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庐山,藏在庐山里的诗到处在发芽(组诗)
(2025-08-05 20:22:49)分类: 散文诗 |
春游庐山,藏在庐山里的诗到处在发芽(组诗)
林目清
李白的庐山瀑布
李白的庐山瀑布
是李白当年凭酒气飚出的一句长句
从天上挂下来上千年
成了庐山的脸面
一直披在庐山秀峰的肩上
每天那么多游客挤进挤出
为何呢?
挤进的人,是奔着三千尺去的
挤出的人,一路上心里一直在嘀嗒
娘啊!那真有三千尺吗?
见不到仙人的仙人洞
仙人洞,肯定是仙人住过的
现在还有没有仙人住,凡人哪知道?
这仙人洞,还不如防空洞,太浅了
只供放一张桌子摆香火
只供放一张八仙桌,坐八个仙人
讨论凡间事
就这么个洞怎么出名了
只因后来被一个伟人游山散步时撞见了
把它的名字公布在伟人的一首诗里
这首诗天天在叫卖仙人洞的名字
搞得天下无人不知
玄幻的芦林湖
游庐山,不游芦林湖会很遗憾
它给我的印象很玄幻
只见群山捧出一面湛蓝的镜子
云絮在湖面绣出流动的纹理
芦荻垂首,蘸着湖水书写无声的诗行
诗行有松涛拍打湖岸永恒的背景音
白鹭掠过水面,剪碎了倒影
似片片漂动的羽毛
每一道涟漪都藏着山的隐私,云的韵事
暮色为湖水披上紫纱时,渔火在湖心摇晃
恍若天上的星辰坠入这方深邃的梦境
梦境里隐藏鱼水之欢
岁月在此放慢了脚步
芦林湖守着千万个晨昏在时光的隧道口穿梭
把山的故事,云的传说
编成一汪澄澈不断浮生创意的解说词
交给导游与风,不断进行玄幻式的解说
三叠泉瀑布
藏在庐山深处
还有个三叠泉瀑布
呈叠状,一托二,从天而下
身份不详,没人知道有多少尺
它深入这个世界的内部
是古时仙人隐住坐禅之地
诗人也许没来过
因为没有留下任何诗句
所以一直没有成名
也许诗人来了
累死在了1300个台阶上
也许是来了不敢写诗
也许写了也白写
因为庐山瀑布的诗李白早已注了册
三叠泉瀑布
它本想以三个瀑布数量捆绑取胜
自以为聪明
想不到没有抢先邀请到李白
也想不到李白真会成名,且成这么大的名
纵使诡谲奇伟
最终还不如那疑是银河落九天里的一滴水
含鄱岭上观日出
站在含鄱岭
只见云雾在山脊蒸腾成巨龙的鳞甲
含鄱岭以青铜铸就的咽喉
吞吐八百里烟波
黎明前的黑暗裂开缝隙
第一缕金光刺破云层
像一柄淬火的剑,劈开鄱阳湖寂静的胸膛
群山是沉默的巨人
环抱着这方天地的奇迹
风在松涛里翻涌,卷起云雾的浪潮
拍打着时光的岸
站在岭巅眺望,云絮与波光纠缠
天地在此刻失了边界
而含鄱岭始终以王者的姿态
吞咽着人间的晨昏与晨昏里的春光
正如白居易诗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据说蒋某人曾携手夫人
在此喜观日出,把脉江山
却一直没有找到享受人间至美的玄机
陪着五老峰看夕阳跌进暮色
云雾是五老峰披了千年的斗篷
褶皱里藏着盛唐的月光、宋代的风
五座山峰并肩而立
像五位智者,静默地俯视人间的春秋
绝壁上生长的劲松
是他们伸出的手臂,指引迷途的飞鸟
瀑布从云层跌落
在山谷间摔成碎玉,诉说着岁月的厚重
石阶蜿蜒,似通天的琴弦
游人的足音,叩响古老的韵律
晨钟暮鼓在峰峦间回荡
惊醒了沉睡在石缝里的传说
暮色漫上来时
五老峰渐渐隐入苍茫,只留星子闪烁
像他们未说完的、关于永恒的密语
正如苏轼诗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五老峰,五个老人
在此看穿了世界与世界里的人世凡尘
月光下徜徉庐山花径
白居易的诗句,在风里开成了花
千年后仍挂在枝头,轻轻摇晃
月色是柔软的纱帘
为这片秘境蒙上朦胧的诗意
各色花朵挤挤挨挨
用姹紫嫣红的语言,诉说着时光
野蔷薇攀着石墙,绣出繁复的花边
蒲公英乘着风,传递春的密信
石板路蜿蜒,似未写完的诗行
游人的脚步,是跳动的韵脚
清泉在草丛间低吟浅唱
惊醒了沉睡在花瓣上的蝶
夜色深处,花影与树影纠缠、重叠
月光为每朵花镀上银边
花径沉入一首温柔的摇篮曲
仿佛这是天宫里的阿房宫
里面住的全是伺寝的宫女
庐山上的天上人间
庐山上有一个牯岭镇,是山顶上的街市
那些石头做的房子,有上百年历史
据说是英国商人建的避暑山庄
后来商人走了,被一些有权势的人抢占
不说别的,就说美庐
后来成了蒋某人与宋美人的爱情屋
再后来伟人为了几个重要会议
代表掌握政权的无产阶级也试住了几次
不只是美庐,还有其他许多重要房子
如庐山会议会址和总理元帅们的临时居屋
都不再是住人的房子
是一种信仰粉刷后的文物
我只从外面看了看,踱踱步,抬抬头
看看天,深呼吸,心情得到安宁
我不想进去,怕一旦走进去
就丢了魂,再也出不来
就像从前这山上的猎人一心打猎
久了,自己长成了猎物
被别人射杀
这里人流如织,但却很安静
镇上的人、小吃和植物好像都红化了
被沁凉的山风山泉过滤了一样
很纯净,没有低级趣味和资产阶级气息
登望东林大佛
昨晚我住在陶渊明故居隔壁的小别墅
早早起来,看不到陶渊明家放的牛
只看到屋前那片南山的云雾
在陶渊明家族的小餐馆吃了碗米粉加鸡蛋
驱车来到了东林大佛下的大广场
佛,就在那,金光闪闪
在高山中央的山顶伫立,普照众生
换下衣装,徒步而行
远远看去,庐山的云霭
在佛的掌心成霜凝结舍利
穿过大门,敬了第一炷香
从第一步台阶开始,我的心开始下沉
此时,我只能仰望而行
九百四十九级石阶托起金色的慈悲
我的每一步攀登,都是叩响尘世的木鱼
登着登着,就开始气喘吁吁
停一下,手捂膝盖,目视汗流浃背的人群
拍拍照,拍下远近风景
还有那些趴在地上长跪不起之人
气息调匀,继续登阶俯身前行
腿骨慢慢开始疼痛,气力不足
抬头看看佛,佛总是那么慈祥
为了佛的善心召唤
坚持,坚持,再坚持
坚挺中的时钟累死了40分钟
太阳偏了一下头
终于到达大佛脚下
抬头仰望,天大的佛
踩着莲花,布施天下
只见风掠过佛手,摇响千年的梵音
莲花座下,松涛翻涌成经卷
阳光流淌在眉间,抚平众生褶皱的年轮
山岚是佛衣飘动的色彩
香火缭绕处,有人合十的手掌
盛住了岁月的苍茫
露珠在菩提叶上折射出光
照见世间来来往往的悲欢
阳光为大佛披上金色袈裟
群山沉默如信徒,星子在佛的眼眸闪烁
天地间,唯余一声悠长的钟鸣
荡开云雾,荡开轮回的涟漪
普度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