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预习单及单元测试题

(2012-02-01 10:21:16)
标签:

杂谈

一、预习导航:

课文导读:

在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们用他们神奇的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勇武过人的武松…… 在作家的笔下,这些人物特点鲜明,让我们印象深刻,久久难忘。

今天,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同学们要认真体会单元导读中的学法提示,多读课文,画出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的句子,边读边体会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三个人物的鲜明特点。

基础达标:

1、我能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填字、读通课文。我一定扫清文字障碍,能做以下试题:

①我能把生字写正确美观,“擞、监、敛、骚、媳”等字我要多写几遍。

 

 

 

 

 

 

 

 

 

 

 

 

 

 

 

 

 

 

 

 

 

 

 

 

 

 

 

 

 

 

 

 

 

 

 

 

 

 

 

 

 

 

 

 

 

 

 

 

 

 

 

 

 

 

 

 

 

 

 

 

 

 

 

 

 

 

 

 

 

 

 

 

 

 

 

 

 

 

 

 

 

 

 

 

 

 

 

 

 

 

 

 

 

 

 

 

 

 

 

 

 

 

 

 

 

 

 

 

 

 

 

 

2把词语补充完整。

手(   )眼快     (   )声屏气     放(   )无礼     (   )悲为喜

 3比一比,再组词。

数(      )定(      ) 令(      ) 至(     

擞(      )绽(      ) 怜(      ) 侄(     

2、初读课文,我知道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              ,《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选自             。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                                   三个人物形象。

3、读了课文中的三个片段,故事中的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要来评价一下:我觉得小嘎子是一个                                       的人,严监生是一个的                            吝啬鬼、守财奴。王熙凤是一个                       

                                                                          的人。

学贵有疑: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交流:

                                                                               

                                                                                  

                                                                           

      

二、拓展阅读

小朋友玩的把戏

汤钟元

他抓起一把泥沙,加进一瓢冷水, 把它搅呀搓呀捣呀,大声地喊着:“我要它变个蛋!”只见他微微一弄,一个圆圆的泥蛋果然出现在他手里。于是他笑了,笑得那么得意。

一会儿,他又大声喊着“我要它变条蛇!”只见他轻轻一拉,一条细长的泥蛇,果然出现在他手里。他又笑了,笑得更是得意。

后来他再大声喊着:“我要它变条狗!”只见他这边一捏,那边一掀,一条有头有尾的泥狗,果然再出现在他手里。当然他又笑了,笑得越发得意。

最后,他用很大的声音喊着:“我要它变个人!”这一次似乎略位费力,可是也并没有费多少力,一个有耳、有目、有口、有鼻的泥人,出现在他手心里了;他把泥人的两腿一弯,泥人就跪倒在地上;把泥人的右手一举,泥人就向他敬礼;他把泥人的嘴巴用指甲轻轻一划,泥人在向他谄媚地笑着。

思考·交流

1、填一填

这个片段写出了这个小朋友(                              )的特点。

2、你觉得这个片段哪些句子写得特别生动,把它们摘录下来。

                                                                      

                                                                   

创设情境,尝试描写

(1)小结描写人物的方法:要有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要典型。

(2)回忆生活中影响深刻的人物,设想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描写一个人物活动的片断。

(3)讲评学生描写的片断,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评点。

 

三、相关链接

关于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在文章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应该学会对细节进行描写。描写的目的是要达到生动形象,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抒情则情深意切。

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划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决定了心理描写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人物心理描写常用的方法。

23、刷子李

一、预习导航:

课文导读:

课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叙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要根据自读提示多读几遍课文,想想“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然后抓住细节描写的地方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作家冯骥才是怎样写出“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再把描写最精彩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表达的效果,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

基础达标:

1、我能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填字、读通课文。我一定扫清文字障碍,能做以下试题:

①我要和学习伙伴读词语,比比谁读得又准又快。

师傅、刷浆、包袱、透亮、清爽、搜索、

威严、露馅、发怔、发傻、半信半疑 

 

我和(       )比赛读,我读得(           )。

                         

②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规矩 ( ju      jǔ   和(hé  hè)着琴音   必得(dě dě)              

发怔(zhèng  zhēng ) 调(tiá diào)浆 天衣无缝(féng  fèng

③下面这些词语,我大致能理解的有

露馅、规矩、难堪、发怔、半信半疑、天衣无缝

④词语搭配。

          )的模样                  )的衣服

          )的屏障                  )的板刷

2、初读课文,我知道了“刷子李”是干            的,他干活最让人叫绝的是                                                               

                                                            。表现了 “刷子李”技艺                                                                             

学贵有疑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交流:

                                                                    

                                                                    

                                                                    

二、拓展阅读

快手刘

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胡乱挥霍也使不尽。有时呆在家里闷得慌,或者父亲嫌我太闹,打发我出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而赤黄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了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道具,却叫他变得神出鬼没。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的?他就这样把两只碗翻来翻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好像真有什么看不见的神灵做他的帮手,四只小球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这种戏法比舞台上的魔术难变,舞台只有一边对着观众,街头上的土戏法,前后左右围一圈人,人们的视线从四面八方射来,容易看出破绽。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禁不住大叫:

“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

“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

“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自信使我的声音非常响亮。

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

“瞧吧,在哪儿呢?”

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只有碗口压在黄布上一道圆圆的印子。难道球儿从地下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边。怪,怪,怪!

四边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

“怎么样,你输了吧!不过在我这儿输了决不罚钱,买块糖吃就行。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我臊得脸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人圈后边去。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无比神奇了。这人也是我童年真正钦佩的一个。

1、填空。

(1)“神出鬼没”的“没”应读作(    ),意思是:                                

(2)“情不自禁”的“禁”应读作(    ),意思是:                                  

(3)“一本正经”的“经”应读作(    ),意思是:                                 

2、文章是怎样描写快手刘变戏法“神出鬼没”的,画出有关语句。

3、读了这篇小说,你感觉快手刘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几句话加以概括。

                                                                                

                                                                                

三、相关链接

人物描写

文章要反映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的中心是人,可以这样说,生活就是各种各样人物的活动,因此,我们应把人物描写作为写好文章的重点。

人物描写的运用很普遍,人物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这同时也能更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中心。人物描写应力求具体生动,能做到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人物活动包括外部情态(外貌、行动、语言)和内心世界,二者是有机的统一体。

要写好人物,就必须注重观察。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和许许多多的人交往:在家庭中,有父母和其他亲人;在学校,有老师和同学;在大街上,遇到的人就更多。我们要观察他们外部情态的特征性表现,进而深入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思想性格,学习长处,获取启示。

要把观察到的结果,得到的体会,记录下来以激励自己,感染他人,就需要在文章中再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


 

24、金钱的魔力

一、预习导航:

课文导读:

同学们: 读到课题,你马上就会想起“钱财能使鬼推磨”这句俗语。金钱的魔力究竟有多大?他能把一个人改变到什么程度?赶紧去读读文章吧。这篇课文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课文主要讲了“我”到裁缝铺买衣服时,先遭到冷遇,而后由于拿出了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又倍受关照的故事。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上的丑态。

基础达标:

1、我能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填字、读通课文。我一定扫清文字障碍,能做以下试题:

1和学习伙伴读词语,比比谁读得又准又快。

魔力、通融、刻薄、武断、熔岩、窘况、阔佬

撵跑、雅致、考究、妙不可言、十全十美

 

我和(       )比赛读,我读得(           )。

 

                                              

 2 比一比,组词。

    老(          )   容(          )   炒(          )   撵(         

佬(          )   熔(          )   钞(          )   攒(          ) 2、《金钱的魔力》节选自美国作家      的讽刺小说                 。初读  课文后,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                           

                       。我认为这个片段讽刺了        

                                                                    

3、从课文的描写中看,金钱到底有怎样的魔力?读了课文,你对托德和老板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来表达你的感受。

                                        

学贵有疑:读了课文,我还有几点疑问想和大家交流:

                                         

                                         

二、阅读拓展

马市长吃罢午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有什么问题你就说吧。”

“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女大学生,放着轻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的是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

“就是您老人家呀!”

“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1、文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                                                                

2、文中突出表现马市长“变”的一对词语是                        

3、文中塑造人物时采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是(         )。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神态描写

4、文中马市长的性格特点是(         )。

 A、随机应变     B、言行不一     C、支持新生事物

三、相关链接

救人的哈里森

“当你付出一份善良时,回报你的往往超出一份。”芬兰籍的外教在给我们讲下面这个故事时,这样说。

在芬兰的一个小渔村里,出海捕鱼的人们靠一个简单的求救装置,向设在岸上的接受总台发出求救信号并报出船只遇险的大概位置。救护人员由渔村里不出海的人轮流担任。

一天傍晚,总台的警报灯又亮了,远在500海里之外的一艘船遇到了危险。依照惯例,这回轮到小伙子哈里森和渔民罗尔素驾船前往营救。

村里的人们把小机动船抬上大船,两人准备出发了,哈里森的老母亲悲痛地拉住儿子的手哭道:“孩子,你父亲就是这样去救人死的!你哥哥出海已快半个月了,还不见回来的影子,恐怕已是凶多吉少。昨天又预报今天海上会有风暴,你要是再遇上个什么三长两短,叫我怎么活呀! ”

“妈妈,可怜的妈妈! ”年轻的小伙子抹去妈妈的眼泪,然后扭头上了救援船。

哈里森和罗尔素驾船来到距出事地点约20海里的地方,便遇到了风暴,罗尔素说:“这个鬼天气去救人,只有找死,咱们还是回去吧。跟村里人就说我们没发现遇险的船只。”说完,罗尔素开始掉转船头。

“不,救人要紧。马上快到出事地点了,为什么不去呢?从前别人不也是在这种情况下救过你吗。”哈里森不同意返回。

“你去死吧,让你妈变成无人照管的老人。”罗尔素诅咒道。

哈里森放下大船上的小机动船,独自驾着小船向出事地点赶去。

两天后,前去救人的大船破败不堪地被海潮送回渔村旁的海岸,船上空无一人。哈里森的老母亲得到救援船出事的噩耗,顿时昏了过去。

三天后,奇迹出现,一艘小船从晨雾中向渔村驶来,船头站立着一个人,极像哈里森。 

村里人高兴地大喊:“是哈里森吗?”

“哦——是我,哈里森。”回答让人无比高兴。

“谢天谢地,这下哈里森母亲有救了。”人们高兴地议论着。

“喂,请快去告诉我妈妈。”哈里森在船头兴奋地舞动着衣服说:“遇险的那艘船是我哥哥他们的,我救回了我哥哥。”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测试题

                    姓名                 年级                  

一、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监生( jiān  )    趁势(  chèn  )   放诞无礼( yán   

B 携手( xié   )    欺诈 (  zhà   )   敛声屏气 ( bǐng  

C 规矩(  jǔ   )    窘况(   jǔ   )   膀大腰粗( bǎng  

二、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风骚      郎中      可怜      露出破锭

祖宗      川梭      气派      手急眼快

标致      辉煌      通融      天衣无缝

三、成语接龙。

身强力壮——(    壮志凌云    )——(               )——(              

目瞪口呆——(                )——(               )——(              

低声细语——(                )——(               )——(              

四、汉语词汇非常丰富,表示“笑”的词语有很多,你都知道哪些表现“笑”的词语?请写出5个来:

                                                                                 

                                                                                  

五、选词填空。 

             居然   果然   当然   竟然

1、曹小三(        )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2、曹小三听说师傅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活前,他看见师傅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        )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

3、每刷完一面墙,曹小三的目光都要在刷子李身上搜索一遍,(        )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4、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        )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

六、文学常识连连看。

徐光耀                    《百万英镑》              王熙凤

吴敬梓                    《红楼梦》                严监生

曹雪芹                    《小兵张嘎》              小嘎子

马克·吐温                《儒林外史》              托德

七、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1、这段话出自于我国哪一部名著?勾勒的是哪一位人物形象?

                                                                              

2、 有“——”画出描写人物衣着的词语。用“    ”画出描写人物相貌的词语。

3、把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读了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一位怎样的女子?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不屈的腿

初春的一个早晨,我来到西湖公园,四周雾茫茫。突然,一阵奇怪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我闻声望去,朦胧中,出现了一位军人,上身穿褪色的军绒衣,下身着绿军裤,一条裤腿却空着。他拄着一副拐杖,依靠着他那仅有的一条腿在练习跑步。一阵阵急促的拐杖触地声,在寂静的公园回荡。

我虽然与他素不相识,不知怎么的,却情不自禁地奔到军人面前关切地说:“同志,歇一会儿吧!”“不,还有两圈。”回答,伴着喘气声,听起来那么不舒服。他不停地摆动着双臂,用劲撑着拐杖,昂着头,一条腿不断地跑着,跑着。突然,他拄的一条拐杖用力太猛,倾斜了一下,他失去了平衡,跌倒了。我赶紧上前,正要俯身扶他。“不,我自己能起来的!”他的言语中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只见他右手吃力地撑着地面,艰难地挪动身躯。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难以忍受的痛苦……

跑步声依然回荡着,可此时,我觉得它显得特别的有力。那有节奏的触击声,就像一曲顽强的生命之歌。军人刚毅的面孔上,神情是那么专注,虽然初春寒气逼人,可他的脸上却渗出了晶莹的汗珠。

望着军人宽宽的肩膀、健壮的上肢和那一条不屈的腿,我觉得他的形象是多么高大啊!我想,前天,他可能曾在运动场上奔跑;昨天,可能曾在战场的炮火中冲锋;今天,他失去了一条腿,然而他的生命之火正在更热烈地燃烧,他用体内沸腾的热血,去走更长的路……

a)      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素不相识”的“素”,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在字典里,它的解释有:(1)本色,白色;(2)本来的;(3)平素,向来。在这个词中,应取第       种解释。

b)     根据短文填空。

(            )的军衣 (           )的面孔   (         )的痛苦

(            )的汗珠 (            )的肩膀   (            )的热血

3、有“         ”画出描写军人外貌的语句,用“        ”画出描写军人动作的语句,用“        ”画出描写军人语言的语句。

4、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军人,用几句话加以概括。

                                                                         

                                                                           5、面对这样一位军人,你不想说点什么吗?请把你此时心里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九、妙笔生花

班上的同学都很有特点。请抓住特点,尝试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一个同学,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记住一定要给同学另换个名字,如果能让人猜出你写的是谁,那你的习作就成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