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方跃明
东方跃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892
  • 关注人气: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俗语“七不出,八不归”,原来是这个意思

(2024-01-16 08:56:07)
标签:

365

健康

教育

情感

文化

分类: 易学、八字、命理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讲究和忌讳,一些民间的俗语也被当成是行为准则。我们在家中办例如结婚、开业、搬迁等大事时,都会事先请先生给算个吉利日子。
在不少地方有一句俗语“逢七不出门,逢八不回家”也叫“七不出,八不归”。这句俗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谐音梗

俗语“七不出,八不归”,原来是这个意思

“逢七不出门,逢八不回家”。“逢七”,指的就是每个月的初七、十七、二十七,是不能出远门的。而“逢八”,指的是每个月的初八、十八、二十八,这三天是不能回家的。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七”与“弃”谐音,而“八”与“发”谐音,所以就寓意逢七出门不吉利,逢八能发,适合在外赚钱,但这也仅仅是某些地区的解释。
七不出

俗语“七不出,八不归”,原来是这个意思

七不出其实是指:柴、米、油、盐、酱、醋、茶七种日常生活用品,没有安排好不宜离家。因为这些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七样东西,更是平民百姓每天为生活而奔波的七件事,俗称开门七件事。
这七件事代表着中国古老的饮食文化,也承载着中国的历史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又逐渐演变为指代与人民有切身利益的事情。七不出就是告诫人们,外出做事应该首先料理好家中之事,古话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先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八不归

俗语“七不出,八不归”,原来是这个意思

八不归是指:《论语·学而》中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种作人准则,做不好,不能归家。分别是指:孝顺父母,友爱姐妹弟兄。忠于国家和人民,自身要言而有信。讲礼数,心存正义。公正廉洁,不可做违背良心的事。
儒家文化认为一个人能做好上述八德,则其身可立,其业可成。这八件事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如果做不好不仅愧对自己,也愧对家人祖宗,实属大不逆。那么,还有什么脸面回家呢?由此可见八不归就是这个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