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理继续教育学习的体会

(2011-04-27 13:59:41)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论文
地理继续教育学习的体会

        对课改新课标有一点模糊的认识,但也有一些疑问,我想把这些想法拿出来和大家探讨。
    一、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中学地理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如何"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我们必须去思考的.但我认为,自主学习决不能视为自由学习,以往在二期课改的探索课中,出现过整个教学过程和环节都由学生驾驭的情况,而教师则是后台导演,在课堂中没有点拨,没有即时的指导.导致整堂课都是在回放早已编导好的一个过程.我想,这样的彻底"更新",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和糟粕统统丢弃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但是,在实施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如何一方面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方面教师不失时机的对学生晓之以礼,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不失时机的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关于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既是现代教育的精华,也是新课改中体现新型学习状态以及培养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合作学习以师生,生生之间共同交流,探讨和研究为基础,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培养合作精神,加强自我反思.合作学习的过程既是学习品质培养过程,也是合作精神形成过程.
平时的公开课上,我也曾经在提出问题后,让同学前后桌四位同学为一组讨论,然后请同学回答.这是初级阶段我对合作学习的理解,但而今我认为,这样的学习是合伙学习,同学之间不能有相互的合作精神的培养,也不能激发创造活力,反而给了一部分同学做南郭先生的机会.最后只有一部分能言会道的学生唱主角.这样的学习只停留于合作学习的形式

    那么,怎样的学习才是合作学习呢,这个问题一直是我感而不悟的问题,但昨天的复旦大学的教授在讲到香港的几个中学生做 "PROJECT",演绎"一战",我在想,这样的学习方法真的很入味,完全让学生融入了角色,他们是一个有机整体,由于他们各自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他们每一位都是不可或缺的,谁也少不了谁,他们不仅在过程中学习知识,而且可以探讨各自的见解,相互融合人生观,世界观.我想,这样的方式是不是更加有合作学习的味道呢
由此,我也想到了,在以后设计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思路,分工细致,责任到人.参加小组中合作学习的个体都有不同的角色或任务,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都是这一目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共同的目标而合作.。那么,我们的地理学科中又可以设计多少个关于这样的"PROJECT" 这些问题有待于我去思考和探讨.
    三、关于教学手段
    中学地理新课标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必须有新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与之匹配.信息化教学堪称现代化教学手段之一,对于我们地理学科来讲在演绎动态,切换地图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我觉得在适当的时候是值得选择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但是,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课件是死的,人是活的.当你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看学生的反应,看学生的答题过程进行即时修正时,它就很不适用.
所以,我在想,在采用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不能全盘否定老的教学方法,更不能以用不用多媒体来衡量一节课的优劣.有一些老教师,一支粉笔,一本书,深厚的底蕴,幽默的语言,高雅的风度谈笑挥手之间就把大家带入了美妙绝伦的世界.我往往会为之折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