver
Mead又创立了Synaptics公司,这个公司的产品跟我们目前的很多电子产品都有关,Synaptics是全球领先的触摸屏供应商,它很多电脑、笔记本、手机及便携产品提供触摸屏方案,客户包括了华硕、宏碁、戴尔、惠普、索尼等等,看来法金是个创业高手啊。
47没找到。
故事48:英特尔推出4004微处理器后,市场反应很冷淡,销售量很小,根据与日本客户的协议,4004不能卖给计算器厂商了,剩下的市场就只有计算机厂商。但在当时的1971年,全世界的计算机市场只有2万台左右,如果有10%
份额意味着只有每年2千块4004芯片销量,怎么办呢?
故事49:4004销量不好的一个原因是其性能还不出众,4004售价360
美元。每次只能处理4位操作数,运算速度只有每秒6万次,比实用的计算机差很远。三年以后,法金和Shima一起开发了8008-8位微处理器取代
4004。1974年,Intel发布了8位微处理器8080,个人电脑时代终于开启了。
故事50:808的成功完全出乎英特尔的预想,它被广泛用于各种控制系统和嵌入式系统中。1974年4月,家用计算机之父亨利•爱德华•罗伯茨推出了基于英特尔8008芯片的新款微型计算机——牵牛星8080,售价不到四百美元,这使计算机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可能,也带出了更多风云人物!
|
|
| 故事51:有两人看到了《大众电子》(Popular
Electronics)上牵牛星8080广告后,认为给这种计算机编写软件大有市场,他们想利用在BASIC语言上的优势为牵牛星8080撰写一套程序。为了接这单生意,他们成立了一家公司,叫Microsoft,对,就是微软,这两人就是保罗•艾伦和比尔•盖茨。
52也没找到,不知是不是编号编错了?
故事53:不过他们有共同的爱好:喜欢计算机编程,他俩自中学认识后一直结伴做事,1974年,在盖茨的怂恿之下艾伦休学后到波士顿找商机,那年12月,他俩在哈佛大学某家比萨店里畅想未来,艾伦问:“你觉得我们公司会有多大规模?”盖茨回答说:“我觉得我们能请三十五个程序员吧。”
故事54:有梦想才有成功的可能,看到牵牛星8080广告后,艾伦带着盖茨编写的程序找罗伯茨并得到了他的认可。微软公司也就此成立,随着家用计算机市场迅速壮大,各家计算机生产企业对软件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保罗•艾伦和比尔•盖茨牢牢地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他们改变了计算机世界。
故事55:牵牛星8080促成了微软的成立,也促成了另一家伟大公司的成立,也是1975年,沃兹尼亚克看到《大众电子》上牵牛星8080的电脑介绍后,立即拿给他的好朋友史蒂夫乔布斯看,不过乔布斯一点不激动,原来他有自己的一套电脑设计方案。这俩组合怎么也是一文一武啊。
故事56:乔布斯在创意和销售方面有过人的天赋,而沃兹尼亚克则是计算机天才,两人组合堪称完美,1976年3月,乔布斯和沃兹几经周折捣鼓出了他们的第一个产品:一种看上去像木盒子的产品,它就是“苹果I型”个人电脑,这个面貌丑陋的怪物就是今天风靡全球的个人电脑的始祖。
故事57:“苹果I型”个人电脑销量并不好,1977年4月16
全新的“Apple II”在西岸电脑展隆重面市,大获成功,不像其他之前的微电脑,Apple
II看起来更像是家用电器而不是一个电子仪器,它的上盖可以拿起,便于更改内部硬件设置,包括主板上的8个扩充槽及内存插槽,最高有48
KB内存。
故事58:在80年代,Apple
II是美国教育系统采用的标准电脑,在中国80年代初,大量的Apple
II机型涌入国内。曾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科研和工业控制领域,培养了很多计算机人才,相信很多计算机领域的人都还记得初次使用苹果2的体验,当然,Apple
II也推动了我国计算机业的国产化。
59又没找到……
故事60:我们再回去讲讲“8叛逆”的故事,“8叛逆”离开仙童后,都各自开创了惊人的伟业,“8叛逆”中的尤金•克莱纳(Eugene
Kleiner)在成立仙童时负责融资,为其日后走向VC打下了基础,虽然当时他仅为仙童融得10美元资金,但是不妨碍他日后成就了一家赫赫有名的投资公司。
故事61:这个公司就是Eugene
Kleiner1972年成立的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风险投资公司KPCB(Kleiner
就是那个K),这个KPCB在半导体和互联网领域可是鼎鼎大名,它投资的公司你一定知道:网景公司、康柏公司、太阳微系统公司、美国在线、亚马逊书店、谷歌!还有伟创力公司、LSI、赛灵思…
故事62:Eugene Kleiner有很多名言,这是其中一部分,估计对很多管理人都有启发:1、有钱的时候拿着(Kleiner
第一定律)。2、有时候恐慌是适当的反应(Kleiner
第二定律)。3、确定狗会吃**,不管一个技术有多牛潜在市场有多大确认顾客真的想要。4、决定越难做你选择什么就越不重要
故事63:Wilfred Corrigan 于1979 年辞掉Fairchild Semiconductor
的CEO职务后,于1981年创建LSI 公司,KPCB也投资了该公司,2年后,LSI在纳斯达克上市,IPO 市值高达1.53
亿美元,创融资记录,至今,LSI的大量技术在存储、网络、消费电子中应用,你的硬盘中就有LSI的技术。
故事64:再讲讲其他“8叛逆”的故事,朱利叶斯•布兰科(Julius
Blank),1925年出生,于1950年得了机械工程学士学位。1952年,他加盟AT&T旗下西部电气(Western
Electric)位于新泽西州卡尼市的工厂,并参与开发了一种机器,该机器生产的电路用于首款无需接线员的长途直拨电话。
故事65:也是在这个工厂,布兰科认识了Kleiner,就是后来创办KPCB当风投的那个,后来,布兰科也从事了半导体投资,可见年轻时交友很重要啊,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二人于1956年共同跳槽到了肖克利的实验室,结识了另外6位青年才俊。
|
66、67又没找到,怀疑是不是新浪微博屏蔽掉了,怎么漏这么多——解释下,虽然微博屏蔽,但是发帖人自己看得到,只是别人看不到而已。
故事68:再说说“8叛逆”中的琼•霍尔尼(Jean
Hoerni),Jean Hoerni发明了平面加工工艺(Planar
process),也就是现代集成电路的制造工序,该技术是所有现代半导体生产技术的基础!堪称为“20世纪意义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奠定了硅作为电子产业中关键材料的地位。
故事69:琼•霍尔尼1924年出身于瑞士,他是剑桥大学和日内瓦大学的双料博士!1952年,移居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在那里结识了肖克利,之后加盟肖克利实验室,再后来,“硅谷八叛逆”成立了仙童半导体,在新公司里琼•霍尔尼展示了他的才华,发明了举世瞩目的新技术。
故事70:当时,Kilby发明的集成电路有缺陷,因为其电路元件依赖于金丝连接,这种连线阻碍了该技术用于大规模电路的可能。霍尔尼在1958年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解决了大规模应用问题,就是在硅上制造PN结,并在结上覆盖了一层薄的硅氧化层作绝缘层在硅二极管上蚀刻小孔用于连接PN结。
![电路的故事 20121116_forum_70.gif]()
故事71:琼?霍尔尼的方法有些类似于利用底片冲洗照片的过程。开始,他用的是一片锗或硅。然后他在上面喷洒上一层叫做光阻剂的物质。如果你把光照在上面,光阻剂就会变得坚硬,然后你就可以用一种特殊的化学药品清除掉没有被光照射到的光阻剂。所以霍尔尼就创造了一个光罩。
缺72、73
故事74:再来说说“8叛逆”中的小弟杰.拉斯特(Jay
Last)的故事,他是8叛逆中年龄最小的一个,1929年出生,27岁时拿到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拿到学位就加入了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拉斯特最引以为豪的是他堪比外科医生的双手,精准而稳定,是做精细半导体实验的一把好手。
故事75:在8叛逆联合成立仙童半导体后,杰?拉斯特担任了集成电路研制小组组长,是他将集成电路由设想变成了产品,他带领的小组成功生产出第一块商用集成电路:由4个晶体管和5个电阻组成双稳态逻辑电路,让仙童在集成电路的竞争中取得先机。
故事76:当拉斯特准备在集成电路研发上大展拳脚时,他却被告知集成电路小组的研发经费将会在1961年度被大幅裁减。拉斯特大为恼火,希望诺伊斯能帮一把,不过诺伊斯正在为新二极管工厂开工的事宜忙得不可开交,于是诺伊斯希望拉斯特等待一段时间,没想到这一等就等来了8叛逆的散伙。
故事77:虽然诺伊斯让拉斯特为经费的问题再等等,不过拉斯特没有再等下去,他给老朋友阿瑟洛克打了个电话,诉说自己的苦闷,阿瑟洛克号称风险投资之父,上过时代周刊封面,据说风险投资这个词就是他发明的。当初仙童半导体成立就是他从中牵线,促成了Sherman
Fairchild的投资。
故事78:阿瑟?洛克1926年出身,1951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毕业后即投身投资银行业,他对初创小企业颇有兴趣,也投过几家,其中便有Teledyne。
故事79:在8叛逆离开仙童后,1961年,洛克本人也从东海岸来到旧金山,支持新兴的高科技企业,他投资的企业有英特尔、苹果电脑以及以10亿美金(当时的天价)卖给施乐的Scientific
Data Systems。
故事80:洛克的投资史反映了硅谷的成长史,但洛克作为风险投资家的影响却更为深远他的谦逊和专业精神渗透了整个风险投资业。1997年度《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是英特尔公司的葛洛夫。他却将他和英特尔的成功归功于当初扶持他创业的风险资本家阿瑟?洛克,足见其影响力何其巨大。
|
故事81:洛克了解了拉斯特的苦闷后就劝他另立门户,他知道泰瑞达正准备投资设立一家半导体企业,为军方提供高端半导体元件。他立即向特立特因推荐了拉斯特,并促成了双方的会面。1960年的最后一天,拉斯特带上霍尔尼一起,驱车前往洛杉矶,与特立特因的老板进行了几个小时的商谈。
故事82:这次谈话结束后,拉斯特和霍尔尼就下定决心从仙童辞职了。拉斯特还拉上了罗伯茨因为罗伯茨曾跟他说过有机会离开一定记得带上他。看来拉斯特真是有领导风范,虽然年少却有两个大哥追随,1961年2月,三人正式离开仙童,共同创办了泰瑞达的子公司——阿内尔科(Amelco)公司。
故事83:“8叛逆”中后来唯一没有从商的就是维克多·格里尼克(Victor
Grinich)了,他把自己的实践变成了知识分享出来,1960年,在大家都离开仙童后,他也离开仙童到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并在1975年出版了《集成电路介绍》一书,至今该书还在亚马逊有售。
故事84:维克多·格里尼克(Victor
Grinich),1924年出生,父母是克罗地亚移民,1950年他在华盛顿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1953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在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工作期间认识其他青年才俊,后来,他们联合创办了仙童半导体,照片中诺伊斯右边那位腼腆的青年就是他。
故事85:三位创始人自立门户彻底推开了仙童半导体人才流失的大门。几个月后,David
Allison,David James,Lionel Kattner和Mark
Weissenstern4位仙童工程师获得了雷曼兄弟100万投资,创立了Signetics公司。这个公司号称将整个电子领域的步伐加速了5年时间,为什么呢?
|
|
|
|
|
|
|
|
故事86:Signetics公司的命名方式为SIGnal
NETwork Integrated
Circuits(信号网络集成电路),从这个名字就知道他们的产品了,Signetics是555定时器的发明者,相信不少工程师使用过555定时器!好像中国工科类大学电路实验中就有针对555定时器使用的课程,童鞋们可以回忆下。
故事87:Signetics在成立之初,因为其产品尺寸小、可靠性高、功耗低而受到市场热捧,很快实现了盈利,不过,其老东家仙童半导体迅速凭借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优势抢夺了它的市场份额,虽然后来发明了555定时器,Signetics却没能凭借这个产品再次雄起,1975年,Signetics被飞利浦收购。
故事88:在硅谷半导体产业发展中,仙童半导体的作用就如中国的“黄埔军校”一样,正如乔布斯所比喻:“仙童半导体就像个成熟了的蒲公英,你一吹它这种创业精神的种子就随风四处飘扬。”仙童半导体聚集了大批精英人物,他们把创新的理念带到各个公司,推动了半导体产业的蓬勃发展。
故事89:除了仙童7位创始人出走创业外,其他离开仙童的精英中有查尔斯·斯波克(C.Sporck)和杰里·桑德斯(J.
Sanders)。斯波克后来担任国家半导体CEO,使它从一家亏损企业快速成长为全球第6大半导体厂商。桑德斯曾是仙童半导体公司销售部主任,1968年,他带着7位仙童员工创办AMD。
故事90:就在八叛逆自立门户,创立仙童半导体公司的两年后,在美国东海岸,同样是八位对公司不满的员工愤然辞职,在康涅狄格州成立了国家半导体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怎么也是8啊,看来8不但在中国是吉利数字在美国也是啊。而且这个公司后来竟然收购了仙童半导体。
故事91:不过国家半导体起初并没有仙童那样风光,由于半导体市场激烈竞争以及陷入了与原东家之间的专利纠纷,到了1965年,公司已是难以为继,**大幅下跌,最终被斯普雷格(Sprague)家族所收购。不过,这个收购却拯救了国家半导体,因为财大气粗的新老板买到了很多牛人。
故事92:国家半导体首先搞到的牛人是Molecro公司的两位创始人,一位是拉斯特集成电路研发小组中的吉姆.纳尔(Jim
Nall),另一位是摩尔的助手思必图.豪斯(Spittle
House),这个公司的骨干大多也是从仙童跳槽过来的,收购看中的正是这群经验丰富的集成电路专家。
故事93:国家半导体之后把挖墙角的对象瞄准了当时仙童半导体的总经理查尔斯·E·斯波克(Charles
Sporck),他是诺伊斯的得力干将之一,在诺伊斯升任仙童摄影器材副总裁后他被任命为仙童半导体总经理,斯波克身材壮硕,留着哥特式胡子,是那种令行禁止,动不动就拍桌子骂娘的人。
故事94:斯波克出生于1927年,自小是一个军粉以考上西点军校当一个职业军人为奋斗目标。然而服役后,斯波才发现他根本就不是一块当兵的料。1947年,他一退役就进了康奈尔大学,1951年获化学工程学位。毕业后进入通用电气公司,一干就是6年,负责一个制造电机的车间。
故事95:1959年,他想建立一条新的生产线,但遭工会阻挠,倍感失望后写信给仙童公司并于秋天去面试。当时他的年薪是8000美元,而仙童开出13000美元年薪,于是斯波克打点行装带着他的小家庭,来到西部扎根。仙童正需要他这样的企业家,斯波克真是如鱼得水,成为诺伊斯的得力干将。
故事96:加盟仙童三年后,斯波克升任半导体公司总经理,在斯波克的执掌下,仙童半导体在60年代初期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斯波克一再向总部建议向公司技术骨干提供更多**认购权,但没有成功。1967年2月,他与手下4名成员递上辞呈,成为第一位离去的总经理,斯波克要单飞了。
故事97:对于斯波克的离去,最难过和震惊的是诺伊斯了,不过诺伊斯确实是个慧眼识英的人,他理解斯波克的感受知道他需要一个更大舞台,不过让他意外的是斯波克要去的并不是一家好公司而是濒临破产的国家半导体,一家甚至不能肯定下个月能否发出工资的公司。斯波克可以拯救国半吗?
故事98:当时的国家半导体极端贫困,一个轶闻因为费用问题园丁只能每月来一次,结果大楼前的草长得很高。所以公司IC设计天才维德拉索性开着奔驰养山羊,它把羊栓在汽车保险杆上。《圣何塞新闻》晚报刊登了那只山羊的照片,后来这只声名远扬的山羊竟然被维德拉以很高的价格拍卖了。
缺99、100、10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