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凡夫迷空,二乘迷假

(2022-04-26 15:12:44)

一念心性它是即空,当然指的是不变的体性,即假是它随缘的作用,对不对?凡夫跟着妄想走,他失去了不变的本体,凡夫是经常变来变去;二乘人是偏空,他失去了随缘的作用,他就是守住不变,结果它这作用就完全消失了。所以他们两个都没有中道。

就是说,一念心性它本来是即空、即假、即中的,这个系统本来是可以即空、即假、即中,是可以无住生心、生心无住,是可以清净心、菩提愿同时操作的。凡夫把妄想套在一念心性,这个心性就变质了,他那个不变的体消失了,只有随染污的因缘产生作用,只有随缘义;二乘人捏造一个空性的假相,把它套在一念心性,结果它随缘的功能也没有了,变成只有不变。

换句话说,我们现在没有中道。不是说你本来没有中道的功能,而是你用妄想把中道的心性给遮盖了。所以你现在必须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恢复它本来的功能。你不要跟着妄想走,也不要跟二乘偏空的法走,你就能够很自然地进入中道的无住生心、生心无住。就是这个道理你不要去求,你只要把它原来的功能恢复就够了。

所以,古德给理即佛这个圆教的道理一句话说:“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说凡夫不管是在动态静态,道理上都是即空、即假、即中,都是无住生心,理论上是有。但事实上,行藏事尽非,事实上没有。我们哪一个人有不变之体?我们的心它是变来变去——生灭心。其实你的心本来是不生灭的,你是被妄想骗了,现在变成生灭,那是不正常的,你被妄想遮盖了,是你自己要跟着妄想走变成生灭。所以从因缘上来说,我们已经失去中道。所以一个人不回光返照,就“冥冥随物去,心随境转,杳杳不知归”。

二乘人他也失去中道,但是二乘人好一点,他不是随物去,他是“冥冥随空去,杳杳不知归”,跟空性而去了。他也没回光返照,二乘人也是心外求法,当然他求得好一点,至少它是佛法。

所以在整个圆教的中道思想,它认为说,你本来就中道,你不要多事,再按别教拿一个中道思想套到你的心性。你只要远离妄想的纠缠,远离偏空的执着,你的中道就出来,你这个清净心、菩提愿,无住生心就现前。它中道是这样安立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