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排行榜壹 《书剑恩仇录》《碧血剑》


标签:
书剑恩仇录碧血剑金庸倪匡武侠小说杂谈 |
分类: 【金庸武侠小说排行榜】 |
金庸小说,一共十四部。这十四部小说(其中两个短篇,或是能称“篇”而不能称部),每一部有每一部不同的风格、特色,按创作时间排列如下:
第一 书剑恩仇录
第二 碧血剑
第三 雪山飞狐
第四 射雕英雄传
第五 神雕侠侣
第六 飞狐外传
第七 白马啸西风
第八 鸳鸯刀
第九 连城决
第十 倚天屠龙记
第十一 天龙八部
第十二 侠客行
第十三 笑傲江湖
第十四 鹿鼎记
书剑恩仇录
《书剑恩仇录》是金庸的第一部小说。
第一部小说,有两个可能情形发生:一个可能是:第一部小说是不成熟的习作;另一个可能是:第一部小说光芒万丈,但无以为继。
金庸的情形,很不一样。
《书剑恩仇录》在金庸的作品之中,当然不是很好,但已经光芒万丈,而且,后继者光芒更甚,在举世作家中,很少有这样的例子。
《书剑》在金庸作品中,不是特殊的作品,原因有:其一,《书剑》是“群戏”,主角是“红花会”,而不是一个人或两个人。而红花会一共有十四个“当家”,金庸虽然突出了其中的几个,但必然分散了感染力,以致没有一个最特殊的人物。
武侠小说有一个特点,是相当个体的。读者看武侠小说,要求个体的心灵满足,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越浓,个体的形象越是突出,就越能接受。
虽然后来一直到《射雕英雄传》,金庸仍然在强调“群体力量”,但是在他的作品中,只有《书剑》一部是“群戏”,其余,皆摆脱了这一点,而以一个、两个人物为主。有可能是金庸自己在创作了《书剑》之后,迅速地认识了这是一个缺点之故。
《书剑》采用了“乾隆是汉人”的传说,借乾隆这个人物,写出了既得权力和民族仇恨之间的矛盾,在表达这一点意念上,获得成功。《书剑》中几个主要人物,写得并不出色,反倒是几个次要人物,活龙活现,令人击节赞赏。
作为第一部作品,金庸在《书剑》中,已表现了非凡的创作才能,众多的人物,千头万绪的情节,安排得有条不紊,而又有一气呵成之妙。
《书剑》开始,李沅芷、陆菲青师徒关系那一段,应该是明显地受王度庐“卧虎藏龙”首段的影响。笔法也有刻意模仿中国传统小说之处。而几处在人物出场、提及姓名之际,俨然《三国演义》。
写人物方面的功力,在《书剑》中也已表露。对金庸而言,《书剑》是一个尝试,这个尝试,肯定是极其成功的,这才奠定了他以后作品更进步成功的基础。
在《书剑》中,有一段,写周家庄中,周仲英父子冲突一事,第一次发表时,情节明显取自西洋小说。在修订改正时,完全改去。这说明金庸在他的创作过程中,逐渐成熟,更致力于个人风格的建立,摒弃一切外来的影响。
这种独特风格的逐步形成过程,是金庸的成功过程。《书剑》是金庸成功的一个起点。
在金庸作品之中,《书剑》的地位:排名在第八位。
http://s4/middle/76e37e76hb3b7157c5f23&690《书剑恩仇录》《碧血剑》" TITLE="金庸武侠小说排行榜壹
碧血剑
金庸在创作《碧血剑》时,已在寻求一个新的突破,他这部小说采取了一种特有的结构。书中真正的主角,金蛇郎君,是一个早已死了的人,一切活动,只在倒叙中出现。而另一个摆出一本正经是主角的人物袁承志,相形之下,黯然失色。
所以,金庸在金蛇郎君和袁承志双线并叙的时候,虽然只有一线出色,还有可观之处。到金蛇郎君那一线告一段落之后,就有崩溃的迹象。尤其是到末段,是金庸小说中最差的一段,可称败笔。
这一段败笔,在金庸重新修订他的作品时,几乎整个改写,改写之后,自然比前次发表时变得好得多,但在金庸作品中的“劣品”地位却不变。
在《碧血剑》中,金庸首先向正统的是非观念挑战。金蛇郎君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人物,而金庸肯定了他的个性,将他写得极其动人、可爱。
《碧血剑》的另一个特色是金庸将真实的历史和虚构情节的糅合发挥得更成熟,崇祯的女儿长平公主,可以在江湖上行走。这都是虚构和真实的糅合,真真假假,成为金庸小说的一大特点,而到了《鹿鼎记》时,更是发挥到了淋漓殆尽的境界,令人叹为观止。
《碧血剑》在金庸的作品之中,是最乏善可陈的一篇,其地位:排名在第十二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版《碧血剑》的单行本中,有一篇附篇:《袁崇焕评传》。
这篇评传,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写袁崇焕,对于明末的历史,作了极详实的叙述,也写出了一个历史上英雄人物,因为性格而铸成的悲剧的那种悲壮而无可奈何的况境,令人阅后怆然。
这篇文字中,对于群众的盲目性,虽然没有用什么严厉的字眼加以谴责,但是非议之情,跃然纸上。
《袁崇焕评传》是一篇极有价值的论文,而且可读性极高,近世堪与比拟的相类文字,只有柏杨的《中国人史纲》而已。
素材整理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