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光阴: 立秋

标签:
立秋光阴人文节气文化杂谈 |
分类: 【光阴*节气】 |
立秋(节气)以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秋后下一次雨凉快一次,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东汉崔《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报奏。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http://s8/middle/76e37e76hb951145095e7&690
秋神名叫蓐收。蓐收左耳上盘着一条蛇,右肩上扛着一柄巨斧。《山海经》上说他
住在能看到日落的泑山。
说中的女娲是“人首蛇身”。“蛇身”不只是表示某种图腾崇拜,还指身材好,曲线玲
珑,婀娜多姿。许仙痴迷的白娘子,就是白蛇幻变的美女。
秋后问斩。秋天有杀气。“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秋”。《花镜》上说:此木能知岁。梧桐在清明节开花,如果不开花,这年的冬天就会
十分寒冷。在院子里栽上一棵梧桐树,不但能知岁,还可能引来凤凰。“凤凰鸣矣,于
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凤凰非梧桐不栖。
围着她们起哄,妈妈喊他们回家了。先洗手,然后伸出来,妈妈在他们的手心,每人放
七粒赤豆,再递给他们一碗井水,让他们“咯崩咯崩”咬碎了豆子,和着井水吞下。据
说吃了之后,不生痢疾。
蒸熟了,放在院子里晾干。等到立秋的晚上,大家都吃过饭了,她笑眯眯地,一样样端
出来,让大人孩子边纳凉边吃。吃剩的核不能乱扔,要给奶奶。奶奶用手掀起围裙的两
只角,让孩子们放进去。核要一直留到除夕的晚上,把它们投到炉灶的火里烧掉。这样
就不会得感冒,免瘟疫。
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