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只是想要离苦得乐而已

(2022-06-08 20:15:39)

佛陀在对治瞋心这一块,他主要的一个方法就是消除对立。你永远都不要跟众生站在对立面,永远不要!就是说,当众生来伤害我们的时候,我们要思惟:其实他不是故意的,他只是想要离苦得乐而已。他这样的心情没有错,他站在他的角度,想保护自己,所以他释放一种负面的身口意。如果我今天是他的话,我是一个生死凡夫,我也会跟他一样做出同样的举动,因为离苦得乐的心情每一个人都有。从同理心态来看,其实我们也没有比他好多少,只是个人的角色定位不同而已。所以我们如此地思惟,我们就可以成功地把人跟人之间的对立给消灭掉了。在一个家庭,做先生有先生的立场,做太太有太太的立场,做子女的也有他的定位。所以,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产生矛盾是很正常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想保护自己。但如果我们今天站在他的角度来思考这件事情,他所做的一切事情就很正常,因为他想离苦得乐,如此而已。所以,我们通过这种同理心的思考,可以慢慢地调伏自己,不跟他站在对立面。这个就是修习忍辱波罗蜜。

第二个,就是在长时间的善品——就是解行的功课——当中产生了疲倦。前面是面对逆境的修学,安忍不动。但是顺境时也要小心,因为你顺境时会产生得少为足,就会懈怠。所以菩萨要以精进的心来激励自己:我们要走的路还非常远,我们离佛菩萨的功德还有相当的距离,所以我们应该要鼓励自己不断地进步。

所以,当我们生起菩提心以后,面对顺逆的因缘:逆境,采取保守的忍辱波罗蜜;顺境,我们应该要多用精进波罗蜜,抓紧这个美好的暇满人身,好好地积功累德。

这个是对治退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心三观
后一篇:人身难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