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20210207
标签:
日常citherine舴艋舟 |
分类: 日记(原创) |
今天在喜马拉雅听崔永元的《有话说》时,突发奇想,记录一下日常,到底是哪一句话打动和引发的我,我记不得了。
起床——吃早餐——练字两个小时——吃午饭——刷牙洗脸,是的,这时候才刷牙洗脸,是我为一天特意设计的,这个时候洗脸后可以敷上一片面膜——背靠在床头,半躺着,拿起一本书,敷面膜的时间二十分钟至半个小时,这段时间整好读完十页书——洗脸、面部护理——继续练字至少两个小时——晚餐——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后,运动半小时,我下载了三段时长约为半小时的韩国健身明星郑多燕的健身视频,一段是全身运动、一段主要锻炼手臂、背部,还有一段主要运动腰部,我轮换着练习——洗澡——放松时间,随便做一些喜欢的事儿——睡觉
是的,这就是我一般的日常生活。没有其他的生活了吗?当然有,比如去父母家、每周一次晚上上课、偶尔与密友小聚。会微调一下时间。
是的,我的生活就是这么单调、充实的周而复始着。
那还有什么可以记录的呢?!我也不知道。就是想做这件事。
我以前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脑子一片空白的人,文字表达能力也很差。以前、很早以前,我曾有记日记的习惯,都是流水帐式的记法。
为了留给多年后的自己看?我发现自己因为坚持读书,对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态度,不再盲从、人云亦云,也许,现在的这些想法值得被记录下来?也说不定。
那今天有什么记录什么呢,可能还是流水帐。
今天练的是赵孟頫的《三门记》,发给老师看后,说整体感觉不错,书法真的是不断积累的过程,是螺旋式上升、波段式前行的最好的典范,前提是不断积累!
记得去年写赵孟頫时,始终伴随着老师的棒喝——结构准吗?你自己看看?!!!根本没有赵孟頫的韵味!(什么叫韵味?我哪看得出来赵孟頫的字是什么味儿?我只能在心里翻白眼儿、顶嘴。)
现在进步了些,窃喜一下。起码在结构的准确度上,有很大的提升。
今天在写字的时候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以前老师曾对我们说过的成语,在网上搜了一下,终于找到了出处和释义:
转益多师:出处——戏为六绝句,杜甫。此诗最后两句:“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释文:
区别和裁剪、淘汰那些形式内容都不好的诗,学习《诗经》风雅的传统,虚心向前贤学习,多方面寻找老师,这才是你们真正的老师。
为什么会突然想起这个词语呢,因为很多人认为、以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学书法只学一个字体就可以了,比如就想学楷书,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文字也有它的发展历史,一步一步进化到今天,楷书也承载着它前身的历史。所以要学好楷书也必须学习其他字体。我的老师特别跟我们谈到这个问题,引用了这个成语。
2020年11月25日开始,读书时间在学习余秋雨老师的《中国文化课》,一边在喜马拉雅听,一边记笔记。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余秋雨老师,写了这部著作,还在音频平台上讲授。
在此发一段感慨,我们平时总跟自己说、也会听很多人大喊“做自己”,做得到吗?敢吗?我不得不说,余老师给我做了很好的示范,敢于舍、才有得,敢于遵守和听从内心的呼唤,敢于“做自己”。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到现今,几十年的时间,多少质疑,不解释、不回应。一部一部的著作是最好的回应、最好的奉献吧。致敬:这个一步一个脚印、一直在前行的文化行者!
我突然发现,我也挺能写的,嘻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