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日记》(叙事诗)K
(2022-03-21 18:52:49)分类: 诗歌 |
村支书日记之五十五
(2016年5月8日,星期日,晴;丙申猴年四月初二,母亲节)
年迈的母亲总是牵挂远方的亲人
女儿是她的心头肉
月色下总有她屋里屋外不安的声影
今夜,月色纯美
狗,用铅重的吠声
重重凿破了村庄早已凝固的夜的宁静
一声吱呀的开门声
帮扶着母亲又一次走出门来
母亲望着月亮的脸色
好像看到城里女儿此时的神情
念大学的弟弟曾对母亲说
那月亮是咱乡下人一直常用的电脑
更像现在可以视频的智能手机
那里面储存着农家人千年来的游子情
在每一个特殊的节日
都可以与亲人语音视频,也可以制作抖音
每一双望眼都是不善言辞的星星
它们是鼠标不断移动的光点
晚风总是和屋外的老槐树
彻夜不眠的聊天
温暖了多少被窗外露珠打湿的梦呓
待父亲用山里男人
最坚实的鼾声
把一个家园守卫得严严实实
母亲才收起满天的泪花
回房歇息
我想此时,女儿也正在城市高楼的窗前
借月亮遥望远村深夜里的母亲
月亮还没来得及把心意转达给母亲
又一声吱呀的关门声
锁住了母亲留给女儿远村最深的秘密
村支书日记之五十六
今天“五·一”
游武冈云山,恰逢雷阵雨
闪电,雷鸣,暴雨
雨水打在山下的城墙上
水珠溅落在城墙下古老的石墩上
雨水也打在一个个小港的砖墙上
水珠溅落在小巷古老的石板路上
昔日城墙只是为守护一个个小巷的安宁与繁华
数百年来,矗立城边,一直都在为小巷默默地坚守着
今日城墙已老,小巷已老
它们隔着一座古城盛载的旧时光
为着那忠心不改的愿望
固守各自心中岁月剥蚀不了的信念
这时,一个穿旗袍的女子打着一把红伞
站在城墙上眺望
一个穿连衣裙的女子打着一把红伞
从小巷深处走向巷子延伸的尽头
她们都心存所望,寄于远方
云开,风止,雨停
天地一片肃穆,一只鸟鸣破开静空
车流声,叫卖声,袭击耳膜
渐渐从城墙与小巷之间漫入新城的中央
两个世界瞬间对峙而立,宣示自己
一个在表达守护古老生命的虔诚
一个从古城伸展
拉开一个新世界的繁华与发展的新格局
雨停,天空突见一行大雁一字飞来
这时城墙下的古树,与小巷里的古树
同时滚落一行热泪
村支书日记之五十七
(2016.6.5,星期一,晴;丙申猴年五月初一,世界环境日)
今天家家户户通水泥路工程已完工
突然,似乎觉得乡村环境优美,心情舒畅
这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工程
没有哪一个朝代能做得如此光鲜完美
由此,我有诸多感想
身边有条小溪
我看到小溪下面
一个鹅卵石一个鹅卵石的紧挨着
它们铺就一条路,让小溪在上面欢快奔跑
前面有一个大石头在挡道,小溪头一昂
腰一扭,潇洒地拐过去
有谁知道鹅卵石下面是什么?
有人说是沙子
那沙子下面又是什么?
我想不用问,垫在最底层的一定是泥土
作为构成一条路的鹅卵石和泥土
共同承担了一条路的责任
同时还要得到人们的认可,真的不容易
如果你的责任在路上,要经受得起摩擦的痛苦
如果你的责任在路下,更要经受得起深深扎心的刺痛
这些都需要一颗坚强的心,去默默忍受
我们的老百姓就像是泥土
我们的国力就像鹅卵石
民心齐,泰山移;国力强,牢可靠
国家惠民政策就是为了增强民心的凝聚力
民力与国力搅拌的混泥土才能浇筑最坚实的路基
老百姓和政府同心协力才能铺就国富民强的幸福之路
村支书日记之五十八
(2016.6.23,星期四,晴;丙申猴年五月十九,国际奥林匹克日)
今天走路累了,一屁股坐下来
正好坐在小溪边的灌木丛里
我从灌木丛里
看到了一个新世界
看到了虫子们在打斗
一只蚂蚱刚从灌木丛逃出来
战战兢兢,胫骨的锯刺上
还留着血痕
蚂蚱在疲惫中喘着粗气
突然一只山鸡迅猛飞过来
又迅捷飞走
这时蚂蚱倏然不见
也许这种打斗就是它们最大的欢乐和兴奋
尽管时刻充满着生命的危险
就像你坐在飞机上俯瞰一座城市
这座城市里有我,有你,有他
大家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打拼
看不到刀、刺
但都在暗暗地求生存,争脸面
村支书日记之五十九
(2016.7.11,星期一,多云转晴;丙申猴年六月初八,中国航海节)
有时走在山路上累了
捧一口清凉的溪水
照见苍老的自己
总是浮想联翩
每一条水流,浪花都在击打着故事
故事都藏在坚硬的卵石里
卵石大大小小,窝住河道里
每一条河道,都是奋进的路
也是奋进的历史之说明书
流水,总是在讴歌前人奋进的过程
诠释远方的含义
我们在河道中收获潮流退去后的启示
路,在河岸上
它总是沿着河道走
走山路若迷路,寻水声而去
你越不过障碍,得走弯路绕行
弯路在水边,不在平地
暮鼓晨钟,岁月在天空中敲落时间
时钟,如水车
时间推动水车在流转
人间,一秒一秒地在改变
所有的改变,都镶嵌在道路两旁
抬头望天
夜幕,是一张定时起用的网
网着天空里那么多白花花的鱼
就像我,被定时网在工作的时间表里
历史是河道,宇宙是河道
我们都是鱼,自然生长,自然消失
留下白花花的硬骨
撑起时间,生生不息
村支书日记之六十
(2016.7.22,星期五,晴;丙申猴年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日,大暑)
我们村,落实中央对特困户
易地搬迁的政策
上半年已接近尾声
易地搬迁是一个好政策,很科学
很好地解决了山区贫瘠土地上那些
特殊贫穷散户衣食住行问题
挖除了贫穷的根子
我的一位诗人朋友
写了一首《易地搬迁》的诗
发表在了《诗刊》上
让我们感受一下易地搬迁的意味
三人小组,第一书记
一声号令
精准地把一个山上小村庄连根拔起
移栽到山下的小镇上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战略转移
蚂蚁族群还没反应过来
其它来不及思考的东西还有很多
这个贫穷的海拔高度
千百年来无法丈量
只有彻底地瓦解它的海拔高度
斩除它的根源
让它在富地着陆
贫困才能根除
这里的许多动物
从此没有人的相依陪伴
许多植物失去了人类的温馨
它们从此退出
人类文明在此的千年艰难开掘历史
重回原生态
这里,鸟儿欢飞
不断带回山外改天换地的好消息”
前一篇:《村支书日记》(叙事诗)J
后一篇:《村支书日记》(叙事诗)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