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业力—依他起性

(2022-07-06 18:10:57)

唯识学对于业力这一块,我们从唯识的整个学习来看,它把业力这一块判作“依他起性”。它认为依他起没有好也没有坏,没有对错,它只是一种快乐跟痛苦的感受而已。其实人生本来很单纯,就是快乐跟痛苦。本来,业力在释放时只给你两种相貌,就是快乐跟痛苦。但是我们的第六意识是很复杂的,这个思想很复杂,它把快乐跟痛苦转化成很复杂的人生,成败得失,荣华富贵,贫穷下贱,安立了很多的名言出来。从唯识的角度,其实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它在观人生的时候,完全就是在破第六意识的遍计执——你的错误的思想。

我们看唯识学,一路走来,我们学了十六堂课,看不出佛陀对业力这一块有任何的评论,没有。佛陀只告诉我们对业力这一块要认命、随缘,因为它总会过去的。如果你今天跟业力计较,你只有越陷越深。处理业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处理,不要去动它,“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凡是想要处理业力的人,后果就是更糟糕。因为业力它会带动另外一个业力,你一旦陷入了阿赖耶识的业海,就没办法脱身了。尤其是净土宗的人,千万不要去碰业力这一块,你弄不过它的。你不要奢望用你今生几十年的时间,去处理你无量劫来留下的业力。你最好不要这样想,你最好不要不自量力。

所以,佛法告诉我们,阿赖耶识这个业力,轻轻地走过去就好,不迷、不取、不动,这是最好的处理。如果你够聪明的话,不要去碰业力这一块,不要去计较业力。如果你去碰业力,就像蜘蛛网一样,“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你会带动另外一个业力。这个阿赖耶识,你越搅动它,它就越没完没了。所以学过唯识的人都知道,面对业力就是不动,不迷、不取、不动。凡是你今生所碰到的人跟事这一块业力,它都是一个既成的事实,已经是种子变现的一个果报,是很难改变的。你要把精神体力用在改变你的思想,来生是可以期待的。在你死亡到来之前,你可以好好地去规划你的来生,这是你应该把握的。

所以,从唯识的角度,人生的目的只有一个——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很奇怪——从唯识的角度就是你要放弃今生,要把生命放到创造来生这一块,唯识的教义是这样的。你要培养一个美好的思想去开创来生,因为今生已经是不可期待了,就是说它已经变成“水果”了。但是你的思想它却是一个种子的酝酿。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一个有智慧的觉悟的菩萨,他很重视自己的起心动念。就是说,别人对我怎么样,这个我不管。对我好,那是我的业力;对我不好,也是我的业力。但是我怎么去面对人生,我的思想,我起心动念,这是一个新的业种,它影响着我的来生。我们人生最大的挫败,就是我们花太多时间去处理已经成就事实的水果,而忽略了去开创来生这一块。所以唯识学它很重视你的第六意识——思想改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主宰业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